国产航母总体副总设计师是个80后,他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新青年
当辽宁舰在海上
劈波斩浪航行的时候
你一定猜不到
参与设计这艘航母的总体副总设计师
竟然是一个80后?
他参与这艘航母初期设计工作时
只有25岁
他叫王硕威
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2017年4月26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海上作战平台自主设计建造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作为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总师系统中最年轻的一员,王硕威百感交集。
这里是离理想最近的地方!
“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崛起紧密结合起来!”求学时期的王硕威踌躇满志。
他所学的应用电子专业在当时可是个“香饽饽”,一毕业,身边的同学纷纷签了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高薪offer,他却偏偏选择来到武汉的一个研究所。
面对周围人不解的眼光,王硕威的内心却十分笃定:他知道这里研制的那些海上巨舰,是自己离理想最近的地方!
入所的十余年间,和王硕威一样心怀凌云壮志的青年舰船设计师们,正赶上了海军装备发展的大好时机,先后经历了海军装备第三代驱逐舰、我国舰艇和两艘航母的研制工作。
他们有幸参与其中,不畏艰难,突破创新,迅速成长为“舰船研制国家队”舰船设计队伍的“中流砥柱”。
成功背后的“秘诀”
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王硕威成为了“辽宁舰”电磁兼容设计的主要负责人。他和团队深知,航母乃国之重器,解决电磁兼容设计是保障甲板作业安全的基础,是形成航母战斗力的重要前提!
可在当时,一无设计经验,二无图纸规范,三无规范标准,别说国外技术的重重封锁,在这个号称当今“最为复杂的巨系统工程”的平台上,电磁频谱万般交叠,电磁状况何其复杂!如何攻克这一技术瓶颈?这个团队面临着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
王硕威带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设计师队伍冲在了试验第一线。
近两三百套设备、数千副频谱、10万组数据......王硕威和他的团队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内容,发现并解决了关键电磁兼容性问题,有效化解电磁兼容设计技术风险,为“辽宁舰”顺利交付作出重大贡献。
王硕威在武汉本部的办公室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着的。你问在哪才能找到他?“不是在建造现场,就是在去现场的路上。”
妻子体谅他的辛苦,更深知他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与王硕威聚少离多的日子里,她一个人承担起照顾年幼的女儿、年迈的父母、身患绝症的亲人的重担。王硕威亏欠家人,亏欠自己,但绝不曾亏欠这份沉甸甸的事业。
在现场的王硕威,总是身着一身驻厂服,脚踏一双劳保鞋,留着板寸头格外利索干练。同事们打趣他的发型两鬓比头顶短,标准的“小鲜肉”同款。他笑笑,“每次专门要求(两边鬓角)理短点,这样别人就看不出不停冒出的白头发了。”
其实,这与年龄不相符的“少年白”,早在几年前就悄悄爬上了他的双鬓。那还是“辽宁舰”航行试验期间,出于节省宝贵的试航试验时间和保证良好试验环境的综合考虑,王硕威负责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选择在晚上十点到次日凌晨五点这个时间段进行。
在被誉为“战舰摇篮”的中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工作16年, 王硕威在2009年获“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2011年两次获评“辽宁舰”工程攻坚会战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获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他还先后获得原总装备部(现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中船重工集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获授权专利6项,发表论文4篇,国防科技报告3篇。
他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作为两型巨系统工程的设计师,王硕威始终感到十分光荣与自豪。
“很多前辈一辈子只能经历一到两个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而我们这批青年人,刚走出校园就获得了历史性的机遇,能够施展才华、崭露头角,这离不开国家为青年舰船人提供的广阔舞台,这是时代选择了我们,赋予了我们无比光荣的历史使命!”
“坚持舰船报国,担当强军使命!”作为国防一线科研工作者,这是他深深的信仰。
如今,在七〇一所,青年舰船设计人员已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硕士以上人员比例超过75%达67%,平均年龄不到37岁,这批年轻人敢想敢拼敢创新,敢啃难题硬项目,一批年富力强的高学历、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让一艘艘巨舰驰骋海疆、固我国防,更是满怀激情热血的青年海军装备建设者们永不言悔的孜孜追求!向这些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的工作者们致敬!
留言回复,团团一直都在
本期编辑 | 毛莹
本期审核 | 代恒业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往期精彩内容:
[青春湖北] 投稿邮箱:youthhubei@163.com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务必标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