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蚝壳惠民,我们用土壤改良剂扶贫助农 | 脱贫攻坚中的我们

中国研究生 中国研究生 2021-01-06


2018年,在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我有幸加入了集美大学曹敏杰教授的课题组,团队根据我国农田土壤存在着酸化板结、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和沿海堆积如山的废弃牡蛎壳的情况,将牡蛎壳经保护性焙烧加工,成为理想的土壤改良剂,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并达到了作物提质增产,增加种植收入的效果。为了将这项土壤改良研究成果真正普惠于民,帮助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在不间断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恢复地力的愿景,我也跟随着老师和课题组开始了自己保护土壤、扶贫助农之旅。



保护耕地 研究土壤改良技术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和酸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酸化土地面积已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南方土壤酸化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福建省,酸化耕地面积已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6.5%。在漳州平和县,土壤酸化面积甚至占当地总耕地面积的99.27%。土壤酸化导致营养元素流失,有毒重金属化合物溶解度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结构变差,减产减收,种植出的农产品品质下降,还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保护耕地、力促生产刻不容缓。因为我们课题组本身就致力于实现贝类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所以我们通过对比不同的贝壳成分和结构,不同焙烧温度和时间,不同添加物的结合效果研究,最终选用了牡蛎壳为原料,联合合作企业,经过系列处理工艺,制成富含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的土壤改良剂。

福建诏安路边堆积如山的牡蛎壳


 深入田间地头 帮助农户增收


研究生两年期间,导师带领我们以不少于一月一次的频率走访了平和、永定、惠安、龙海等村镇,学校附近的同安、集美灌口、集美后溪更是经常深入田间,将牡蛎壳对酸化土壤和重金属土壤的改良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给农户听,并将土壤改良剂免费提供给多个县的贫困户和低收入种植户。无论冬夏,太阳帽、雨衣、土壤pH计、环刀等实验工具都是每次下乡的基本装备;取土、标记、测值,与农民交流使用土壤改良剂的种植效果,然后将土样和果实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生生活里的日常。

师生在田间行走


在一次次的采样调查研究,追踪作物整个生长周期的生长情况、土壤情况及最终农产品收获的品质情况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作物适合生长的土壤酸碱度,分别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使用改良剂后,土壤酸化情况不断改善、农作物呈现日益旺盛的长势。“我的柚子用完这个改良剂,不仅产量提高,而且口感上更好,更甜酸味少一点,明年我还要继续使用”平和县的陈俊良伯伯在2019年10月份果实收获时说到。2020年4月,甜瓜种植户杨志华大叔说“用了这个改良剂,我甜瓜每亩增产了120kg,今年行价5元/斤,能净增加2000元呢!”

杨志华大叔(右一)正分享甜瓜的长势

因番茄丰收而展开笑颜的曾大叔


收获番茄的曾士杰大叔看到我们来也很高兴说:“你们这个改良剂用完植株长的好,产量提高了10%,脐腐果、裂果减少了”。



扶贫助农 脱贫攻坚 我们始终在路上


2020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一场来势汹涌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席卷全国,全国仿佛被人按下了暂停键。原以为自我隔离的时间不需要太久,不会耽搁实验进度和春耕季度的下乡活动。直到4月初,仍没有接到返校的通知,隐隐担忧牡蛎壳项目的进展会因为我们不能按时返校而被停滞。但是在课题小组开视频会议时,和曹老师交流中得知,曹老师已经和团队其他教师,在疫情减轻之时,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多次下乡,施肥种瓜、取土采样、采摘果实......工作仍然在有序进行中。

返校之后,跟随曹老师在诏安、永定、平和、同安走访那些在春播之计被分发了土壤改良剂的贫困户们,为农户解答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牡蛎壳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效果进行交流和回访。同时,还与当地村委进行交流,了解农户的使用牡蛎壳改良剂的意愿,做出下一步的扶贫计划。

学生许玲玲(左一)与谢渊测量种植芋头的土壤pH值

曹敏杰教授(左一)带领学生在黄芋如农户家里统计土壤改良剂对荔枝产量的影响

目前,本项目已培养3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2篇论文,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合作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推广至全国21个省市,为当地农户通过土壤改良增产增收带来希望,也为农村保住绿水青山提供技术支持。

在多次的走访过程中,我深刻的认识到扶贫不是一句口号。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研究探索土壤改良剂与有机肥的有效结合,减少化肥的使用,更好的保护耕地土壤,将扶贫助农工作做的脚踏实地,将研究、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在祖国的土地上续写脱贫致富新篇章。



集美大学供稿

编辑:马亚男

责编:雅琨



原来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