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人物 | 新时代的“知识分子”

马超群 中国研究生 2021-01-06



他钟情于阅读、写作,从初中开始,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读研期间,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硕士毕业生。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 6 月,他收到了南京大学 2020 年博士招生拟录取的消息,离他的读博梦更进一步。

他就是南宁师范大学 2017 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蒋成浩。


01





阅读是成长的翅膀


三年的读研时光,蒋成浩在学术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他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 CSSCI 来源期刊,三篇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来源期刊。这些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都是他的课程作业,他把每一次课程作业都当做严谨的学术训练来对待,学术写作能力得到了老师们的赏识。谈及这些成就,蒋成浩将它们归功于坚持不懈的“阅读”。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道,“我们一生碌碌辛苦的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得到爱与他人的认同”。在蒋成浩看来,人生就是价值实现的过程,没有人的命运是事先被安排好的,我们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靠我们自己的行动来创造。他说,走出校园,我们都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即使毕业了,也始终不能忘记阅读,唯有知识,能够让我们看得更深,走得更远。回忆起自己的阅读之旅,蒋成浩说家乡的图书馆是他最早徜徉于文学世界的地方,由于经济落后,家乡的图书馆并没有太多青少年读物。后来迫于生计,举家迁往江苏常州,在那里蒋成浩开始了更基础、广泛的文学阅读,书香陪伴着他走过初中生涯。少年时的阅读明晰了蒋成浩关于是非善恶的界限,也使他始终坚守自我底线。大学时蒋成浩毅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系统地接触到文学理论知识,暗喜于自己储备的大量的文本阅读,这让他在接触文学理论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利于产生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大学老师们改变了蒋成浩的思考方式,他笑称“文学院的教授们对人、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有时颠覆了我的三观,促使我对一切问题都重新质疑、估量,以锻造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说,独立的思考似乎才是个体最隐秘、最易产生“丰腴的痛苦”的行为。在大学期间,蒋成浩开始阅读一些艰深的哲学和理论书籍,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萨特的《存在与虚无》《恶心》,福柯的《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等,这些书他常看得云里雾里,却也时常拍案叫绝,通过与哲人的对话,蒋成浩体会到人生与社会中的学问之丰富,也更感受到自己的无知。蒋成浩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形成既始于文学,又根植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中。阅读塑造了他,指引着他不懈地追求与探索。在他看来,人生的黄金时代,始于文学,未有终途,一直在路上。


02





谦卑是生活的姿态


社会是背景壮阔的大学,在学习之余,蒋成浩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读研期间,他担任过文学院兼职辅导员,参与毕业班的求职就业工作,在老师与同学之间上传下达,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此外,他还担任文学院学生党支部纪律委员,在任职期间尽职尽责。每逢寒暑假,他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出去兼职,一边学习、一边挣钱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社会实践中,他不仅能做好本职工作,还能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蒋成浩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谦卑好学,虚心求教的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蒋成浩常常对自己说,“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无知。”回忆一路的学习成长,他谈道:“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学习语数外、史地政,那时以为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了大学,接触到更为专业的知识,才发现以前所学只是皮毛,眼前有更为广阔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像探险队一样深入到专业知识的洞穴中,我们又会发现,眼前所学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了解得越多,我们的知识量就越丰富,同时也会感受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之外,还有更浩瀚的领域。明白这一点,自然会生出谦卑之心。”

蒋成浩看来,在这个知识型社会,学历永远只是一块敲门砖,它能给我们带来好的职位,却不能让我们“保有”好的职位,一旦入职,没有人再看我们的学历文凭,更看重的是我们的能力。能力固然需要技巧的操练,但在能力的背后,一定是知识的支撑。他认为,即使毕业了离开校园,也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读些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了解幽微难明的人性世界,能够独立地思考,看穿人生世相的本质。读些哲学书,感悟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生价值的指引,在日常生活中一样会有哲学的思考,问辩宇宙,思考人生;问辩运动,思考永恒。

常怀谦卑之心,虚怀若谷才能海纳百川,走入职场更是如此。蒋成浩谈到最近流行“后浪”这个词,他认为无论是前浪还是后浪,都是用来激励年轻一代前进的动力。他认为“后浪”固然象征着青春、创新、奋斗,然而“前浪”不必非是守旧、因循、高傲的阻碍力量。“前浪”也曾经是“后浪”,“后浪”终有一天也会成为“前浪”,重要的是在“奔涌”的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都谦卑一些,多一些与人为善,少一些孤高自许,只有这样,初入职场时才会有人愿意教我们“生存的技能”,才会有人乐于施教,才更有助于我们成长。

从研究生入学开始,蒋成浩就坚定了继续读博的决心,他真诚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术工作,用手中笔写心中事,用洞见祛除偏见。在蒋成浩的生活中,一路走来,书一路都在。曾经懵懂无知的他,如今已然变得沉稳成熟。时间带来的,不只是身体上的成长,还有精神的塑造。蒋成浩一直谨记:你知道得越多,就越无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怀着谦卑的姿态去探求知识,不自满,不浮华,人生的路途才会越来越清晰。在他看来,人生就是不断地迎风奔跑,逆光飞翔。






往期精彩回顾

本周人物 | 用心付出的彩虹女孩

《中国研究生》主题征稿

研语新知 | 送给新晋研究生的 “就业规划”2020届村口四枝花毕业求职图鉴新刊 |《中国研究生》2020年新生专刊重磅来袭!研语新知 | 读博初体验


文章刊于杂志2020年7月号

文章作者:马超群(南宁师范大学)

编辑:马亚男

责编:雅琨




原来你也“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