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了“冰山模型”理论,将个体的技能、知识划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而将自我认知、品质等行为动机划为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这个模型往往用于强调那些不可见的、难于定量的部分才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的本质。
而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比如红外热像技术,冰山模型则近乎精确的描述了从技术到应用、从军用到民用、从技术壁垒到突破封锁的种种行业现状。冰山之下不可窥看的部分,神秘而真实的掌控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自pixabay.com
在陕西发展光子产业的“追光计划”正一项项落地的大好时机,界面陕西来到西安高新区,拜访了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刘伟博士,听他讲述那些冰山以下的故事。
▲创始人兼总经理刘伟博士
光谱之外
“二战后尤其是近些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什么选择在夜间发动战争?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具有夜视功能,对他们来说黑夜和白天是一样的。”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这样一段剧情:
后进兵许三多进入钢七连后格格不入,只有班长史今对他关怀备至。在某次防红外演习中,许三多关心没吃早饭的班长,偷偷将刚出锅的热鸡蛋揣在怀里,然后随战友一同躲进防侦查工事中,结果整个连队都因为这两枚热鸡蛋而暴露了位置,演习失败。
▲英国天文学家Sir William Herschel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赫谢耳发现红外线。它的频率低于红色光的辐射,在人类肉眼可见的光谱之外,但仍能使被照射物体表面的温度上升,存在于自然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事实上,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时时刻刻都在不停地辐射着红外线。
红外热像仪正是将目标红外热辐射转变为可供人眼欣赏和计算机处理的视频图像的设备,它可以在黑暗中观察、探测红外辐射。
所以外行眼中迷雾重重,在了解红外成像的内行看来,显然原因及其简单——刚出锅的鸡蛋和人体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温度差。
刘伟告诉界面陕西,目前红外热像仪的灵敏度极高,能达到 10mK以下,可以轻而易举的探测出几mK的微弱温度差异。说着他将手掌放在沙发上停留片刻,然后拿开:“虽然我的手拿开了,但就这几秒钟,手接触沙发的地方会形成几度的温度差异,所以留在沙发上手的余温,用热像仪可以清晰的观察到”。
他还补充:立德红外目前研制的大口径红外热像仪,可以探测到 1500km以外的空中运动目标。
▲图片截自立德红外官网
“不可见”
“我们红外器件研制迟迟无法突破,卡在红外材料生长上了。你说巧不巧,刚好高新区新引进的人才里就有研究材料外延生长的专家,正好可以与我们联合攻关解决红外材料生长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他的研究成果是我们急切需要的!”
基于红外技术应用方向的“要塞”地位,多年来,我国的红外研究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据刘伟介绍,我们国家难以自主批量生产达到使用标准的热成像仪,使用进口的产品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在西方国家对我国红外技术封锁的环境下,红外热像仪的线性度差,基本上只能用来成像观瞄不能实现精确测量……
然而随着立德红外攻克红外探测器、红外成像测量领域的一项又一项的卡脖子技术,有望将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 1/5;红外热像仪对目标的观察也不再停留在可视,而是深入到精确测量,甚至可以反演出物质成分。加上立德红外正在致力于将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相结合,开发出适合大众使用的一系列产品,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智慧城市、智能楼宇、车载辅助驾驶、个人穿戴、手机、医疗大健康、工业检测、户外、家庭,立德红外的产品随处可见,从而实现其“红外改变生活”的愿景。
可以看到的是技术的突破,而隐于水面之下巨大的“不可见”,是西安高新区在光子技术领域多年以来的整体部署。
从2015年立德红外成立至今,西安高新区围绕光子技术领域打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针对性扶持、产业聚集等“组合拳”,使得立德红外明显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刘伟的原话是“符合政策方向,越做越轻松,越做越有信心了”。
他当然不是说技术攻坚上的轻松,更不是产品运营上的轻松,而是经过高新区的统筹,产业链日趋完善,不论是需要零部件还是需要专业人才,都可以在区域内解决——挑战依旧存在,但光电产业链的形成,让立德红外可以节约精力,专注技术。
冰川之下
“大年二十九,我们员工全部回到公司加班,技术团队用了两个通宵研发出了智能化红外体温筛查热像仪,然后就蹲在火车站,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去优化完善,筑起防疫第一道墙,我们是最对口的企业。共克时艰嘛,社会责任面前立德红外一定会冲到第一线!”
在民用领域,立德红外有一个“拳头产品”,叫做医用红外热像仪,结合他们自主研发的医用红外智能分析软件,能够为患者提供图像采集、数据库管理以及检查报告输出等一整套解决方案,且用时不超过一分钟。刘伟为其设想的应用场景是中医药店、社区诊所和家庭,在这种智慧城市的细胞单位,大有可为。
但在此之外,立德红外还有一个比“拳头产品”更加重要的产品——智能医用体温筛查红外成像仪。说它重要,是因为疫情期间,立德红外的技术人员在智能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基础上,加班攻克技术难点,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其改造成“疫情特供”,并投放到了人流量最大的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在全国抗疫物资最为紧缺之际,立德红外向包括武汉东湖区管委会在内的急需地区和单位,捐赠了总价值超过 100万元的医用体温筛查红外热像仪。
在界面陕西对科研人员在技术上的能力表示钦佩时,刘伟谦虚道,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在两天之内被研发出来,还是源于平时的积累,其实智能医用红外热像仪在设计之初的应用场景和疫情期间的需求本来就有一些相似之处,我们仅仅是做了一些适应性优化。智能医用红外热像仪这个产品,我们可是十年磨一剑啊。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一文中,记录了一段范宣子和穆叔的对话。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是世袭罔替,永不更改吗?穆叔回答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放在如今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如果说立德红外在做事和做学问(技术)上的成果有目共睹,那它在疫情期间做出巨大贡献却保持沉默,以务实的态度完成城市守护中的关键环节,才是冰山以下更加能够代表企业精神的部分。
▲摄于西安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疫情的到来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试——如果没有在军用领域做出突破的决心,没有在民用领域坚持普惠的态度,对“疫情专供”产品的研发就不会如此水到渠成。
以立德为名,行仗义事。在光谱之外,做大文章。或许这也正是立德红外能够吸引到中科创星的投资,并且被高新区“追光计划”吸纳为成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安高新区是陕西省发展光子技术的主要承载地,在这个全力打造光子产业集群的重要时间节点,立德红外的“追光”之路,显然才刚刚开始。
文 | 枵风 采访手记 | 小金 摄像 | 吴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