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

王蓄之 天下无疾 2023-04-20

中医有一句话,说的是身体胖瘦,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叫做“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什么意思呀?一个人,如果身体偏胖的话,多出来的部分,往往是痰湿;那些比较瘦小的人,常见有阴虚内热。怎么回事呢?这还需要回到阴阳的视角。


我们前面反复提到一句话,叫做“阳化气,阴成形”。身体本身是有形的,而所有成形的东西,一定是由阴性的物质不断聚集,才产生的,“阴成形”嘛。那这些阴性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它们为什么会聚集到我们身体里呢?这些阴性的物质,主要就是饮食物。喝的水也好,吃的食物也好,他们都是有形的物质;我们的身体,需要靠这些有形的饮食物来化生气血。但是这有个问题,要化生气血,光有这些阴性的饮食物,还不够;还需要有人去化,去干这个活才行。而负责化这个工作的,就是脾胃的阳气。


也就是说,你的脾胃有多少阳气,就能化多少饮食物。现在生活条件好,我们要吃的好东西有那么多,所以,生活中经常是,一不留神就吃多了。问题是,吃多了之后,这些饮食物,都去哪了呀?应该说,大部分还是会排出去的。比如我们拉肚子的时候,就是在排掉这些化不动的饮食物。可是有些东西,要排出去可没那么容易,最常见的,就是四个字:肥甘厚味。也就是那些太甜的,或者太油腻的东西,它们都太粘稠了,不像萝卜青菜,很轻松就能排出去。那排不出去,会怎么样?就会变成痰,留在身体里。


除了这些难度太大的肥甘厚味,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脾胃的阳气,被损伤的太厉害了。以至于一些本来可以化掉的东西,现在也化不动了。最容易损伤脾胃阳气的,也是四个字:生冷粘腻。咱们前面讲《正气》的时候,也专门讲过。现在脾胃阳气很虚弱,会出什么问题呢?最突出的,就是化不动水了。水聚在一起,成湿邪。这些痰也好,湿也好,都是有形的邪气。它们排不出去,在身体里越积越多,人变得越来越胖了。所谓的“肥人多痰湿,背后的过程,就是这样。那瘦人多虚火”,怎么回事呀?


一个人瘦,说的是他的形体,那些皮肉筋骨,比较少。那这些皮肉筋骨,为什么会少呢?要知道,这些皮肉筋骨,可是需要有东西来供养的。像皮肤,就需要津液来濡润;筋肉,需要血液来滋养;骨头,也需要精来滋养。如果一个人身上,津液、精血不够了,这些皮肉筋骨,没办法得到滋养,他们就肯定长不好啊。而这几种东西,津液、精血,就是人身上阴这方面的正气呀。所以瘦人多虚火,那个虚,说的就是这里的阴虚。那火又是从哪来的呢?

就是从阴虚里来的呀。阴的物质,津液、精血,主要任务就是来滋润我们的身体;如果现在这些滋润的物质不够了,身体会怎么样?那些本来是温暖的、有力量的阳气,现在没有阴来制约,就变得燥热、躁动起来了。临床上见到比较瘦的患者,很常见的几个问题,就比如失眠,睡不着觉;容易心烦,着急上火,发脾气;手心脚心觉得热,全都是一派火热躁动的迹象。这就是阴虚引发的内热。所谓的瘦人多虚火”,主要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需要提示一点,瘦人阴的不足,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但并不一定都有火。像上面讲过的那种,长期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的人,也很瘦。但他们的问题是,精血虽然不足,阳气也不太够,所以生火的机会,也就不太多了。

以上内容,摘自《无疾学社精品课·中医入门100讲》。欢迎真正喜爱中医,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希望系统学习中医的朋友,报名参加。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免费试听。

课程相关信息
1 课程简章
中医入门100讲·缘起
阴阳,中医大厦的基石(试听)
4 关于人体与疾病,请收下这张知识地图(试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管理员,听无疾学社精品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