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补气,怎么补?

王蓄之 天下无疾 2023-04-20
黄芪,是十分重要的补气药,临床使用的机会,仅次于党参。从补气的效力上看,这两个药也大体相当,都没有人参那么强。不过,这两个药的区别,还是挺明显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党参补气的效果,能维持的时间比较长,黄芪补气,能维持的时间比较短。怎么回事呢?我们说党参补气的效果,和人参有点相似,它们的作用,都是要补这个人。让这个人身上的气,可以长治久安;就像上面说的,在一个小火苗的旁边,加上一块木炭,让火苗重新旺起来。黄芪的作用,不是这样,它补的气,更像是直接帮着身上的气来干活的。

打个比方。我们身体上的各种运动,都需要气来推动。我们不妨就设想,有这样一个大气球,一直在往外吹气;吹出来的气,就能提供身体运动需要的动力。在这个气球的下方,有一个小锅炉。它烧出来的水蒸汽,能不断的给气球充气,保持气球里的压力。如果现在出问题了,这个大气球里的气不够了,没法再吹出气来,支持整个身体运动,也就是气虚了,怎么办?

党参的做法,往锅炉里加炭,然后产生水蒸气,把气球给再次充满。黄芪的做法是,用一个气筒子,直接往气球里打气。所以,党参的做法,是在治本;黄芪的补气,更像是在治标。治本,补的是气的源头,作用自然会比较持久;治标,相当于缺血就输血,缺人就招聘,解决的都是燃眉之急,效果当然就不会持续太久。不过,这种治标的作用,有时候也很重要,比如大出血的时候。

我们讲气血关系的时候,说“血为气之母。无形的气,是依附在有形的血里面,才不会流散掉。现在如果身体大量出血,就成了那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气都从伤口,随着血流出去了。你看这个状态,像不像气球破了个洞,然后里面的气乎乎往外冒。这个时候,血大量流失,当然需要补血。但中医有句话,说“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化生出有形的血,需要时间,这个不着急,可以慢慢化。但气大量丢失之后,身体里没人干活,过一会可就命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别让气继续往外流,同时尽快把气给补上,帮着身体恢复最基本的运转。就相当于,气球破了,气往外漏,就需要赶紧把这个破洞给堵上,然后快速往气球里打气。这样,整个系统才能维持住基本的运转。这时候,黄芪快速补气的作用,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另外,黄芪的特点,不只是补气的速度快。补完气之后,这些气的走向,黄芪和党参也有区别。我们刚才说,党参补气,主要补的是脾气和肺气。这些气补上之后,是比较安静的,有点静养的意思。就像在说,这些地方的气,已经不够了,就好好休息,别再折腾了。这才是治本的思路嘛。但黄芪不是,黄芪补完气,这些气不会安安静静呆在那,而是会动。动的方向,主要是两个,一是向上升,二是向外浮其实,这个特点,也和刚才讲的,黄芪补气快有关系。你想,气这个东西,本身是充满力量的,是阳性的,主动的。如果在短时间内,身体里的气快速增加,结果会怎么样?气自然就会向上、向外跑呀。

黄芪这个特点,对一些特定的病症,就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黄芪补气的同时,能向上升提,这对那些气虚,固摄不住,往下掉的情况,就很适合比如脱肛、胃下垂,以及女性的子宫脱垂,就都需要用黄芪来治。黄芪补的气还会往外跑,对皮肤生疮,很长时间伤口都不能愈合的人,就很好用。这明显是在体表的气干不动活了,用黄芪,直接把这里的气给补上,就可以促进疮口愈合了。所以,在中医外科,黄芪也是常用药。当然,黄芪也可以和党参配合在一起,加强补气的效果。

不过,黄芪这种补气很快的特点,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那就是,容易造成气的壅滞。就是一下子进来的气太多,结果堵住、憋住了。尤其是对那些气运行不太顺畅,有气滞的情况,黄芪引起的壅滞就很容易发生。这时候,就需要配合一些通散的药,比如陈皮,来帮助疏解一下。如果郁滞严重的话,就尽量先不要用黄芪了。

以上内容,选自《无疾学社精品课·中医入门100讲》。欢迎真正喜爱中医,不满足于一知半解,希望系统学习中医的朋友,报名参加。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免费试听。


无疾学社新年送大礼,凡1月1日至1月3日期间,购买精品课的朋友,即可获得50元的直降大礼学中医,找无疾。


课程相关信息

1 课程简章

中医入门100讲·缘起

阴阳,中医大厦的基石(试听)

4 关于人体与疾病,请收下这张知识地图(试听)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管理员,听无疾学社精品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