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血小板药物能影响DSA阴性患者的SAH发病率和预后?

2014-11-18 钱春华 神外资讯

Ref: Ellis JA, et al. Neurosurgery. 2014Nov;75(5):530-5. doi: 10.1227/NEU.0000000000000490.


抗血小板药物已广泛地应用于预防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其临床效果已被证实。然而,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出血性脑卒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外科的Jason A. Ellis等统计该大学医学中心数据库中自1996年至2013年间DSA检查阴性的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资料,分析抗血小板药物对该类患者发生SAH的几率和预后的影响。结果发表在2014年11月的《neurosurgery》。

研究时段内在数据库中共有1582例SAH患者。接受DSA检查1351例,其中第一次、出院前以及随访期间DSA均未发现出血原因者173例(13%)。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Hunt-Hess分级和是否有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史等基线数据见表1。

表1. 173例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基本资料

173例中,入院时提供抗血小板药物用药史患者47例(27%)。资料统计发现,在研究时段内SAH发病前抗血小板药物用药的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了近10倍; 1996年~2000年占3.6%,而2011年~2013年增长到32%。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中,该比例从10%增长到43%,即为4倍余。

图1. 显示各时段内,造影阴性的SAH(Angio-negSAH)、有抗血小板治疗史的SAH(Antiplateletsin SAH)及有抗血小板治疗史而造影阴性的SAH(Antiplateletsin angio-neg SAH)的比例;可直观看到有抗血小板药物史并发生造影阴性SAH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明显增长。

DSA阴性的SAH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发病14天及出院12个月中位mRS评分分别为2分和1分。有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史的患者早期mRS≥4分即预后不良的比率为38%,显著高于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史患者的20% ( P = 0.017);二者后期的预后不良比率为21% 比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78)。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是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子。通过多因素分析模型,仍然提示抗血小板药物用药史是预测DSA阴性的SAH患者早期转归不良的重要因子。

最后作者指出,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后内源性止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从而激化自发性SAH的发生。如何在抗血小板治疗中降低血小板功能受抑制后发生的出血倾向以及由此造成的负性影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由钱春华编译,刘创宏审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