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MRI-DTI判断轻中度颈椎病的功能损害

2015-01-30 寿佳俊 神外资讯

Ref:Ellingson BM, et al. 2014 Nov 1;14(11):2589-97.doi: 10.1016/j.spinee.2014.02.027. Epub 2014 Feb 20.


颈椎病是椎体、椎间盘、关节突和相关韧带的退行性病变,严重时可压迫颈髓。随年龄增长颈椎病发病率上升,在60岁到65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95%,女性为70%。脊髓型颈椎病在64 岁以上老年人中最常见,一般源于颈椎管狭窄从而压迫颈髓。现有研究表明,脊髓型颈椎病病程越长手术效果越差。因此,在症状严重之前,应该根据影像学诊断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


磁共振是评估颈髓状况的影像学手段,通常包括颈髓形态变化、T1、T2加权信号改变和椎管各径向状况。但形态变化、磁共振信号改变与手术干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的预后并不一致。因此,临床上需要建立一种确定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像学标准。


弥散张量成像(DTI)是判断组织内水扩散幅度和来源的MRI技术,可以敏感地显示脊髓组织微结构的改变。在检测损伤后脊髓完整性和细微损伤方面优于T2加权成像。美国加州大学大卫格芬医学院的Benjamin M. Ellingson博士等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DTI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应用价值,结果发表在2014年11月的《The Spine Journal》上。


该研究共纳入 48例颈椎病患者和9 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 60 岁。其中32例颈椎病患者有神经损害症状,16 例无症状。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0T的常规MRI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记录MRI上颈髓的T2加权信号改变和受压最重部位的前后径。DTI成像中,颈髓受压部位的参数包括:部分各向异性、平均弥散率、径向和轴向弥散系数、轴向弥散各向异性、轴向平均弥散率以及主要特征向量的标准差。功能评估指标为改良的JOA评分(mJOA),无症状 18分,轻度症状为15~17分,中度症状为11~14分。


结果显示,在颈髓压迫最重部位,部分各向异性、横向弥散系数、径向和轴向弥散系数以及主要特征向量的标准差等指标与mJOA评分呈线性相关;部分各向异性、径向和轴向弥散系数对确定轻度到中度症状的颈椎椎管狭窄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图1)。与传统MRI参数相比较,DTI技术可以帮助预判颈椎病功能损害程度,是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但是必须指出,目前颈椎病的诊治还有赖于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的结合,该项研究仅是证实DTI检查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由于研究中进行多次DTI检查的患者数量较少,故需要开展后续工作,进一步明确DTI技术对制定颈椎病治疗策略的指导作用。


图 1. 箭头所指为颈髓压迫部位。 A,C,E,G 为MRI- T2 加权成像,B,D,F,H 为MRI-DTI的各向异性成像。A,B为形态和神经功能完好的颈髓,B显示颈髓白质中各向异性高。C,D为无神经功能损害(mJOA 18分)颈椎病图像,E,F为轻度神经功能损害(mJOA 15分)颈椎病图像,G,H为重度神经功能损害(mJOA 12分)颈椎病图像。在颈髓压迫最严重部位,可见各向异性降低,神经损害加重,提示细微结构损害。I为无症状、轻度及中度症状损害患者颈髓压迫部位的各向异性比较,可见中度症状与轻度、无症状患者间有显著差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寿佳俊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知秋教授审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