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FGFR-TACC融合基因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Eric 神外资讯 2022-04-17

Ref: Di Stefano AL,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5 Jan 21. pii: clincanres.2199.2014. [Epub ahead of print]


《Science》在2009年首次报道胶质瘤中存在FGFR-TACC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过度表达的GBM具有高度侵袭性。因此,FGFR-TACC可能确立一种新的GBM亚型,或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法国巴黎Sorbonne大学总医院Anna Luisa Di Stefano等在2015年1月《Clin Cancer Res》上发表对FGFR3-TACC3融合基因在IDH野生型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作用的研究结果。


该项研究收集795例胶质瘤患者标本,包括584例GBM,85例II-III级IDH野生型胶质瘤,126例II-III级IDH突变型胶质瘤,开展FGFR3-TACC3融合基因检测。85例II-III级IDH野生型胶质瘤中,3例存在FGFR3-TACC3融合基因,而在II-III级IDH突变的胶质瘤中均未检测出该融合基因。在584例GBM中,17例存在FGFR3-TACC3融合基因(表1)。

表1. FGFR3-TACC3融合基因在GBM及II-III级级胶质瘤中的存在状况。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含有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胶质瘤高度表达FGFR3(图1)。



图1. 含有FGFR3-TACC3融合基因胶质瘤的FGFR3免疫染色。


将FGFR3-TACC3融合基因结合其他分子标志物进行分析,发现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表达与IDH突变及EGFR扩增具有互斥性,而与CDK4扩增相一致。


体内外实验表明,FGFR 抑制剂JNJ-42756493对存在FGFR3-TACC3融合基因的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图2)。



图2. JNJ-42756493的抗FGFR3-TACC3融合基因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临床试验中,2例FGFR3-TACC3融合基因阳性的复发GBM患者接受JNJ-42756493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明显缩小(图3)。



图3. 表达 FGFR-TACC融合基因的复发GBM患者,经JNJ-42756493治疗后肿瘤缩小。


因此,作者认为检测FGFR-TACC融合基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抑制FGFR-TACC融合基因的治疗可能对GBM细胞具有杀伤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Eric编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花玮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终审)



《神外资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神外助手”。请各微信公众号、网站及客户端尊重《神外资讯》版权,经许可转载文章时请清楚注明来源为“神外资讯”。《神外资讯》,欢迎您转发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