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随笔回顾:
UPMC,我来了!--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访学随笔
访问学者:吴哲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是美国领先的非营利性医疗系统,也是全美最知名的学术研究医学中心之一,她以神经外科、器官移植、基因治疗最为闻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15年8月13日至9月13日,我在匹茨堡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颅底内镜手术学习。
我此次在这里参加的学习班名称叫“ENDOSCOPIC ENDONASAL SURGERY OF THE CRANIAL BASE AND PITUITARY FOSSA COURSE”,颅底内镜外科学习班。近10余年,神经内镜技术在国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从广泛普及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到崭露头角的神经导航等新技术,均在研究与神经内镜技术相融合。而各种技术的融合又促使神经外科医师不断反思,更新神经内镜技术的应用理念。因此,这样一次学习机会就倍加难得!学习班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北京同仁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二院的同行们也慕名而来。在为期四天的来回穿梭于讲堂和解剖室之间的集中学习之后,我又来到匹茨堡内镜颅底中心,参观一个月的临床手术。
参观过程中,我发现这里每天的手术量其实并不大(平均3-4台手术),而且主要的手术医生只有四位(两位神经外科医生Paul A. Gardner 和Juan C. Fernandez-Miranda, 两位ENT医生Carl H. Snyderman和Eric W. Wang)。一周中,周二门诊一天时间,就不安排手术,平时三个手术间同时开始,每个手术间就1-2台手术,应该说手术不是很繁忙。就手术量而言,跟我们国内省会城市的主要医院相比,匹茨堡这边的手术量都是偏少的。
但是,伴随的问题是:为什么匹茨堡的内镜颅底中心在美国,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一定的名望呢?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来这里学习和观摩?这一个月我到底看到了什么?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历史是积淀”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历史,匹茨堡的内镜颅底中心由来已久,尽管这个科室经历的故事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像Kassam AB教授等神经内镜的大牛,给这个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深厚的历史积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科的发展也不是一天或一年能铸就的。事物总是在矛盾和斗争中螺旋式上升。匹茨堡的内镜在前面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名声在外。
二、“带头人是关键” 我这里要说的是神经外科的两位医生:Paul A. Gardner 和Juan C. Fernandez-Miranda,都是40来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医生也许是最有激情的,也是最敢做事和最能做事的。Paul在内镜方面更为熟悉,而Juan在颅底开颅手术方面更为在行,两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人的手术,我的体会就是,敢做!
三、“解剖是基础” 对于学科发展这样一个大的命题来说,懂得解剖似乎只是一个细节,无足轻重。但我恰恰觉得,这样一个细节决定了很多东西。无疑,Paul A. Gardner 和Juan C. Fernandez-Miranda都是解剖的高手,无论在神经内镜还是在巨微和三维解剖学上,这也是他们能够大胆手术的基础,也是他们不断创新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班起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上期我介绍过学习班的情况)。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医生慕名在接受神经内镜和颅底技术的系统培训,观摩他们高超的手术技艺,在很大程度上,给他们做了很好的广告。
相比而言,我们国内的内镜学习班很多,但来自国外的学者就不一定有了,因此,把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推广就很难做到。
四、“创新是核心” 我想,这也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核心。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以岩尖肿瘤的手术为例,这个部位的肿瘤由于位置深在,且涉及重要神经血管,因此对神经外科医生而言,都是高难的手术。在这个月里,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入路:
一个是Paul做一个左侧岩尖的复发脊索瘤,通常我们内镜经鼻入路,双鼻孔,双人三手,由于受到鼻孔的限制,向侧方尤其是ICA的后外侧是很难操作的,就是说“看到了但够不着”。Paul采用对侧唇下上颌窦入路,这样从右侧的上颌窦去操作左侧的岩尖,显然,这样更加外侧方的器械进入能很好的切除肿瘤。
另一个是Juan做一个扁平型的岩尖脑膜瘤,沿着小脑幕切迹缘生长,肿瘤侵犯入海绵窦,并沿幕上下生长。Juan采用额眶颧入路,拿下眶板后,向后磨除前床突,显露眶上裂,再沿硬膜外至岩尖,磨除岩尖。打开硬膜后,连同硬膜切除海绵窦之外的肿瘤,到这一步都不奇怪。他们在颅神经检测下,打开mackel's腔,切除肿瘤的同时,逐一显示三叉神经及分支,3、6、4颅神经,肿瘤切除后神经检测显示功能良好。
应该说,Paul的手术是入路的创新,而Juan的手术是对解剖的再认识。
从另外一点来说明创新,就是发表的SCI文章。我从pubmed上查Paul A. Gardner的文章,总共100余篇,绝大多数是有关神经内镜的临床文章,我粗略看一下这些文章,没有高影响因子的大作,但是,涉及神经内镜的临床和解剖的各个领域,包括不同皮瓣的做法,不同时期内镜手术临床病例的汇报等。这些文章总是先他人一步,走在他人前面。我们说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而我们的技术总是跟在人家的后面。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屑,不就是SCI文章吗!我们回到了一个老问题,SCI文章是不是我们临床医生要干的活,问题是,你不写,人家怎么去follow你?你的技术又怎么对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技术本身很重要,会总结和思考更重要,懂得推广,久而久之,你就是大牛。
最后,我要说一个细节:我在内镜颅底中心的秘书Mary Jo那里看到一本书,就是他们每年的学科总结,包括每个人这一年申请的课题,发表的文章,以及受邀参加的会议和主持的学习班等,每个人一年的工作一目了然。我想,能很好的回顾总结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也给每个人留下一个警示,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