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凝聚起各民族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求是网 2021-09-26

凝聚起各民族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求是》杂志评论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阶段,党中央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是继2014年会议之后,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团结进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证和基本要求。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历史不会忘记。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批挂职干部、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从闽江岸边来到六盘山下,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山海情”,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范例。


这方土地,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非凡历史。长征途中,红军三过宁夏西海固回族聚居村庄——单家集,毛泽东同志为当地宗教人士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留下了著名的革命佳话“单家集夜话”。红军驻扎时,还向当地群众传授了马铃薯粉条制作技术,这种粉条被称为“红军粉”。如今,“红军粉”已经成为单家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在成立之初就将解决民族问题纳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总任务之中。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党的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认为民族问题“对于革命有重大的意义”。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民族地区时,在与苗、瑶、侗、壮、藏、回等十多个民族的直接交往中,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民族工作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外历史经验,决定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提出,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为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留下了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十万大军拓新疆、三千孤儿进草原、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佳话。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适时调整完善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支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21年8月31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歌舞《这是我们美好家园》。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谋划,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加以推进,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独龙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实现了“一跃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我国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当前,我国已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复杂形势,进入到重要的发展阶段。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正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把握历史经验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郑重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厚重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靠的正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历史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开创未来工作的新局面同样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12个方面对此作出了精辟概括。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各族儿女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举一纲而万目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当前我国民族关系大局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民族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一些政策措施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二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各民族团结一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开创。56个民族、14亿多中华儿女紧紧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来源:《求是》2021/18
作者:《求是》杂志评论员
制作:赵雁
编审:张利英
校对:陈嵘
审核:张西立
监制:于波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