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建标识新管理办法颁布在即,高质量、强监管成为未来发展主题

友绿 友绿网 2022-06-01

继9月4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出征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意见的函内部文件之后,11月2日,住建部发布了正式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相比于9月4日的内部征求意见的函,小编梳理了一下,本次征求意见稿有以下特点:


先说没有变的:


1.目的: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强化社会监督。

2.标识:住建部统一式样。

3.标识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

4.等级划分:一、二、三星级

5.地方标准:可细化国标,但不能调整国标的评价要素和指标权重。此条强调了国标的基础性和权威性。

6.审查专家:副高及以上技术职称。

7.标识原则: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

8.项目推荐:三星级由省部级初审后推荐;二星和一星的推荐原则由省级住建部门制定。

9.形式审查。

10.内容审查。

11.公布名单。

12.信息系统:依旧强调全国统一的项目数据库。

13.限期整改。

14.解释。

15.废止。


这些经过各种渠道沟通、10月上海会议会商后依然没有变化的部分,体现出住建部收回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权、统一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绿色建筑市场的决心。这同时也意味着,建立在2007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2009年《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基础上的旧的绿色建筑管理制度将走进历史,绿色建筑市场将迎来一个强监管、重管控的新时代。


过去建立在市场机制下的87家评价机构可能继续会从政府采购服务中获益。但显然,在强管控模式下,绿色建筑的申报需要层层推荐,目前绿色建筑的数量增长也已经进入平台期,不大可能再像过去那样快速增长。在一个平稳发展的市场,肯定会有一些评价机构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川省是最先响应住建部绿建标识新管理办法的省份,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初审、推荐工作,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二星级绿色建筑初审、推荐工作。原有绿色建筑标识评价机构不再承担绿色建筑认定工作。”


再看看有哪些变化:


1.管理权限:本条内容由原来的第八条提到了第五条,强调了住建部指导和监督地方绿色建筑标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住建部授予三星、省厅授予二星、市县授予一星的制度安排。


本条最重要的内容是明确了政府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或管理绿色建筑市场的经费出处:“认定和授予标识所需经费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年度预算”。


2.认定标准:三星级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二星、一星可以采用国标或地标。特殊类型建筑(比如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酒店、绿色机场、数据中心等)标准需要住建部核准。


本条最重要的内容是重新树立了国标的权威性,但同时也给了地标一定的应用空间。对特殊类型绿色建筑的绿色标准,也加强了管控。


3.工作程序:将“绿色建筑认定工作”改为了“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工作”。最重要的变化是,删除了“绿色建筑认定每年不少于2次”的表述。


该变化表明,对于绿色建筑的申报和评价工作将常年开展,而不是定期组织集中评价的方式,此举更有利于绿色建筑市场的繁荣,提高业主申报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4.申报条件:增加了“相应的地方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运营、改造。”为地方标准的应用铺平了道路。


5.申报材料:去掉了“施工图设计审查文件”,改为“项目审批相关文件”;增加了图片和视频等文件;明确需要提供申报单位的简介和资质证书。


6.公示:强调了应在各地住建部门门户网站对项目进行公示,去掉了“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统一为住建部的系统,各地不再需要独立建设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


7.证书编号:本条改动较大,新的证书编号规则更加完善,一大创新是增加了地区编号、建筑类型编号,如果全国各地所有项目均遵守改规则,对于绿色建筑的统计分析将变得十分便利。


8.管理职责:新增条款。强调了各地住建部门内部应建立绿色建筑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所授出的绿色建筑标识货真价实。


9.认定标准:强调了“不符合第六条(认定标准)要求的地方标准开展认定”,需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将通报批评并撤销以该地方标准认定的全部绿色建筑标识。此条针对某些地方部门把关不严,导致出具虚假证书的情况,处罚不可谓不严厉。


10.预认定:这一条的改动相当重要!预认定的主体(责任方)由原来的住建部门,改为“设计、咨询等单位”。也就是说,设计、咨询等单位出具的预认定评价报告或认定结论,可以作为绿色金融的合规依据和对项目绿色判定的依据。


纵观本次新变化的部分内容,为地方标准的应用开辟了空间,指明了政府管理绿色建筑市场的费用出处,规范了证书的编号规则,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强化了设计、咨询机构的职责。


但在研究完本办法之后,小编也有几个疑问:


1.既然评定绿色建筑都由专家们说了算,专家如何承担错误判断的责任?


政府收回了标识的评价权,就承担了鉴别绿色建筑真伪的责任,需要确保绿色建筑性能按照设计运行,符合星级认证的各项性能指标。但政府依靠专家来评定,那么专家们是否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按新文件要求,绿色建筑采用层层推荐制度,各级住建管理部门均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在这一制度下,地方审查专家的审查尺度如何与住建部专家的审查尺度保持一致,是一个在项目实操层面面临的现实问题。


2.对于限期整改和撤销标识


目前已有成熟的管理途径来鉴别已经给出评估的项目是否“低于已认证绿色建筑星级”,核查“主要性能指标”是否“低于绿色建筑标识证书的指标”,比如上传的运行数据、住建部每年举行的节能大检查等。此外,舆论监督和业主维权也日益成为常态。只要有信息披露和项目公示,就总有较真的业主去核对标准。


对于“利用绿色建筑标识进行虚假宣传”,则需要更强的舆论监督,类似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建设报等住建领域的主流媒体需要多关注绿色建筑市场,对虚假项目予以曝光。值得一提的是,中房报的年度绿色地产报告所建立的PRIMB评价模型中,已经涵盖了媒体监督和信息披露一项,对于绿色建筑和工程质量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房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已经建立了卓有成效的舆情监测系统。


但“两年不如实上报主要指标数据”这一条实施难度相当大:试想成千上万个项目每年都上传运行数据,如何鉴别真伪?此时人工智能AI可能派上大用场。


对于存在问题仍未整改的项目、弄虚作假的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项目,仅仅是“撤销绿色建筑标识,并收回标牌和证书”是不是处罚轻了点?不少经济发达省份都制定了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是否可以以此为依据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罚?尤其是负责绿色建筑设计和咨询的公司。


过去11年绿色建筑咨询机构,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广理念和普及的作用,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也有部分咨询公司在混水摸鱼恶性低价竞争。以竣工验收和运行评价为主的标准和管理改革,将拉长咨询的周期,同时对咨询单位的技术实力提出要求,无疑也是一个咨询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对此,正在开展的“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调研2020”揭示了该行业的一些趋势和走向:


房企更信任独立第三方咨询顾问公司!从目前绿建咨询机构的生存状况来看,依附于大机构的团队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调研中,仅有15%的房企代表会选择设计院的绿建部门!

 

问题:贵司倾向于选择哪一类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公司?(该问题仅面向房地产企业)


不赞成软件公司开展咨询业务!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往往会以所谓的软件优势以更低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让购买软件的设计院和咨询公司失去竞争优势,结果绿色建筑软件非但没有增加他们的竞争力,反而削弱了他们的竞争力。故有40%的受访者不赞成软件公司开展咨询业务。

 

问题:您对绿建软件公司做咨询业务的看法是?(共1990人)


在本次苏州绿建大会上,有不少专家反映部分软件公司依托的咨询团队无底线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降低咨询品质,有违于国家倡导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初衷。


由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与友绿网联手发布的绿色建筑设计咨询十强榜单每年都会将这部分优质企业予以嘉奖,作为行业和媒体的一种认可,引导行业不忘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打造真正的绿色建筑。2020年的评选和调研已经由友绿网和中国房地产报绿色地产研究中心启动,并将在12月8日房地产大会上予以公布,敬请关注。


3 国标和地标的协调


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地方可执行地方标准;但“不应调整国家标准评价要素和指标权重”;对于部分省市已公布的地标,将何去何从,值得进一步关注。


总之,住建部新颁布的绿建标识管理办法结合新国标的实施,将开创绿色建筑的一个崭新的时代。相信友绿的众多读者和小编一样,都希望我们身边多一些真实的绿色建筑,能给消费者带来健康舒适体验的绿色建筑。


也希望本次标准的统一有助于各省市之间形成有效横向对比,建立国内统一的绿色建筑数据库,为未来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际化奠定基础。这也是我们对绿色建筑新时代的期望!


 

|| 友绿荐读 ||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近十年来,那些引领潮流的高科技绿色建筑

融创中国绿色建筑覆盖率100%

绿建典范:洛杉矶美国法院大楼

绿建典范:恒通蓝湾国际项目

绿色建筑、数字科技如何助力营造健康人居?

后疫情时代的建筑设计探索

一周绿建要闻 | 绿色建材迎来特大利好

我们离“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还有多远?

金地集团:你玩高周转,我玩绿色+科技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如何影响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发展十余载,最大受益者竟然是……

申报了82%的绿色建筑,但社会对房企的评分竟然不及格…

房地产企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正式启动

关于开展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状况调研的通知

70%的绿色建筑覆盖率如何实现?

群雄逐鹿中国市场,谁是最in最红的绿色健康标准?

学习新国标,创建新绿建!

干绿建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友绿学员LEED AP考试获得大满贯

住建部等6部门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智慧社区迎发展良机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能否掀起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第二次浪潮

加拿大绿色建筑协会呼吁政府投资优先考虑绿色建筑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的世界中,能源需求将如何变化?

设计健康社区的四个基本元素

世界上最先进的智慧社区和生态城镇,日本藤泽生态智慧小镇

将脸变成温控器:如何通过刷脸使空调系统更节能更舒适的运行?

商业房地产金融公司的绿色建筑债券实践

智慧社区:高科技支持下的生态生活

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0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贡献智慧

北京市绿色建筑单个项目最高奖励800万元,装配式建筑每平米奖励180元

房企转型加速布局绿色健康人居

2019年全球七大最佳主动式建筑Active House

加拿大德雷克太阳能社区

2019年中国十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解读2019年中国十大绿色建筑(住宅)

盘点2019年中国十大绿色公共建筑

2020年绿色节能建筑十大支撑产业发展趋势

2020技术展望:房地产企业如何破解技术冲突困局

商业房地产金融公司的绿色建筑债券实践

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开发竞争力年度研究

地产科技重塑房地产业的未来

中国房地产业的绿色转型

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科技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中国房地产企业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研究

5G将如何影响房地产行业?

区块链将颠覆房地产行业?

无人驾驶汽车如何影响房地产开发与运营?

健康房地产:研究探虚实

全球健康房地产的七大趋势

当代置业张鹏:地产商就是科技公司

当代置业陈音: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否门槛过低?

房地产企业如何抓住绿色金融机遇?

绿色运营必将成为未来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绿色建筑也从浅绿走向深绿 成为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制胜关键

探秘国内首座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健康集成住宅体系

房地产行业正趋向于用非金融指标衡量房地产和物业的价值

房地产行业:正在被大数据解锁的巨无霸

4万亿旧改市场赋能开发商——营利与普惠的博弈

一文洞悉房地产业的未来走势:政策,技术和市场

建材的历史与未来

六大建筑技术新趋势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绿色建筑更多资讯。对友绿网内容感兴趣?欢迎下载友绿APP:

版权声明:转载友绿网文章可后台联系开白名单。友绿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到其他微信订阅号和PC端网站。一经发现,将诉诸法律以追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