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第一药店财智(ID:yaodiancaizhi)
2021年9月24日,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西普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中康科技副总裁李俊国做了《中国健康产业未来十年:高质量发展是主线》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既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最后十年的第一个年头。在我国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阶段,健康产业因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会迎来重大发展新机遇,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根据中康CMH的预测,“十四五”前五年,健康产业的平均增速将达到9.5%的水平,后五年的平均增速将下降到6.5%左右,产业规模将达到16.3万亿。在健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总体来说,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新十年呈现五大发展趋势,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非常清晰。我国的创新药发展,呈现出“加速创新、差异创新、特色创新、全球创新”的变化,初具“政策-研发-支付”联动的生态雏形,创新药商业化越来越得到重视并逐步提速。国家“十四五”规划强调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将进一步赋能我国医药创新。自2018年以来,带量采购日趋常态化,中国医药企业间的竞争,从过去的侧重营销,向创新转型。根据中康CMH的预测,203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扩大到3.33万亿,复合增长6%,创新药占比从目前的15%扩大到51%。随着审批流程简化、医保准入加速、双通道破解“进院难”,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初步落地, 在一系列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政策的改革实施下,中国的创新药上市周期大大缩短,充分支持药企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0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14个1类化学药、4个中药新药以及2个创新生物制品。未来十年,在医药产业不断升级和重视创新的市场趋势之下,中国将成为全球第2大创新药研发基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解决临床未满足之需求,鼓励高水平的源头创新,是近几年中国医药评审改革大力提倡的方向。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1年7月2日发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进一步明晰政策方向,注重临床需求满足,提高药物创新门槛。具体来说,我国药物创新从已验证靶点或临床阶段靶点的快速跟进,到积极探索联合疗法、适应症扩展、显著技术改进等跳跃式发展,未来将转向到更多关注于全新靶点或技术。可以预见,PD-1、单抗、小分子靶向药浪潮之后,是ADC、双抗、RNAi、基因编辑、mRNA等创新新技术的群雄逐鹿。根据《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报告统计,目前中国已上市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平均每年的研发成本投入超过10亿元。从me-too/me-better到Best-in-class再到First-in-class,生物医药创新正在快速成长为中国药物创新的领头羊,并开始与世界接轨,创新药全球化从“输入中国”开始同步出现“中国输出”。 当然,中国本土市场是我国药物创新的核心战场。基于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疾病谱,用“中国范式”开发出符合中国人需要的创新药,破解本土患者的用药难题,在现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值得指出的是,CXO类型企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将起到优化创新药研发链条、提升研发效率的积极作用。我国的仿制药则将呈现出“高质低价、首仿卡位、去劣存优、微利时代、高度集中”的发展态势,由来已久的低端同质化竞争的产业乱象,有望快速得到改善,成为健康产业供给侧优化的主要变化之一。在新医改不断深化的大趋势下,医保局主导的带量集采以及未来的医保支付标准等政策,使得仿制药“淘汰赛”开启加速模式。一致性评价助推高性价比的优质仿制药进口替代,带来仿制药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提升,截至2021年6月底,已经有569个品种通过或者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对于制药企业而言,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有效地降低各类成本,强化自身在医疗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成为未来高质量的仿制药企业集团业务成功的关键要素。原料制剂一体化、有质量优势的仿制药龙头企业以价换量,扩规模,降成本,整合供应链结构,竞争存量市场。规避同质化仿制,仿创结合卡位高壁垒、高价值专利到期仿制药仍是蓝海领域,从现在到2026年有大批高技术含量、高临床价值的专利药到期,企业需要未雨绸缪。重视健康预防,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生态体系将逐步构建
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构造出的“世界发展模型”和OECD主要成员国家的大数据显示,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卫生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10%,其中预防康复护理占4%-6%,医疗仅占2%-4%,预防康复护理与医疗的结构性指数关系约为3:1。这对于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的中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健康服务是银发经济核心支撑之一。2000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596万老年人;2020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620万老年人。有研究显示,我国四分之三的老年人有着一种及一种以上的慢病,《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在逐步落地,改善慢病高发及年轻化、控制慢病发展进程、提高癌症五年存活率等是主要方向。综上所述,医疗健康产业由单一重视"解决治疗问题”走向“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一体化转型,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基于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底层,叠加以数字化为代表的科技赋能,端到端、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将如雨后春笋,实现健康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全链条服务整合,形成富有韧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存在的“未富先病”与“看病难、治病贵”难题。在这一大趋势下,消费性医疗兴起,如医疗美容、医疗旅游、养老医疗及地产等将焕发新生机;中医药将在治未病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从产业宏观层面实现高层次的“中西结合”。在这样的趋势下,2030年非治疗目的的健康消费市场占比将从目前的22%提高到40%左右。支付模式上,
将出现广覆盖、多元化、多层次普惠支付组合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由点到面,越来越体系化。在带量集采、国谈、职工医保个账改革等已经落地并不断扩面的同时,以DRG、DIP为代表的按病种(组)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探索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总额付费正在加速推进。三明模式全国推广的明确,将引导公立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与医疗质量管控不断优化,促进医疗机构主动规范诊疗行为。与此同时,城市普惠险、商业医疗险等多元健康险成为服务社会民生、提升患者支付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充分自我决策的便捷自费支付体系则作为健康消费分级的增量补充。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其他保障措施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20年新冠疫情进一步刺激了居民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商业健康保险业务发展脚步加快,并与健康产业各服务主体形成生态协同,实现健康商保从单纯“财务救助”向叠加健康管理服务转型,“带病险”成为标准型保险产品将得以实现。 随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大型公立医院的虹吸效应将趋于弱化。基于控费增效的医改核心底层逻辑,在带量采购、医疗控费、建设互联网医院、异地及线上医保支付打通、网售处方药放开、慢病长处方规范等具体政策推动下,处方外流进一步提速,线上线下分工融合、高效联动,院外渠道将蓬勃发展,医药新零售生态重构并迎来巨大的扩容空间。“医+药+险”全链路流程将形成闭环,以不断增加的多元化医疗服务形式为载体快速提高服务及药品可及性,药品销售终端呈现多元化、多层次、闭环式的跨界融合业态。同时,产业趋势结合资本助力,药品销售通路和渠道终端加速集中度提升。流通企业头部力量逐渐向智慧型医药服务商转型,打造医药产业链集成服务。头部连锁药店企业将转型健康服务平台,实现从药品供应商到健康服务提供商转型,拓深慢病市场,加大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市场开拓。新冠疫情爆发带来的供应链本土化需求,也将成为医药市场渠道生态化的重要催化剂。“十四五”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将数字化视为底层的生产力和社会运行方式,大数据、5G、AI、区块链、云技术等技术的快速普及与迭代,将首先在供给侧即产业端推动智慧升维,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智能化发展。健康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数字化转型先行成为必然。从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到医疗的诊断、治疗、康复,再到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宣教,数智化全面赋能,变化日新月异。健康产业未来的效率之争,围绕“充分且均衡”展开,扩大公平性,实现医疗普惠是效率提升的首要考量。所有营销行为也将随之转变,精准营销、价值营销、个性营销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下的必然。当然,在总体向好的大背景下,依然存在一些严峻挑战。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中美贸易科技战等外部因素,地产经济驱动带来的大量普通家庭高负债对健康消费升级的制约,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迫切等内部因素,加之医改刚刚步入深水区仍然有不少“关”需要闯,提醒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风险和挑战的准备。我们应清醒看到:健康产业“供给、支付、需求”三位一体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消费升级与消费分层相互交错,一个时期内医疗健康产业总体增长放缓是可以预判的,直到高质量发展转换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