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 | 天津5区拟发布更新策略!核心区在这里!

天津广播 2023-04-08
# 征求意见 #

日前,天津研究制定了《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并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此次城市更新计划的范围为本市行政辖区的全部城镇空间,参考正在编制的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历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域制定城市更新策略和计划。其中——


  • 滨城包括滨海新区(不含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地区),分区域制定更新策略。


  • 环城四区原外环线以外部分(不含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地区),分别制定更新策略。



意见征求截止日期为2022年8月25日,可通过电子邮件wangyanyang@tj.gov.cn进行反馈,标题注明“‘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反馈意见”,并请在邮件内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联系人:魏海军,联系电话:28468189。



滨海新区更新策略


发挥滨海新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作用,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全力打造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美丽滨海新城。


滨城核心区


“滨城”核心区重点培育金融商务、贸易会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世界级城市核心功能


  • 围绕于家堡、响螺湾、解放路等地区建设中央活力区,打造滨城核心区城市名片;


  • 引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时尚消费等新业态,提升海河两岸商业活力和文化魅力;


  • 加强潮音寺、大沽化工厂、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塘沽南站等海河沿岸各类文物保护利用;


  • 加快B1轨道线站点建设和周边区域改造;开展城市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建设沿海河生态绿地公园体系,打造海河都市观光带。


南北副城


北翼以汉沽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轻工制造、文化创意、大健康及商贸物流等产业;突出与街镇协同发展,实现城乡融合;鼓励智能产业区化工企业搬迁至南港;鼓励工业园通过城市更新盘活老旧厂房,淘汰落后产能。


南翼以大港城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现代化工、石油勘探研发及服务等产业;在老城区打造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北大港湿地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依托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改造提升街道、社区公园;重点提升官港森林公园和独流减河周边绿化水平。


天津港


推动天津港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陆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现代化的国际航运枢纽。


  • 推动东疆港区展销中心区域、高沙岭港区老建材码头区域更新;

  • 推动智慧港口数字化转型,加强新技术与港口各领域深度融合;

  • 加快天津港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建设。

五大功能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东区、中心商务区以打造滨城核心区为目标开展城市更新,全面推动经开区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推动优质企业转型升级;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实施TOD综合开发,改善城市服务设施;推动建设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园;推动建设集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于一体的智能汽车小镇。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片区建设国际化智慧型航空新城,打造高端智慧型产业集聚区,积极扩展航空产业发展空间;临港片区建成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研究推动构建多线路公交网络,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公共岸线生态修复治理;海港片区建成全国数字贸易标杆区,引导区内加工制造产业升级。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洋片区打造“中国信创谷”,重点布局信创产业,推进集聚发展;渤龙湖片区加强与主城区的联通互动;加速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建设。


东疆保税港区。加强体育设施和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布局北部220KV输变电工程,加快供热基础设施建设;强化5G通信基站建设,完善水电气热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集疏运体系,优化公路集疏运方案,提升铁路集疏运比例;建设东疆西向和北向跨港池通道,增强港区内外联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进硬科技孵化器、大企业双创中心等智能制造创新基地建设;加强专家公寓、国际人才交流培训中心、会议展示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将贝壳堤公园、印象海堤等纳入城市绿道建设体系。


环城四区更新策略


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应用足用好空间、载体、区位优势,结合城市体检分析,分区制定城市更新策略。


东丽区更新策略


东丽区地处津滨双城之间,地理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应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逐步建设都市活力新区。


——打造“都市临空经济+航空智能制造”的新型国际航空城。协同“滨城”联动发展,合力共建东丽—空港国际航空城;着力建设滨海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中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构建完善临空特色产业体系,用好自贸试验区政策,布局免税购物中心,形成新型消费地标;加快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建设,挖掘机场周边低效土地载体资源,补充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打造产城融合、特色鲜明的临空经济区。


——提升南部海河创新发展带。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及产业升级,推进以东丽经开区为核心的海河中游北岸规划建设,加速经开区园区二次提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老旧社区智慧化管理进程;依托军粮城北站,借势国家会展中心,发挥“高铁+生态+新市镇”叠加优势,强化高端商务配套服务功能;以氢能科技园为核心构建氢能产业园生态圈,加速聚集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


——重塑北部都市生态活力带。强化华明高新区创新驱动作用,引聚高端产业创新要素,加速推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医疗、养老等设施空间集中,建设一批群众身边的微型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布局;推进东丽湖欢乐谷等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开发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拓展文旅体消费。


西青区更新策略


西青区是天津面向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的开放门户和核心节点,应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逐步打造活力宜居现代化城区。


——优化提升主城区空间布局。推进赛达新城和西青辅城发展布局,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协调发展。以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引进,扩大就业,聚集人气。


——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加快建设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积极创建杨柳青古镇国家5A级景区。结合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推进相关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沿线存量用地资源,激活沿线空间活力。


——高质量建设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站科技商务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完善南站科技商务区,发挥其作为天津西部门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统筹兼顾产业功能和居住功能。


——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积极承接中心城区人口、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迁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增加对重点人群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津南区更新策略


津南区东接滨海新区,西连中心城区,整体城镇化水平较高,应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建设绿色生态活力宜居新城区。


——重点开展老旧片区改造工作,解决老旧住房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保留城市肌理的基础上改进老城风貌,利用边角地、插花地打造口袋公园。提高水电煤气热等基础设施能力,补足老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城市更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品质规划建设运营葛沽民俗文化、小站兵米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海河旅游带重要旅游特色节点,打造休闲度假文旅小镇,促进新兴业态发展。


北辰区更新策略


北辰区是京滨综合发展轴的重要节点,也是津雄、津承联络通道的途经之地,中心城区的北部门户,应以城市更新为契机,逐步建设现代宜居城区。


——持续优化城市发展格局。强化“两轴一带,一心多点”的城市更新格局,强化京津公路黄金发展轴建设,依托现有金融、办公功能,结合地铁4号线建设,形成产业转型与品质提升的复合型更新主轴线;强化北运河文化休闲带的文化引领作用,带动沿线城市空间品质内涵和外延提升;强化刘园中心作为“津城北部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域,促进片区提质升级。


——完善产业载体功能。引导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辰科技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资源集聚集约发展,降低产业能耗,提高工业用地产出效率;优化完善工业园区的生活配套保障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提高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能力,促进职住平衡;清理低效土地和腾笼换鸟相结合,实现闲置资源更新利用。


——促进传统商贸市场转型升级。依托地铁5号线终点站和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商圈。


——提升北运河文化休闲带。统筹大运河生态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空间建设,推进北运河滨水廊道有机更新;积极利用空闲地、低效闲置用地,增加运河两岸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公共功能,点靓城市魅力空间。



编辑 | 马媛

来源 | 天津市住建委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