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山95后小伙辞去出版社工作去菜场摆摊……这条路,值得吗?

林青颖 萧山网 2024-04-13


正午,路上的车流依旧喧嚣。随着人流在高峰期后减少,东门菜场逐渐陷入静谧,这是一天中摊主们为数不多的休息时刻。


摊上的蔬菜层层叠叠堆放,如城墙般将守摊的摊主包裹,他们用手附在坚硬的摊铺石板上,把脸埋进手肘处,这样睡柔软些。回家午休或许是个选择,但几乎没有摊主会选择在此时离开。撇开摊位上需要管理的蔬菜不谈,高峰前后的零星生意“紧俏”,毕竟,这也是能让他们手机支付宝发出叮当响的来源。


偶有几位阿姨“闯入”这方静谧地,她们翻看着时令菜品的模样,用足以打破睡梦的声音询问。


“这个多少钱一斤?”

“10元……”


摊主们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懒洋洋地回答。在菜场里摸爬滚打几十年,时间给予的可不止爬上眼角的皱纹,他们知道生意不会这么快达成——到访菜场的持家者有着“锐利”的眼神,货比三家是他们的基本素养。


果不其然,听完价格后,阿姨又迈着慢悠悠的步子去了下一家……


记者便是在此时找到林龙的。他的摊子和寻常摊位没什么不同,至少在阿姨眼中是如此。随询问声响起,他从睡梦中苏醒,这时又能看出些许不同了——


这样年轻的面孔在摊前不是件新鲜事,但在摊后是。


东门菜市场8012摊位,记者抵达时,林龙正在小憩


“想要更安稳的生活”



林龙今年28岁,是个95后。


接手菜摊之前,他曾是一名出版社的职工,在余杭。这份听起来体面的工作,只有入过“围城”的人才知道,光鲜亮丽的外表内里是一张被长途跋涉、循环往复的出差所折磨的倦容。


他有些厌倦这样的生活,又恰好在此时成了家。“想要更安稳的生活”,年轻人的冲动往往只在这一念之间,他迅速放弃在高楼大厦间进出的白领生活,挑起了父母肩上的菜篮子。


最初,他的父母并不同意这件“掉面”的事。在老一辈的思想里,他们无法理解明明可以奔向光鲜生活的年轻人,非要踏进充满苦累的泥泞的土地里,这件事说出去,也是要遭人笑话的。


但终还是拗不过。随着母亲,2019年年底,林龙踏上了早看月、晚披星的“菜摊学徒”漫长路。起步艰难,“特别是刚开始那段时间,根本起不来床。”习惯睁眼和阳光打交道的他,却要开始在凌晨三点的月夜里摁掉响不停的闹钟,踏着虚浮的脚步步入田地,掰玉米、摘毛豆……择好新鲜的各式蔬菜,抬上小货车。



到菜场里才是一天“战斗”的开始,他是家里“捧”着长大的娃,即使幼年有过帮忙摆摊的经历,也已久远。


在手脚麻利的母亲身边,林龙显得有些无措。“每类蔬菜都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把热销的时令菜放在客户能看到的显眼位置……”他没有小瞧卖菜这一行当,入行便做好了苦累的准备,但他却偏偏没想到“柴米油盐”之细——细致到连摆放都有讲究。


上下班前的两小时是菜场的高峰期,第一波人流抵达前,每一个摊位都将进入“备战”状态,若是这时摊位还没摆放好,就会失了先机,更何况是连菜价都还没背熟的“摊位菜鸟”,“一边要摆摊,一边要回答,还要把对方要的菜拿出来,没熟悉的时候是真忙不过来。”


等到应付完,已是晚上七八点,回家匆匆吃上口饭,林龙累得倒头就睡。蔬菜行当本就如此,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从睁眼到闭眼的时间围着几十平的菜摊转。偶尔,他也会想起曾经下班去聚餐、娱乐的日子——是场梦,成了偶尔在朋友圈里才能忆及的生活。


当“Z世代”开始卖菜



这样连轴转的菜摊生意,林龙花了近半年才琢磨透,包括里头的弊端。“父母那一辈的生意,只靠市场的流量,但这明显不能支撑摊子长远发展。”


他有自己的想法,作为从互联网发展浪潮里生长起来的“Z世代”,从接手摊子开始,他有意识地开始加客户的微信,希望能开辟一条线上销售路线。


至于拍视频,倒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到菜摊时,林龙发现,常有客户误以为自家摊上的蔬菜是从别处进货来的,即使千番解释,对方也不信,对于这般境地,母亲也总拉着他说算了,这个见惯了菜场“风雨”的女性告诉自己刚入“茅庐”的孩子,解释没用,好吃就行。


“心里听着不舒服,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却要被冠上别人的名号。”他气不过,但总归语言输出的文字苍白,后来,他想到,不如就用最直截的方式——拍下视频发朋友圈,以此告诉所有人,“菜场卖菜的也有自己的土地,也有最新鲜的玉米、蔬菜。”


林龙拍的视频带着股“土”味,偶尔会有些配乐,基本不剪辑。他认为,越是像记录的片段,反倒越能体现家中蔬菜的新鲜。


很快就有人在他的朋友圈留了言,是在菜场里加到的一位女客户。“这是你家的玉米和蔬菜吗?”她问。林龙马上回复,是。过了一会儿,对方又给他留言,“下次来这边看看。”结尾附上了一个笑脸。


这似乎预示着一个好开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林龙朋友圈里的视频后,开始私聊他,预定新鲜蔬菜,觉得口味好,又将他推给身边的朋友、邻居,就这样口口相传,林龙家的蔬菜也在萧山有了小小的名气。


更让他惊喜的是,其中不乏浙江省周边市区以及外省如四川、北京、上海等地的客户找到他,说是在朋友那里吃了玉米,觉得口感不错,希望能再次回购。


“玉米是我们家的招牌,几乎没人说不好的。”林龙语气里带着点自豪,这玉米是由林龙父亲,一个在田地里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农民亲手种出的。“现在家里44亩地,全靠我爸打理。”提到父亲,林龙的话语逐渐变多,一个沉默、能干的男性身影在言语网中逐渐清晰,林龙家田地是根据时令种菜,光是当下的季节就有玉米、丝瓜、葫芦、茄子等十几种蔬果,“他安排地妥妥当当,每天要干什么,门清。”


似是为了回报这位老农人的心血与汗水,林龙的线上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2021年,他拉了一个叫“东门菜场~7号玉米大家庭”的群,里面都是想要购买蔬菜和玉米的客户,他每天都会拍些小视频发在里头,“这样他们就知道,这是我们自家的东西,吃得也放心。”


短短两年,群里的人数就从80人发展到了219人,甚至还在不断扩大。林龙回忆,一天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看到客户发在群里说“好吃”,即使评论简短,也有足够的力度拂去管理菜摊带给他的疲倦。



这条路,值得吗?



无疑,互联网为曾经只知面朝黄土背朝地的农民们带来全新的机遇。


过去,林龙父亲拉去菜场的玉米在夜幕归家时还能余下大半袋,如今,300斤的玉米每天都能一销而空,且在周末、节假日时,这个数字还能翻倍,最多时,林龙一天卖出过七百斤的玉米。


互联网的“东风”,让这艘搁浅在“传统”“陈旧”农贸浅滩里的菜摊小船,得以重新起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相比于父母那一代,目前,菜摊一天的收入至少可以增加千元。


诚然,做起蔬菜生意比原来的“白领”生活确实赚的多些,但这依旧只是“勉勉强强”。他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必要的农业成本,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这菜摊运营,余下的钱还要还房贷,他有两个孩子,孩子的生活费也是笔巨大的开销。零零总总加起来,赚的钱能过,却也没有多余。


这几年的“菜贩”生活,让林龙黑了一大圈,脸色也变得憔悴。“毕竟作息被打乱了,每天围着这么几个地方打转,白天在菜场,晚上有时候也要去地里忙,其他地方想去都没时间去。”回萧山四年,当有人询问他周边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他都回答不上来,只是笑笑。


这条路,值得吗?


林龙坦言,有点后悔,但不多。“路是自己选择的,不管怎么样,还是和想象中的一样,过上安稳日子了。”


至于未来,他语气平淡,“走好当下每一步吧,看看能不能再扩大些客源和土地,如果能做批发生意,或许能比现在轻松一点。”



图文 | 记者 林青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汤圣洁

责编 | 金春燕、程栋

审核 | 张五一


猜你喜欢· 无桂花,不秋天!杭州“赏桂专线”上新!· 东海开渔!一大波海鲜即将上市· 明天起,小客车“单双号通行”!地铁、公交运营时间有调整· 杭州夜景又上新!涉及多条重点道路· 静等“花”开!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预告片来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