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律的人生有多“爽”?这位东大老师就是“行走的教科书”!

东南大学 2020-08-20


近日,2019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揭晓,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孙伟锋教授在全国高校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8位教师之一。


学生、老师、院长、处长

求学、教书、育人、工作

每一次角色转换都是一次新的体验


在角色变换中他秉持

明确的目标

足够的坚韧

坚定的决心

他相信天道酬勤

始终忙碌在科研、教学的第一线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光环下的他

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找到了最适合我的地方——东南大学。

1996年,孙伟锋来到南京,开始了在东南大学的求学之旅。不同于高中“唯有学习”的环境,在东大,孙伟锋见识到了更为精彩的天地


从班长到组织部部长再到学生会主席,不同身份的转变让孙伟锋在学校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他仍记得,本科时期的学生会组织还不够成熟,他需要从零开始组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组建过程中,孙伟锋清楚地认识到,除了学习,自己还有更多潜能可以被激发。经过不断思考、挑战和锻炼,孙伟锋的组织、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他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科毕业之后,孙伟锋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并且敲开了东南大学“功率集成技术”这个新大门。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孙伟锋只能“白手起家”。


在坚定研究方向之后,孙伟锋需要组建一个全新的研究团队,当时还是硕士生的他同时带领着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了最初的六人小团队。在他即将硕士毕业时,这支队伍已逐步扩展到二十余人


只要认定目标,那就执着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自2000年起,不到十年的时间,孙伟锋便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功率集成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所获奖项

研究成果“硅基功率集成的可靠性关键技术与应用”以排名第1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研究成果“功率MOS集成电路设计及制备工艺关键技术及应用”以排名第1获得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研究成果“硅基集成型功率MOS器件及高低压集成技术与应用”以排名第2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功率集成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电源转换,二是功率驱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比如为什么我们的手机屏幕会亮?为什么手机充电越来越快?这些都是功率集成技术发展的成果


目前东南大学已经通过产学研合作把功率集成技术真正投入社会生产实际中,譬如,电源转换芯片在生活家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改写了从前被欧美垄断的局面。


在东南大学这个舞台上,孙伟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且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高水平科研应服务于人才培养


东南大学给予了我这么多锻炼成长的机会,我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或许我可以留下来为母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在孙伟锋尚未确定是否留校时,一家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当时企业急需电子专业优秀人才,开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


孙伟锋责任感极强,他想,如果离开了学校,他所带领的团队也将随之解散,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便会中断,“这份感情”他难以割舍。


昔日与孙伟锋共同奋斗的优秀东大学子或就业、或创业,都获得了成功,他却在为母校培养出这样一大批优秀人才而感到欣慰。重视人才培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在他眼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电子行业的产品迭代十分迅速,几乎是两年一更新,这十分考验技术的时效性。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够对未来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生比科学研究本身更有意义。


孙伟锋认为:我们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是让学生要在高水平平台提升他的创造力,提升他坚韧的意志,这就是一个历练的过程”。


大学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高水平的科研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

孙伟锋认为,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成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成人,要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在课堂上,我不单单是讲课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传递我的正能量。”孙伟锋如是说。

《集成电路制造基础》是孙伟锋教授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工程性较强,并且集成电路制造成本昂贵,无法满足每位学生进行全流程的工艺试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一种“临场感"的体验?


作为课程负责人,孙伟锋利用微电子学院的教学创新实验室研制了集成电路制备工艺的虚拟仿真平台,让每位学生都能把学到的制备工艺和器件原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器件仿真设计中去,真正掌握不同器件尺寸、工艺参数等对器件特性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领会


如此用心,孙伟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生眼中的良师、名师。

和学生交流是最开心的事情


“亦师亦友”,这是孙伟锋的学生刘斯扬对他的评价。


在孙伟锋的指导下,刘斯扬参与获得过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


“孙老师是一个十分严谨但不严肃的人”,刘斯扬回忆起他曾经写的一份长达八页五千字的英文论文,孙伟锋看过以后几乎从头到尾每个细节都修改了一遍,这件事给了刘斯扬很大的触动。

除此之外,孙伟锋十分关心学生的发展,积极资助实验室学生出国学习交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作为“朋友”,孙伟锋经常会和实验室的学生去爬山,带动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团队氛围非常融洽


如果孙伟锋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为学生立下了标杆,那么他极其自律的生活方式更是令人敬佩


多年来,孙伟锋一直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当9点学生们来到实验室,孙伟锋已经工作了一个半小时,并且将一天的事宜安排妥当


在忙碌的科研、教学、行政工作中,孙伟锋充分利用上班路上的两小时和午休的两小时进行工作安排,很少在夜里加班,他说:“要把晚上的时间留给家人。


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安排时间使得他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上达到平衡,这也是最让他感到幸福的状态。

“自信、创新、务实、坚持”是对孙伟锋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他对学生最真诚的期待。


孙伟锋认为,所有的学生,不论来自哪所学校,不论考研成绩如何,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首先要充分相信自己,要有超越前人的自信。


其次,要有创新思维,技术更新换代需要思维的变换,缺乏创新就难有突破性发展。但创新不能是“天马行空”,有了想法以后要务实,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最重要的是坚持。第一次削铅笔,也许会觉得很有意思,但重复一个月,也许就会厌倦。钻研工科就是需要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想尽办法把同一款铅笔削得又快又好。

在机遇中突破改革阻力


2014年开始,孙伟锋开始挑起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的担子,在高强度的行政和科研工作下,孙伟锋坚持牢牢抓紧教学工作


在这份坚持里,孙伟锋及其团队的教学改革路上佳果频结——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纷至沓来。这些荣誉在他看来,是对自己及团队付出的肯定,更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按照学校对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部署,孙伟锋突破电子类相关专业课程各成体系的樊篱,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加强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设置6-8门大类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通过对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进行一系列综合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15年获批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专业负责人),2019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的验收,验收结论为优秀


“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一直是东南大学的精神追求,孙伟锋希望通过自己的坚守和担当,为东南大学培养新时代领军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他就是一本行走的教科书,这本书不仅有丰富的学术知识,还蕴涵着他的人格魅力,值得反复阅读品味。



个人简介


 孙伟锋  现任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江苏省特聘教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宽禁带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获得美国专利10项、中国发明专利190余项,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十大杰出发明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暖暖暖!“暖东”来袭,不惧寒冷!

太太太优秀了吧!东大这个项目组成员SRTP学分均位列年级前十!

院长谈抓落实“第六弹” | 来看东大这三位院长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独门秘籍”!


文 | 吴蕊 丁倩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配图摄影 | 逄康博

编辑 | 刘广沛

为孙教授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