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指导新冠重症救治!她在大江南北奔波了40多天!

共同战“疫”的 东南大学 2020-08-19


疫情当前

无数医护人员忙碌在救治一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

就是其中一员


从1月23日开始

杨毅就一直奔走于省内各地会诊

参与省内重症病例救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她的战“疫”生活


杨毅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等多种社会职务。长期从事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勇担重任。荣获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卫生行业先进个人等荣誉。




根据江苏卫健委3月5日通报:

累计确诊病例中,在院病例43例。其中,轻型病例4例;普通型病例36例;重型病例1例(南京市1例);危重型病例2例(无锡市1例、连云港市1例)。


“省内的重症病例已进入了收尾阶段,我手头只有个别病人了,明天还会再去无锡一趟。” 3月4日,记者联系到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时,她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她坦言现在心里这一松下来,人反而“有点瘫掉了”的感觉。


全省奔波,勇担职责




作为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组组长,杨毅和同伴们的任务就是守护江苏一方平安。从大年二十九开始,杨毅没有休息过一天。奔波在十三个地市之间,每天几乎都要走600-800公里的路程


重症病人在哪里,重症医生在哪里,这也是职责所在。”杨毅倒不觉得多苦。多年来,她曾先后作为国家级、省级专家组专家,参与抗击重症甲型禽流感、H7N9禽流感、南京7•28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了解患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在省内各地之间的奔波也让杨毅对各个地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告诉记者,正如邱海波老师说过的“看到病人,心里才踏实。”只有到床边去,观察过患者情况,评估病情,才能得到适合病人的最佳治疗方案


2月初,杨毅在开会时接到“徐州某位病人情况危急”的消息后,当即从南京赶到徐州。一到徐州当地的医院,杨毅赶紧穿上防护服,进入病房观察病情,用半天时间,从原发病、呼吸、治疗、器官支持等各方面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临走前,她再三叮嘱当地重症科医生,有任何问题,随时打电话。六七天后,这个病人就转危为安,撤机拔管了。



线上商定方案,线下各方配合




除了指导省内重症救治,杨毅每天还要参加全省的远程会诊,跟全省专家一起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商定治疗方案。“在平台、微信工作群,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很多病人康复的好消息。”


最近一些外省同行会问杨毅,为什么江苏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做得这么好?杨毅表示,“江苏整合了最优的资源,卫健委的相关领导几乎每次都跟我一起到病房,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极大支持,重症相关的多学科力量充分配合。


而这些支持使得杨毅在管理、救治方面的若干决策一一落地,她采用了精细化的病人管理模式,并给予相对应的人力、物力的配置。她将重症干预的关口前移,“我们要求科学预测病情的走势,筛查可能会向重症迈进的病人,提前治疗,阻断病情发展,尤其防止重症变成危重症。”在有效的筛查和干预下,江苏新冠肺炎患者中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比例大大减少。



体贴护士,各担其责



在采访中,杨毅一再提及护士的辛苦,“平常我进病房穿防护服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但护士6个小时都穿着这身衣服,完全不透气,重到喘不过气。”杨毅说,在省内和武汉,大家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的职责,谁都知道疫情的传染性,“可看到病人的时候,我们什么担心害怕都忘了




向医护人员致敬!

平安、加油!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16例!这个波动必须要警惕!
什么课堂如此有魅力,让东大家长跟着孩子一起学?
东南大学邱海波、潘纯获三部委表彰!
钟南山担心的还是发生了!如何应对出入境问题?权威回应来了!


部分内容来自“交汇点新闻”

编辑 | 张佳仪

让更多人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