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大,创造青春的N种可能!
本科五年
稳居专业第一
发表6篇SCI论文
玩转主持、民乐各大舞台
斩获国内顶尖高校全offer
她在同学眼中是“天花板一样的存在”
光芒背后隐藏着多少热忱与坚持
今天,跟随官微一起走进
东南大学2017级本科生王健力的故事!
王健力 公共卫生学院2017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本科期间担任东南大学校长学生事务特别助理、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完成国家级与省级创新创业科研项目3项、发表专业领域SCI论文6篇。曾获宝钢优秀学生奖、两次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东南大学学习优秀生、东南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现以总绩点第一的成绩直博(保送)至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攻读心血管流行病学方向。
有趣灵魂——琴缘东大,玩转舞台
2017年3月一把小胡琴,王健力结缘东大。
她4岁开始学琴,高中时在繁忙的课业之余,每天坚持练琴不少于3小时,参加省市大大小小文艺汇演与比赛,同时拿下了二胡文凭级证书。高考前三个月,她每周末拖着行李箱,辗转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进行文化考试和民乐特长测试,“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路途中、下课间隙,每一个边角料的时间都安排上,刷题、消化乐曲上课录像、右手搭在左手臂上模拟按弦臆想式练琴。”凭借高超的演奏水平和视奏能力,她所向披靡,通过了多所名校高水平艺术团测试,以弦乐类第一名的好成绩加入东南大学高水平艺术团。
热爱不容易,坚持更可贵。20年来二胡已经成为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于她而言,音乐和学习科研其实互通,“每个音符都有气息与情绪,沉浸式学习也像演奏一首曲子,掌握了知识和技巧,全身心投入再沉静放松,曲方罢了,一气呵成!”
“为自己所喜爱的歌去b站扒谱,抠旋律,再和小伙伴一起录曲的时光我觉得特别美好。”入校后作为高水平艺术团成员,她往返在不同校区和城市之间排练演出,在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东南大学跨年晚会、学院迎新晚会等舞台上奉献了数十场表演。
学业耕耘——规划清晰,实力领跑
在学校,有3个坐标贯穿了王健力的大学生活日常:
桥区图书馆二楼112座位
公卫楼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一楼201通宵自习室
01
图书馆”钉子户“
大一刚入学,王健力就对自己有清晰的规划。除了上课和实验室课题外,她几乎每天都会在图书馆112一亩小桌上科研学习,从早上7点50开馆到晚上9点45闭馆。第一学期结束,她就以4.388的高绩点位居专业第一。
刚接触第一门医学专业课程——人体解剖学时,她觉得学习记忆起来有强烈的无力感,想要满抓每一个零碎的知识点,复习完一遍发现什么也没记得。一次次尝试调整方法后,她自创了最适合自己的7天6轮理解记忆法。抓大填小,逻辑优先,用理工科思维学习医学课程。医学生的考试月,几乎3天一门,5年大大小小40余门医学专业课,医学课程知识记忆点十分琐碎繁重,但她自有妙招,“每场考试上考场前,我的脑海里几乎都有一整本书,清晰的目录对应逻辑框架和知识点。”
繁重的医学课程学习外,王健力不断挑战自我,放弃难度较低的医用高等数学E,主动选择工科院系难度系数较高的高等数学B课程,两学期均达到90+分,在全校名列前茅,物理期中考试以97分在200余名医学生中排名第一。“每天高数课前我都习惯提前预习,那时候几乎每节课下我都会请教老师很多很多的问题,我有4本厚厚的高数笔记本和错题集,不断思考归类解题思路与方法。”
接下来的几年她一直稳居专业第一,成为东南大学学习优秀生,同学们眼中天花板一样的存在。医学生中一直流传“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王健力以生物化学97分、生理95分打破壁垒,20多门专业课程满绩。
02
自习室“梦想家”
图书馆闭馆后王健力就来到教室一楼201通宵自习室继续这一天剩余的学习生活。“其实我很享受每天深夜201教室的论文时间,白天医学生满当当的课程,晚上去实验室,只有深夜整块的时间,适合写作思考。”
本科期间王健力发表专业领域SCI论文6篇,影响因子超30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IF:4.422*2),另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SCI 2篇(IF:8.071、7.963)、CSCD 1篇。
但是这个科研能力很强的女孩刚开始也觉得“科研”两个字充满了距离感。人生的第一篇SCI,投稿被拒了5次,从初投心高气傲到一次一次被拒稿到怀疑人生。“那段时间陷入了自我怀疑和频繁emo时刻。”一遍遍地修改论文,拒稿再投,再被拒稿。王健力迅速调整状态,与老师和师兄师姐们一起讨论,不断完善实验设计和论文的不足。
教一楼201通宵自习室见证了她深夜敲出的每一个单词,陪她度过文献阅读研究的每个凌晨,后来以第一、二作者发表的4篇SCI都是一稿返修后接收发表。而她也从一开始的科研小白,成为实验组小师姐,带着学弟学妹们进行实验、科研。
03
实验室“追梦人”
进入东大后,王健力一直对科研保持着浓厚兴趣,并作为学院唯一一名低年级本科生进入东南大学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日常细胞与动物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科研训练。
参加课题组组会,和研究生一起定期进行汇报工作;从文献的查阅到精读汇报;从研究思路的初步想法到研究设计的不断完善。科研使王健力的科研潜力与努力展露无遗,也体现了一个90后女孩的吃苦精神和面对未知领域不畏困难的学习精神。实验繁忙时候起早贪黑,凌晨的实验室不止一次有她的身影,日常上完本科生课程之后背着书包就直接来到实验室开始进行科研工作。
这个爱挑战的姑娘承担了许多不同的科研方向。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健力主持一项江苏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项目,以“优秀”结题(5%),另参与一项国创、一项省创。本科期间直接参与完成了为期两年具有挑战性的基于体内研究的META分析;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质性分析中国居民疫苗犹豫影响因素、探究疫苗犹豫与健康行为理论元素的内在关联及其复杂作用机制;参加SAS中国高校数据分析大赛,与两名队友合作设计编程分析药物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全国750+队伍中脱颖而出。
“全力以赴地尝试探索才能找到你真正的热爱所在。”大四时王健力对协和医学院顾东风院士课题组的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群长期大队列和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让她暗下决心加入课题组继续深入课题研究!现在她如愿以偿,未来将在心血管流行病研究继续砥砺前行。
全面发展——优秀不止亿点点
除了学习科研,在生活中王健力也满腔热血。2021年7月20日,南京新冠疫情爆发,作为学院党支部书记的王健力第一时间坚决地递交了投身防疫一线的请战书,加入东南大学援南京市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奔赴玄武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协助工作。
整整一个月内,王健力和队友一起累计协助完成苏康码转码10000+条,流调密接、次密250 +人次,每日上传核酸检测结果至全国疫情网20-30万条,前往隔离点核酸检测240 +人次,梳理反馈获全基因组序列的本土确诊病例突变位点400+个,为南京疫情防控贡献了青春力量。
除此以外,王健力和青年党员、团员一起组建了青苗战疫志愿服务队,聚焦疫苗领域,构建免疫屏障。从2020年5月至今,进社区、进校园、进医院,持续宣讲新冠疫苗等相关知识,影响人数超过320万,切实增强居民接种疫苗信念,助力抗疫。
这个女孩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韧劲与正能量,将光和热尽可能地传递给身边每个人。她活跃在各大舞台上,在校园各处闪闪发光。
作为支部书记,她带领党员搭建工人新村社区长期志愿平台,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发挥专业特色,发扬公卫精神,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手机课堂等长期志愿服务。
作为班长,她带领班级在其任期学年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挑起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重任,她带领支部高质量开展各项工作,包揽东南大学“十佳”本科生党支部、领航精品 “优秀”、“年度标准化建设A”等众多校级支部荣誉。
作为东南大学主持人协会的一员,她主持了江苏省第一届健康素养大赛、First青年展—东南大学站等省级、校院级活动30余场……
王健力集很多荣誉光环于一身,但是外界赋予的光环从来不是她的追求,也永远不会成为禁锢她前进的栅栏。如王健力所说,“我在东大过得很幸福,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持续加满热情和没有遗憾的五年。”
事实的确如此,不论在学业科研,还是生活中的志愿实践、文娱活动,王健力都做得很出色。她以实际行动拒绝定义,全情投入,勇敢尝试,创造人生的N种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祝愿每一位东大学子
都能和王健力一样
怀着满腔热忱与坚定
在未来
闪闪发光地
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供稿 | 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 | 邹晨曦 李巧玲 方涵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为东大优秀学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