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中国房地产的秘密,别让特朗普知道

南风窗记者谭保罗 南风窗 2019-04-16


“房住不炒”的调控底线还需守住。也希望当年的罗瑞康和郑家纯,并没有告诉特朗普太多关于东方世界房地产的“秘密”。



1994年,这对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国开始实施分税制改革。分税制,它和土地财政以及高房价有着难以言说的关系。


这一年,48岁的美国商人特朗普来到香港寻求帮助。此时,距离他的第一桩婚姻结束已经4年,他混得不是很好。


之前,特朗普买下了纽约曼哈顿的一个项目。但彼时美国楼市低迷,而且他也缺乏开发资金,甚至连支付买地款利息的钱都拿不出。


他找到了香港商人罗瑞康和郑家纯。他们谈成了合作,香港一方入股注资,帮特朗普解了燃眉之急。最后,所有人都赚了一笔。


香港的地产商是非常独特的一个群体,他们长期游刃于东西世界的缝隙之中,套取政治和经济利益。在一些观点看来,中国内地财经治理改革的很多策略,都一定程度受到了香港地产商的启发。


香港经验主要有两个,一是高地价维持政府开销,二是大企业垄断公用事业和产业上游。这两个经验分别与内地的土地财政和国企改革,有着很多不谋而合之处。


香港的高房价问题,多届特区政府都希望解决,但最后一直都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那么,内地会有吗?


要知道答案,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三组数据。它们分别是:


400万亿——房地产总市值估计数

70%——房产占家庭财富配置的比例
7比1——人民币汇率的一个关口



  “400万亿” 


资产价格越高,解决资产泡沫的代价也就越大。最后,到底解不解决?

中国房地产的物业总价值,到底是多少?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部门”愿意统计,因为这是一件“两头”不讨好的事情。


不过,知名地产商潘石屹透露过一些端倪。


2018年11月的第九届财新峰会上,潘石屹有过这样的表述,“有的人说是200万亿人民币,有的人说是300万亿人民币,有的人说是400万亿人民币,最高的一个说到470万亿人民币。”


“最新数据显示,房子的价值达到了65万亿美元。这超过了美国、欧盟加上日本三个地方(房地产市值总和)的数。”潘石屹补充。


潘石屹似乎还有意嘲笑了中国的国企,意思是它们“做大做强”的程度还不够。“65万亿美元的数字怪吓人,我国国有资产总值为66.5万亿人民币。所以,到底是房价高了呢?还是国有资产少了呢?”


65万亿美金!的确彰显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成果,“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全球性发达经济集群的房地产总市值,加起来也不过60万亿美金。按照2019年3月的汇率计算,咱们的65万亿美金对应着大约400万亿人民币。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品牌。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国际看空者从来都没有放弃唱空中国楼市的努力。


金融大鳄索罗斯


观察华尔街对中国经济的态度,应该看三个“斯”,分别是三位顶级的基金经理。一个是索罗斯(George Soros),一个是罗杰斯(Jim Rogers),还有一个是查诺斯(Jim Chanos)。索罗斯是相对中性的一个人,这和他年轻时代的遭遇有关。


后面两个“斯”则走向两个极端,罗杰斯专攻唱多,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几年在中国挣了不少出场费。查诺斯则专攻唱空,他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1000倍以上!”这个人曾依靠卖空“造假之神”安然公司而名震江湖,他喜欢出语惊人。


说这话的时候,是在2012年。如果他亲身经历了2016年的中国楼市大爆炸,这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数学知识根本不够用。


不过,华尔街的唱空者其实对中国楼市没有什么办法。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决定了他们无法直接做空中国楼市。至多,可能在香港做空某些债台高筑的民营地产公司,比如爱马仕大哥。


而且,现在的香江,红色机构林立,早已不是索罗斯能够呼风唤雨的20年前。自身的资金实力,再加上中央政府巨额外储的加持,如果真的发生小规模的“金融局部战”,红色机构分分钟可以让帝国主义丢盔卸甲。


但是,如果走出香江这个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把博弈放置到更大的国际格局之下,那么夸张的房地产总市值带来则并不是骄傲,而是一种负担。换句话说,中国一直都在负重博弈,负重前行。


负重,一是对内而言,它可能绑架了银行和货币政策。二是对外,即这种绑架,可能让我们在很多领域看似高超的操盘策略,变成在大国博弈对手面前的裸奔。



  “70%”  


房地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不断走高,将绑架国家治理的“金融工具”——银行体系。

区别于最传统的投资工具股票和债券,房地产一直都被华尔街划分为“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的范畴。另类投资不需要分析发股、发债公司的基本面,但需要更专业的投资技能。


然而,中国人却是世界上另类投资技能最强大的群体,基本上每一位能读懂人民币面额的国民都深谙此道。在这个缺乏大师的时代,每一位中国购房者都是一位另类投资大师。


这种独步全球的本事,得益于长年累月的“投资者教育”——“上车了吗?”,早已成为普通人毕生奋斗的终极审判。未来,它可能还要替代“吃了吗”,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问候语。


按照广发银行和西南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中国家庭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比77.7%,远高于美国的34.6%。


另有一份报告显示,据2017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的数据,这个占比中国高达69%,而美国仅为36%。


这个占比,和房地产总市值一样,是不会有相关部门来发布“权威数据”的。但综合很多民间研究机构的研究,这个占比在70%上下浮动,应该比较靠谱。而且,每一位中产的心里都有一本账,经历过踩踏式购房的他们,人人都有发言权。



既然如此,试想一下,如果房价剧烈重估,结果会怎么样?购房者肯定吃亏,但个体的购房者并不具有系统重要性。银行才是。


无论是居民的按揭贷款,还是地产商的开发贷,进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后,便是银行的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出现大幅度价值减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迅速恶化。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危害远比股市崩盘严重得多。股市崩盘可能是少数人跳楼或者关灯吃面。但银行出问题,带来是经济的全面溃败。


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关键节点便是美联储在股市崩盘资产价值重估之后,没有果断出手拯救银行业。美国的银行业倒闭了三分之一,银行体系几乎失去了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功能,美国经济步入十余年的衰退深渊。


在中国,银行的重要性比在美国要高很多倍。它是国家的财金治理之本(没有之一),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更精确的说法其实应该是房地产绑架银行。


2016年是中国房地产的爆炸年,它开启了房地产的新纪元。这一年,中国的个人购房贷款余额 19.14 万亿元,同比增幅是 35%,实属罕见。时隔一年之后,中央政府终于出手,“520大调控”很快冷冻了楼市。


2017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86万亿元,同比增幅22.2%。


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75万亿元,同比增幅17.8%。


三年增速渐次下降,2018年已低于2015年的增速23.2%。显然,国家下了决心,庙堂之上的操盘者不愿意看到的房地产进一步裹挟着银行,越走越远。


此举,果断而英明。



  “7比1”  


人民币兑美元“7比1”是一个坎,会不会到来?这不重要,要关注经济基本面。


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如果从短期来看,它取决于暂时性因素,如资本流动,当资本流入多,那么本币汇率升,反之则降。但从长期来看,国家的经济实力才是决定汇率的根本。


最近,两个国际排名非常有意思。


一是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18年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全球排名前10的企业中,中国只有华为一家,其研发支出位居全球第5。


另一个是英国品牌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8年全球最有价值的25个房地产品牌排行榜。中国包揽前10名中的前9名,只把第10留给了中东土豪,阿联酋的依玛儿房产公司。


房地产企业经常为国争光,但多数人都会刻意低调,甚至低调到“比惨”,比如在业绩大会上,到处打出“活下去”的口号,或者对外宣称,自己马上要“裁员一半”等等。


房地产对国家有系统重要性,但房地产商则不是。干这行容易发大财,也容易出事。大家心知肚明。


房地产商是善于洞察中国政经大势的一个群体。据《南风窗》记者了解,2018年的去杠杆大潮让很多人苦不堪言,一些房企痛下决心加强了研究部门,专攻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希望自己能提前一步,不要再次踩到货币周期的“雷”。



房价的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货币当局的操作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美联储退出QE之后,全球很多中央银行都将维持资产价格当成了第一要务。为什么?因为,当信用突然收紧,资产价格极可能出现短时间内的急剧下跌,正如我们前面描述的,它将冲击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


更重要的是,这种资产价格的重估具有严重的传导性,是一种“金融黑死病”,坏的金融机构会很快传导给好的金融机构,把无辜的后者拖下水。


逻辑是这样的:在信用收紧之后,那些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将首先面临流动性的巨大压力,它们将抛售资产,以获取流动性。这种抛售会导致市场上相关资产的大幅贬值,进而引发恐慌。好的机构因为也持有这类资产,那么也将同样面临资产价值的减记,等于也得了坏机构的病。


因此,中央银行的责任之一就是要捍卫那些被金融机构广泛持有的资产,遏制它们的价格下跌,并以此斩断金融风险的传导链条。在金融监管上,这个做法叫“宏观审慎”。这几年来,在中国央行的各种文件中,“宏观审慎”出现频率非常之高。


这并非文字游戏,而是折射了一种政策上的信号。守住汇率和捍卫核心资产,两者之间存在着某些微妙的关联。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版图之内,最核心避险资产之一,也是人民币最核心的底层资产之一。其实,前面的两个“之一”如果去掉,问题也不是很大。



那么,如此核心的房地产,它和汇率到底是什么关系?


通俗些来说,汇率取决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的因素,短期看外汇市场的本币和外币的供需,这背后是资本流动。而长期则是看本币和外币双方底层资产的质量,这是两种货币的真实购买力,背后是两国经济的质量。


而房地产和短期、长期因素都息息相关。它作为避险资产,其价格大幅下跌会导致资金外流,这将影响短期因素。而它作为底层资产,是本币购买力的信用支撑。因此,说房地产关乎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汇率,绝非虚言。


2019年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对央行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予以明确。与2008年的相比,在内设机构上取消“汇率司”,增设了“宏观审慎管理局”。


这是不是一个巧合?


  结语  


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所有金融灾难都始于资产价值的剧烈重估,无一例外。但这并不是放任房地产继续做大的理由。


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已经改变,回到以前几乎不再可能,国家之间的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如果继续任由房地产不断膨胀,绑架金融体系和国家的货币政策,这无疑等于在谈判之前,让对手提前看到我们的牌。


因此,“房住不炒”的调控底线还需守住。


同时,也希望当年的罗瑞康和郑家纯,并没有告诉特朗普太多关于东方世界房地产的“秘密”。




作者 | 南风窗常务副主编谭保罗 tdb@nfcmag.com

排版 | 执信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