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夺命化工厂

南风窗记者向治霖 南风窗 2019-04-16



在历经多轮整改之后,安全生产重大事故依然难以被杜绝。为什么?




才刚过去的2019年3月,是事故频发的一个月。


江苏在3月底接连发生三起事故,令人侧目。21日,江苏陈家港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故,死78人,伤数百人。30日,江苏丹阳一汽配厂突发大火,烧了一夜,所幸无人员伤亡。31日,江苏昆山一公司存放废金属的一个集装箱发生燃爆,死7人,伤5人。


4月3日,江苏又一次响起爆炸声,江苏泰兴一厂的废水储罐发生火灾,“现场腾起巨大火球”。


“化工第一大省”山东也没能幸免。3月29日,山东青州市一珍珠岩车间发生爆炸,致死5人。


把时间范围调至半年之内,国内化工企业发生的重大事故更有多起。仅在2018年11月,福建泉州在这月初发生“碳九泄漏事件”,造成69.1吨化学品泄漏。到月底,河北张家口发生“11·28”爆燃事故,死23人,伤22人。


难道是因为监管不严?不,恰恰相反。


监管部门对危化行业的监督整顿从来没停止过,事实上,以近年来出现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和2015年发生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教训,始于2016年的环保督查,让整个化工行业“地动山摇”。


但在历经多轮整改之后,安全生产重大事故依然难以被杜绝。为什么?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并波及周边16家企业。截至3月23日7时,事故已造成64人死亡,救治的伤员中危重21人、重伤73人。


  安全之争 


化工业是一个危险事故高发的行业,通过改进,精细化智能化的化工园区,能够将发生事故的概率降至极低。但是,工业界有句名言:没有绝不会泄漏的管道和罐体。风险在整体上是可控的,只是难保万一,这本就是官方与民间都能接受的常识。


不过,具体到某一个正在落实的化工项目,“常识”很容易失守,地方政府、民众和项目方之间微妙的关系就被暴露出来,从而走向一场极容易失控的博弈。


博弈的关键点,仍表现在项目“安全与否的争论上”。


PX项目的争论便是典型。在前些年,厦门、青岛等地出现过民众抗议PX项目在当地建厂的事件,“谣言”随之而来,把PX描述为一种“高致癌物”,又称国际通例中的工厂安全距离为100公里,工厂事故频发,等等。“谣言”进一步推动了抗议热情。


每当此时,“权威专家”又被请出进行科普,论证PX项目不同与小型化工厂,它是安全的、“几十年来没出现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的。


然而,双方还没形成共识之时,2015年4月6日,漳州古雷腾起大火,“PX工厂”腾龙芳烃公司发生事故,火光照彻天际。“雄辩”还没有停止,“事实”却已经到来,PX项目的这一境况,正是化工项目在尴尬处境中的一个映照:民众越发固执己见,官方在有了层层安全背书后,依然难防事故的发生


2015年4月6日18时56分许,福建省漳州市古雷腾龙化工PX项目芳烃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起火事故,PX储油罐两次复燃, 消防官兵奋战一线灭火。


前文所述的几起事故,情形与之相似。山东、江苏早已规定“一律不批新的化工园区”,旧有项目经过了环保督查,陈家港化工园区才在2018年被停产整顿,涉事企业也是在经过审批后复产不久。但是,事故还是发生了。


化工项目似乎成为了城市的一块“心病”,地方政府却不能轻易放弃它。尽管“前科累累”,化工业的正面效益也很明显,它带来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庞大的税收,同时能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化工业内流传着一句话:中国城镇化史,也是一部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史。这句话意在表明化工业的重要作用,如今看来,它也透露出化工业弊端的来源。——化工项目的落实,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吸引来外地的劳动力,城镇化随之开始,原本距离市区遥远的化工企业,渐渐被居民生活区包围。


在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中,工厂与生活区的距离太近,都是引起惨烈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常常被诟病为“化工围城”,实际上是“城围化工”。但这一困境很难解除,即便搬迁转移了老厂区,并把新厂区设立在更远的郊区,可是在同一行政区域内,腾挪的空间毕竟有限。而拱手让给域外,地方政府又舍不得这些税收大户。


民众、地方政府和项目方,谁也动不得。事故发生前,政府和项目方论证落地项目的安全性,政府以行政监管、审批资质等手段,为化工项目的安全性背书。一旦事故发生,过往纰漏必将暴露无疑,民众又一再验证他们的“先见之明”。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安全之争”有赢家与输家,但从来没有结论。


湖南浏阳某化工厂正门口,当地村民用油漆书写下“我们要生存”等字样,抗议化工厂对周围环境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产业迁徙 


尽管地方政府十分看重化工业的经济效益,割舍很难,但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化工业的转移势在必行。


化工企业的落地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吸引力”与当地民众的“排斥力”之间的博弈,它首先是一个市场行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较早,有着相对宽松的政策和人力优势,化工企业纷纷入驻。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土地、经营和人力等成本都在上涨,化工企业开始“西进”。产业转移早在2008年左右就开始了,中西部地区作为承接地,化工产业的规模指标陡升。


不过,市场驱动下的产业转移量,与化工产业的总量相比“九牛一毛”。目前为止,东部沿海地区的化工企业数量依然占绝大多数。相对完备的设施硬件、集中了上下游产业的园区配置,让化工企业不能断然舍弃。


化工产业的转移步伐很慢,直到2016年左右,行政干预加快了这一进程


在力度空前的“环保督查”之前,行政对化工产业的干预早有预演,这通常发生在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发生之后。比如在2015年发生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官方在短短一周后宣布,滨海新区化工企业将集中到25公里外的南港工业区。


天津,耗资290多亿元的“两化”搬离人口密集区的计划现已启动。天津将不再新批和新建化工企业,老的化工企业也会逐渐搬迁至南港工业区。2016年8月24日,周围化工厂大都停产,只有这一家工厂烟囱不停冒出的滚滚水蒸气,显得格外突出。


悲剧的发生,迫使人们正视化工业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诸多隐患,加上全国大范围出现的雾霾天气驱之不散,环保督查行动在2016年全面开启,使得化工业界“地动山摇”。


小型化工厂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重灾区之一,但在我国的化工行业中,中小型企业占到化工企业的95%,排查任务的工作量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化工园区长期处在粗放式的快速发展中,只是简单地将企业放到一起,更像是“化工厂集中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共计拥有601家化工园区,其中年产值100亿元以下的园区有404家。这反映出我国化工园区数量过多,一些园区体量过小,协同效应不强。


面对积累多年的化工业中的顽疾,2016年以后,各地开始提高行业门槛。具体的执行路径是,化工园区被重新评定、整合提升,而化工企业则被倒逼着优化产业结构。


在这种治理下,占绝大多数的小型化工厂,很多因不能达到相关标准而被限产停产,或直接抽身退出


南京郊区一家化工厂的危险化学品储罐,市民骑车经过。


  危险转移  


中西部地区是化工业的“大后方”,这里的原材料资源丰富,产业配置也在进一步完善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环保督查的压力下,一些难以在东部沿海地区安身的化工厂,转入了相对宽松的中西部地区


发表于2017年10月的一份调研报告中,针对江苏省9市180户化工生产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少数企业希望通过将产能转移至环保压力相对较小的地区,来应对本地环保趋严的压力”,2.78%的企业选择产能转移至中西部或者东南亚地区。


被迫产能转移的企业,必然是高污染的、危险系数高的小型化工企业


调研者发现,在2016年以来的环保督查行动中,中小型化工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过往粗放式的微型化工企业无力承担环保设施的配套成本,只能选择停产。而中小型公司即便达到了环保指标,成本往往超过它的利润一半以上。大型公司受到的影响较小,历经环保治理后,产能优势反而进一步提升,成为通吃的赢家


正如前文所述,化工企业数量中占比95%的是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之下,这些企业的抉择,决定我国化工业中的隐患是将减少,还是一次危险转移。


化工业内早有专家呼吁,“警惕化工企业搬迁,又是一次危害大转移”。在2016年以前,由市场驱动着进行化工产业转移时,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化工行业的危害越积越多、难以解决的营商环境依然存在,如地方政府的“GDP崇拜”,城市规划过于随意,法律法规的缺失等等。


对化工企业而言,产能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或者本省落后地区,既获得了当地环境承载力高的优势,但也面临新的营商环境的挑战,可谓福祸两依。


江苏盐城的陈家港化工园区发生事故后,一名给涉事企业提供过技术服务的工程师告诉媒体,化工企业在被地方政府争取时,凡事好商量,甚至连违规的排放污水都是被默许了的。可一旦进入园区,部分官员吃拿卡要,化工企业能否生产作业的这一关键,成为捏在对方手里的底牌。在业内,管这叫“笑脸相迎,关门打狗”。


湖南资兴,工人在一场化学泄露事故现场,筑起围栏对泄露粗苯进行围堵和回收。


营商环境充其量是一个不祥的背景因素,技术设施的匮乏,往往是重大事故的直接导火索。产能转移的中小型化工企业中,大多数本就是因为缺乏相关的环保与安全生产技术。在转移到更规范宽松、技术落后的园区或地区后,危险系数反而更高。


化工事故的爆发点,多在环环递交的中间环节。中小型化工公司受到环保督查的影响,被迫搬离了较为成熟的化工园区,反而将风险链拉长,中间环节掺入了更多不可控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化工业的危险系数


比如,在较为成熟的化工园区,工业原材料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运输,是有工业管道或集中处理区这些设施支持的。一旦离开这些厂区,便利不再,化工企业自行承担了的所有工作,并由劳务工人来完成,这在安全生产的角度上看是一种倒退。


不过,中小型化工企业的产能转移,在如今已经没有回头路。


环保督查之下,包括江苏等一些化工大省在内的多个省份,都先后宣布不再批准新的化工园区。在政策的具体落地实施中,部分地区将淘汰化企作为定量任务执行,对整个化工产业实行不鼓励发展的政策。化工行业的巨大存量面临转移,专家强调,“没有升级的搬迁是失败的”


现实是另一回事。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向治霖 xzl@nfcmag.com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或移步下方点赞。



热文推荐




快递到家,享受最佳阅读体验


点击发现更多好物



觉得文章好,点赞一个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