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背水一战!

何子维 谭保罗 南风窗 2019-05-30



勾践在吴国为奴时,啖粪验疾,受尽屈辱。卧薪尝胆,二十余年后,三千越甲,一举败吴,逆转收场。


这事发生在公元前493年。


2500年后,中国科技公司华为面对国外强权的打压,再演卧薪尝胆。


华为早已未雨绸缪,多年前的“备胎计划”一夜转正。


这不仅让华为也让我们都看到了,在晦暗不定、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个伟大的公司如何稳步应对的英雄瞬间


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还美其名曰给出150天缓冲期。


其实这意味着,美国将封锁华为,切割其供应链,犹如去年4月对待中兴通讯,这无疑对任何公司都是釜底抽薪式的毁灭性打击。


5月16日晚,华为发布声明:

“华为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国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和互信。华为将尽快就此事寻求救济和解决方案,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此事件的影响。”

一句“将尽快就此事寻求救济和解决方案”,令所有关心中国、关心华为的人屏住呼吸,希望华为能在风雨飘摇中扛过去,活下去。


尽管有报道称,为确保供应链的安全,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华为已经向部分企业提出了通常2倍的订单量。但生产涉及的环节步骤一环扣一环,元器件供应千千万万,让人仍旧忐忑不安,因为,在被“断货”的情况下,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令生产线戛然而止,令企业轰然倒塌。


当超级大国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做出了疯狂的决定的时候,当一个18万多人的全球性跨国公司、一个代表中国制造业向金字塔尖攀爬的企业被人“断货”的时候,能怎么办?



命悬一线之际,相比中兴的立马停摆,华为则奋勇反击,底气来自“海思芯片”。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5月17日凌晨向华为员工发了一封内部邮件。她写道:


“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华为的产品领域是如此广阔,所用技术与器件是如此多元,面对数以千计的科技难题,我们无数次失败过,困惑过,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


更重要的是,这封信里还提及了华为的“备胎”策略。




“多年前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


而华为“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今天,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并宣布今后要科技自立。


短短一封信,让人热泪盈眶。资本市场迅速反应,概念股逆市受追捧,4股开盘即涨停,国产芯片概念股也大涨。


这些高涨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公司的洞见、坚守和伟大,当然还有无数的失败、困惑和迷茫。华为这一不休时刻,值得每一位企业家乃至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早在2018年6月,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在内部讲话《励精图治,十年振兴》中就直接表示:“如果美国不给我们科技制造的要素,哪怕从零开始,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创造要素!不要一听蝼蝼蛄叫,就不敢种庄稼了。”


在任正非看来,抱怨环境、抱怨竞争对手都没有用,他始终认识到,“要坚持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因为在任正非看来,华为“这么大的平台,去做一个鸡头很容易,鸡头对战略没有意义,会削弱进攻主战场的力量。”所以任正非要求 “每条战线要收缩一些边缘性投资,同时在关键领域加大投资,避免生命线被卡住。”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要想在真刀实枪的丛林世界里活下去,并强于世界之林,必须要形成自己的拳头技术,要有自己的杀手锏。把生命别在人家裤腰带上,形如累卵。活着,眼光首先应该倾注于自身。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对华为的好感


数据可以一定程度透露出华为对中国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在2018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除了股权结构相对复杂的平安集团之外,华为是销售额超过6000亿人民币的企业中唯一一家不是国企(包括国有银行)的企业。


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6036亿元,约等于宁夏(3444亿元)和青海(2625亿元)两省区GDP的总和(6069亿元)。


国民对华为的好印象,并非来自销售额,而是来自另外两个维度:一是海外销售占比,二是研发投入。2017年,华为海外销售占比依然接近50%。此前,这一数字曾一度超过60%。


海外销售占比高,意味着这家企业是在全球和同行竞争,没有母国市场保护,是真正的市场化、国际化企业。与此同时,更让那些长期受到母国市场保护的国企相形逊色。因此,华为被中国人看作一种经济层面的正义,普通消费者好感顿生。



此外,华为的研发投入的确不低。2017年,华为研发费用为人民币897亿元,约占总收入的14.9%,丝毫不逊色于国际同业。这种研发导向的企业,在中国的企业群体中属于稀缺品。


华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另一个层面。当下,全球的跨国企业越来越习惯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产业链和经济资源,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甚至不断淡化自己的“母国色彩”,其产业不断外迁,一度引发国民情绪。在这种情形下,国家间的经济博弈早已变成争夺产业链的竞争。


因此,华为作为中国日益崛起的跨国产业链整合者,在其遇到困难之时,国家力量合理介入,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这有利于提振企业家对本国的信心。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对国民长期利益负责的表现。


不过,国民的好感以及民族品牌的隐形认知,对华为来说,并不稀缺。现在的华为,需要的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英美体系更进一步的认同


与英美体系的竞争


在孟晚舟被扣之后,在国内情绪高涨的同时,华为的对外口径则略显平静。


华为这么做,是一种极为冷静和理性的选择。这家公司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跨国巨头,它必须慢慢破除外界的猜测。未来的IT产业世界,中国与英美体系必然成为主角,既有竞争,更有合作,这是一家中国跨国企业迎接产业变迁的认识基础。


就在孟晚舟被扣的12月初,华为在深圳举办了一场名为“2018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的活动,这些供应商来自全球,到场150家,有92家获奖,后者是“核心中的核心”。


以地域分布来看,在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有33家,排名第一,包括了英特尔、高通等巨头;中国大陆有25家,名列美国之后,排名第二;日本有11家,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的是中国台湾,有10家。


图片整理:乔令公众号,已获授权


华为供应商的分布是中国企业整合全球产业链的最好范本,这份名单也是全球IT硬件国家势力分布的截面。可以看出,英美体系依然执掌着产业链之牛耳


二战后,日本也可算作英美体系。这个国家战败之后,其产业早已和美国深度融合,甚至在军工领域也是如此。很多日本大财团旗下制造巨头早已成为美国军工企业全球最重要的外包提供者。此外,日本IT硬件产业从历史源流上讲,也不过是美国产业转移的产物,具有深厚“亲美情结”。

英美体系除了供应商数量较多之外,其供应商多半都是核心硬件,芯片就是一个例子。另外,在这个名单中,英国供应商并未入选,但英国的实力不容小觑,这个国家早已主动放弃IT硬件生产,而专注于对硬件的知识产权收费和标准制定。


英国ARM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它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之所以不被消费者熟知,在于其客户不是普通消费者,而是芯片制造商。它为芯片制造商提供授权,处于产业链的最顶端,位于美国芯片供应商之上。



在这个名单中,除了德国拥有4家之外,非英美体系的西方国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新加坡和英美也走得很近,在产业上可以算作英美体系的一员。


某种意义上讲,当今全球IT硬件产业的竞争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太平洋两岸的竞争,东岸是美国和日本,西岸则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另一个维度则是“讲英语的”和“讲中文的”进行竞争


在过去,竞争之外,产业链内部整合和价值共享才是主流。IT硬件产业的发展历史,本质上就是产业链自我伸展,不断刺穿国家之间经济版图边界的渐进过程。跨国通讯设备巨头,比如苹果、华为、三星以及思科、西门子等,不断在全球寻找位于成本洼地的供应商,最终打造了蔚为壮观的IT硬件产业链。


产业链的崛起是全球化的结果,其兴也勃焉,而反全球化的力量同样可能逐渐改变这个产业链。而且,英美体系除了具备核心部件的优势之外,它们也拥有巨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长期都没有被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完全攻克。


继续靠大国市场吗?


华为开拓国际市场的进程,几乎就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初是向东欧、中亚拓展,然后是非洲和东南亚。随后,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主要是欧洲。


发达市场也并非铁板一块,它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英美体系的市场,包括了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澳洲等讲英语,采用英美法的发达国家市场。这个市场的特点是市场容量大,高度发达,但IT硬件巨头众多,竞争也最为激烈。另一个则是非英美市场,主要是欧洲大陆,这个市场对中国企业相对友好。



在英美体系的市场,由于盎格鲁-撒克逊的某些政治和历史传统,使得他们对外部竞争者的包容性更差。美国一直都是华为没有能完全“攻克”的大国市场,除了销售的限制之外,华为之前的两次收购也以失败告终。


2007年,华为联手美国贝恩资本竞购美国高端企业网络设备商3Com。贝恩资本是华尔街著名私募,在华为看来,这种联合收购更容易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此外,华为并不是大股东,按照协议,贝恩将持股83.5%,而华为将通过间接持股16.5%,并有权在未来增持5%的股份。


最后,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以 “此项交易危害美国政府信息安全”为由阻止了交易。2009年,3Com被美国惠普公司收购。



2010年,华为再次希望购买美国硅谷的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3Leaf的一些专利,并聘请该公司的十几位员工。但依然被否决,CFIUS通知华为称,由于国家安全原因,建议撤销对3Leaf的交易。


相比在美国的收购,华为在欧洲的收购要顺利得多。此外,由于美国的施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始收紧对华为的市场限制。2018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以安全担忧为由,禁止华为公司为其规划中的5G移动网络供应设备。联系到此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难免让人对华为在英美体系市场的未来拓展产生担忧。


实际上,现在的华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新的市场增量。华为2017年的财报十分华丽,但这很大程度来源于国内市场终端业务的贡献,海外市场增长与国内相比,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传统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在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必然放缓;二是华为的终端业务在海外也不如国内出色。



同在深圳,华为的光环比腾讯更胜一筹。但从企业盈利的逻辑上来看,腾讯早已成为平台公司,它可以“躺着赚钱”,它不需要用户的大幅增长,只要守住巨大的用户基数,然后用新游戏、新的增值服务,或者基于生态的新的投资业务来收获利润即可。


而华为是硬件出货商,它必须有增量才有利润,它必须“跑着赚钱”。利润对华为非常重要,因其特殊的股权结构,要凝聚人心,就必须靠利润的增长来不断维持分红节奏以激励员工才行。


但中国的母国市场依然是华为最大的凭借。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6.63万亿人民币,折合5.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同期,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2%。中国的内需市场尽管增速放缓,但依然在增长,并且比美国快。


内需市场对大企业来说,有两层意义。一是它的潜力永远都值得不断挖掘,华为手机业务的一枝独秀,正是这种挖掘的结果。二是,在国际贸易博弈的时点,内需市场或者说它的潜力,一直都是国家与对手进行议价的凭借。比如,在中国加入WTO谈判的关键阶段,这种潜力成为了中国的筹码。现在,它的力量依然存在。


但是,大国市场也并非万能。在这场全球IT硬件的产业竞争中,不论政府、企业,还是位于企业金字塔顶的个体,所有人都知道对方的底牌是什么。在这种知彼知己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或者长期的排他性市场特权而胜出。


要赢得未来,国家靠改革,企业靠实力,而企业家靠担当。


这一点,中美都一样。



作者 | 何子维 谭保罗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