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能不能靠近我一点?但不要那么近

肖瑶 南风窗 2019-12-02


为什么你会特别反感亲戚甚至父母催你找对象恋爱结婚?


为什么许多恋人终结于“手机里的秘密”?


为什么你很讨厌商场里的导购、美容店里强行聊天的小妹?


为什么你往往难以拒绝他人,一味“忍让”却换不来一段舒适的关系?


……


出现在人与人关系之间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看作“界限感”的问题。


叔本华有则寓言故事,两只刺猬在冬天相依取暖,但如果距离太近,则会将双方扎得鲜血淋漓。


在社交这个庞大的磁场里,个体身上或多或少带着“刺”,纵然展开柔软的一面,渴望亲近与关爱,距离和界限的模糊也会伤己及人。


我们越来越习惯独自生活。为了追求舒适,大部分人都会刻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与人的距离太近会令人本能反感,但太远又会显得冷漠。



鲁豫说,边界感、分寸感和理性是所有善意的来源和支撑。今天提到的“边界”或“界限”并不仅指银行餐厅排的长队,不仅是小学生课桌上的“三八线”。


它意味着一种心理机制。关乎“我是谁”和“我不是谁”,关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严,自由与爱。


或许你愿意跟父母分享私事,但无休止的盘问和操心会让那层倾诉欲望大打折扣。恋人间或许坦诚相待,但偷偷翻开的手机信息,让感情浓度被信任的消弭稀释。


对于被“社恐”、“恋爱恐惧”、“亲子关系疏离”等“症状”形容的当代年轻人,“边界感”的掌控意识及能力至关重要。


心理层面的“界限感”要如何把控和调整,可以从三本书中分别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加以解答:自我,他人,欲望。


《自我边界》

(澳)乔治·戴德 著

李菲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10

澳大利亚作家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里一针见血地点出:“边界”混乱是生活中所有问题和矛盾的核心。


戴德认为,边界的本质根源是压力和情绪。当我们将控制情绪的权利拱手交给他人时,人际关系就会变得紧张,而这种紧张容易带来焦虑和抑郁。


举个例子,加班到很晚的你绕远路给妻子买了一束花,回家后却没有见到设想中的欣喜笑脸。对方的冷淡让你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那种落差比疲惫更让人失落和沮丧。


又或者,好朋友过生日,你费了很多心思买到一件限量版签名球衣,兴冲冲送给对方的时候,对方虽然道谢,你却捕捉到其眼里掠过的一丝微妙的失落。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他人的“反馈”,并借此定位自己在关系中的位置,而后才知道该进一步还是退一步。



然而,我们都不是他人肚子里的蛔虫,既然不能知晓别人的内心想法,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将行为与情绪、想法画上等号,对“出乎意料的状况和混淆边界的行为做出应激反应”。


《自我边界》提出一个解决思路:从情绪方面建立和掌控边界感。


戴德无疑是个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他说,“没有人能够让你产生任何感觉、想法,或让你去做任何事。”虽然边界是为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但终极目的仍然是为了自我的成长和舒适。


就像本书中文版副标题“告别‘糨糊’逻辑,科学地坚持自己”,边界感的模糊就像浆糊,粘黏住了我们在每一段关系中的体验,建立清晰的边界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更好的自我发展。


基于此,如果自认为对他人的情感态度不够敏感,不妨试着坦然接受。既然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他人的,就不能够做出令人出乎意料的行为。如果对方让我们有某种感觉,那必然是因为我们自己允许他们这样的。



有人曾调侃,世界上其实只存在两样事:“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凡是自己不能掌控和决定的,都属于“别人的事”。一个人最应当清晰厘清什么是“我的问题”,什么是“你的问题”,因此才不会产生内疚感。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临界点到底在哪里?戴德提出了一个定义:边界焦点。


“边界焦点”可以理解为一种“可预见性”。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定的临界点所在,有了“界点”,我们才能看到方向和范围,才可得到一份基本的安心。一旦超出这个焦点,人的行为就出现了失范。


如果有人蛮喜欢我,那会不会有一天TA突然改变心意?如果得到了某样特别珍贵的物品,那会不会有一天我突然失去它?如果有人讨厌我,那什么时候他才会对我有一点改观?


我们并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如果”,也不知道这样的“如果”什么时候发生,这种未知的不可预见性让边界模糊,让人陷入焦虑和紧张。



出于对孤独和被疏离的恐惧,人们经常忍受不健康的关系,因为害怕别人会离开自己,许多人一直处于被“关系”虐待的状况。


所以,这时候心理建设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我们就需要依赖交际双方的“他人”,多方施力建立一个安全的“支持网”。


而美国作家亨利·克劳德则认为,这股建构支持的力,往往更多依赖于他人。


《过犹不及》

(美)亨利·克劳德 著

蔡岱安 译

海天出版社

2011-2

依赖他人建立交往心理边界,并不是把责任推卸给对方,而是把界限抛出来放到一段关系的明面上。


《过犹不及》里提到“支持网”时说,“界限并不是设立在虚无缥缈中的”,在人际关系里,“责任”意味着明确且坚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我是谁,我不是谁;我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界限不是现实世界中的篱笆、标志、墙壁、壕沟等,而是个人的‘地界’,它定义你是谁,你到哪里为止,而别人又从哪里开始。当你向某人正视冲突或问题时,你便是在设立界限。”



说“不”就是这种透明界限感的要义之一。


不懂得拒绝的本质也是对被拒绝的恐惧,是对重建和调整现状的恐慌和逃避。


就是因为我拒绝了TA,所以TA才那么伤心,都是我的错……在经历了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我们最终迫于惯性与无奈地说出了“好”。


不懂拒绝,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他人对自己会不知不觉形成一种心理依赖。当他们在困苦孤寂时会想到我。同等道理,当我们满心郁结时,也会迫不及待寻求愿意随时给我们及时回应的人的开导。



正是因为拒绝会有“内疚感”,所以很多人发现对亲密、熟悉的人设立安全感并非易事。


“与别人设立界线可能会失去对方的爱,而那爱是你已渴望许久的。”


所以建立明晰“边界感”,要冒着“孤独”的风险?


对这个担心,亨利做出了解答。人本能地回避“界限”的问题,因为“人们认为界线是一道道墙。但事实上,界线应该是可以“呼吸”的,像篱笆一样有个门,可以让好的进来,把坏的挡在外面。把界线当做高墙的人,不管好的或坏的,一律挡在门外,没有人碰得着他们。”


亲密关系也好,陌生人也好,一个内心敏感脆弱的人会把他人的想法放到第一位,并被自己的承让和体贴感动。但其实这并不是多么高尚纯洁的感情,本质上,这种畏怯也是出于人际关系中的欲望。


《液态之爱》

(英)齐格蒙·鲍曼 著

何定照 高瑟濡 译

商周出版社

2008-1

“液态”这个形容词和“欲望”一样,具有着某种张力和艺术感,人与人的关系既恣意又飘忽不定,但实际上它也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一种边界的模糊。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在《液态之爱》里点明,他要描述的是“没有纽带(bond)的人”,“纽带”即亲密关系。


出于爱与被爱的欲望,我们下意识地寻求联结,同时也更恐惧被这种联结绑架。害怕孤单,想要找人同行,却因此被更汹涌的不安吞噬。


从爱情的社会心理学出发,鲍曼强调“爱与欲望”的二元对立。爱意味着拥有维持关系、承诺的勇气和心里预备。而欲望则永无满足,它包含了对社会关系造成破坏的渴求。


他总结了一个现代爱情魔咒:渴望与人相系,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就像不断流动的液态,我们一次一次地聚合,一次又一次地分离…



我们渴望自由,同时也渴望取之不尽的爱,二者腐蚀了健康的情感关系,让现代社会中亲属关系渐次崩解,进入一个“液态”的纪元。


无论多么相爱的伴侣,当他们合二为一,把自己无条件第交给对方时,共同走向的不是爱的天堂,而是彼此囚禁的牢狱。


不仅是爱情,所有形式的亲密关系里,对距离的掌控感,往往都比朋友或陌生人更难。


去年热播剧《都挺好》里备受诟病的苏大强,在儿子、儿媳家“胡作非为”,作天作地,过度的依赖和任性反倒让家庭关系缺失了基本的黏性,自然也没了温暖和信任。


一份健康的、有弹性的“联结”,允以亲密关系双方在介于寂寞与承诺的暗礁间安全航行,而“捆绑”的关系就像硫酸,侵蚀掉彼此距离的同时,也稀释了感情的浓度和纯度。



鲍曼认为,这是一种对失控的恐惧,而它造成现代社会的一个独有现象就是“人际关系的商业品化和消费化。


“每个人在关系中都是自由的消费者,而非互为主体、进行协商与理解的社会成员。”


信息时代,我们生活在无数个自发建立的“共同体”里,人际关系变得更片段、跳跃、有限期。


微信等社交工具让我们充分享受了人际主导权,任由我定义谁是点头之交,谁是挚友或陌人,规定社交软件上谁应加入、谁该删除,甚至以“类别”等标签为他者建档。


轻点右上角的加号,就可以把几个、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人加入五花八门的微信群,但这些人相互之间也许甚至没有连接。


这种“有点黏又不太黏”的关系,随时能连线、断线,一旦觉得不适就可马上一键“删除并退出”来终结一切联系,基本定义了现代人的关系处境。



在这种病态的现代人际环境下,如何才能自如地界定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


鲍曼建议,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认识并理解人永远与其他人产生关联的道德意义,共处意味着接纳、理解、协商。


健康自我的形成离不开关系的建立,社会生活中的各层次领域,不应被视为独立生存的有机体。


对于那些由于珍视而畏惧流失的关系,不如试图提高自信,从改善自我情绪开始,伸出理解、尊重和坦荡的双臂。


而对于那些让自己困扰甚至痛苦的关系,与其在什么距离最合适的难题上拉锯纠缠,不如从率性地拒绝开始。



作者 | 肖瑶

排版 | STAN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猜你还想看


围观

中国足球是冲不出亚洲了,抖音却能走向世界


故事

打赌吗?金鸡奖影后绝对是她!


热文

以拯救的名义,他们把孩子送进地狱


点击图片购买 瘾·2020年日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