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受够了资本的圈套,今年不想再穷

李少威 南风窗 2021-02-19

作者 | 南风窗新媒体主编 李少威


劫 持

2020年的经济事件当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平台经济反垄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明确的政策风向下,平台巨头们有所收敛,至少言行上已经变得低调了许多。


平台反垄断,对于普通人而言,至少有几个好处。


一是减缓了机会集中的速度。


2020年,内卷是个热词,其原因归根到底是机会缺乏。



何以机会缺乏?


一方面是经济大环境不太好,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水涨船高的普惠效应已经削弱,叠加去年的疫情导致的全球生产下滑、贸易和消费衰退,经济机会的总盘子本身有所萎缩。


另一方面是机会迅速集中。互联网平台经济几乎囊括了所有有利可图的商业领域,从而把越来越多的中间阶层的人变成简单劳动的从事者——比如餐馆老板变成外卖小哥、小企业主或个体户变成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使得生存机会的竞争在底层加剧。


去年,直播越来越火,明星、知名主持人都加入了带货行列,这一现象的背景恰恰就是,经济机会的集中导致行业机会缺乏,人只能成为平台的一个构件,原本处于食物链更高位置的人也被降维。


《直播启示录》剧照


二是有利于削弱生活的被动性。


一个平台,既卖东西,又做消费贷,甚至可以帮你达成第三方贷款,就会增加诱惑力。诱惑的结果是,人们对金钱的定义改变了,从劳动报酬变成了数字。如果理解为劳动报酬,就会倍加珍惜,如果仅仅是数字,那么就可以等闲视之。


今天的中国,负债人口肯定是历史之最,原因就在这里。在平台上,随时都有一种声音在提醒你,借款是轻易而随意的,听上去好像不用还一样。


还有另一些平台,用金融互助的旗号,以高回报相利诱,把人们的钱聚拢起来,玩庞氏骗局,或者用于无度扩张——也类似庞氏骗局,甚或干脆用于负责人自身奢华消费,最后一一爆炸。


不管是借钱消费导致负债,还是陷入借贷平台的骗局而财产灭失(因杠杆原因同样可能负债),都说明人的生活是完全被动的,而且随着涉入深化会越来越被动。


很多负债累累的人原本不必负债,很多人生大有可为的人原本不必丧失希望,现在,正有一大批这样的人,在债务泥潭里挣扎,人生倒退,至少无力向前。



三是削弱生活被劫持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负债的目的有几个:


a,解决迫切困难、度过眼前难关,比如生病,企业资金断流;


b,挪用不远的未来的现金流,提前实现刚需的满足,比如买房买车;


c,对有希望的事业进行投资。


除了这几个,其它的负债可能都是被动的,非自愿的,无预期的,无目的的,甚至不自觉的。现在很糟糕的问题就是,多数人的负债都与前述abc无关,要么是一不小心掉进债务陷阱,要么就是背上一屁股债之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梦游。


被动负债就是一种生活劫持。


不管一些平台把动机解释得多么美好——金融平权,让每个人都能被金融触达之类,归根到底,最后是生活被商业劫持了。


以前都是说房贷是给地产商打工,现在想来这还是幸运的,因为你是主动的、有预期的、有目的的、有满足的,甚至有收益的。今天很多人要花好多年的人生给平台打工还债,两手空空,并且付出巨大的机会成本。


机会缺乏、生活被动甚至被劫持,这都是平台垄断必然会造成的后果。当然不限于垄断,非垄断性平台玩资本游戏玩大了,最后被资本给玩了,回头无岸,一样会造成同样的后果,这就是借贷平台的爆雷、租房平台的爆雷、教育平台的爆雷甚至养老院的爆雷。


结果都是,无辜的人被害惨了。


有些事情,最后总要收拾残局,平台反垄断,多少算是收拾残局的一种介入。


收拾的方式见仁见智,主张一切依据规则法条可以一下子占据道义主动,然而以前没有这样的业态,缺少相对应的法规,远水不解近渴。看看美国的反垄断史,就会明白反垄断始终都是一个政治时机问题。


按照规则办事没错,今天也是这样,但规则自身是死的,什么时机、谁让它活起来,谁来增加一些新风尚,就是个学问。


我们事实上已经在平台的笼罩以及一系列不合法或者不合理的操作下生活了很多年,但总要等到恶果显现,才发现自己已经泥足深陷、走投无路。


很多人都在想象中生活。


特殊的想象能力——为一切好事找到合理性解释从而不断自我说服的能力——让人们深度沦陷,承受了最大的烈度。拥有这种想象能力的主要是两种人。


一种是极度梦想自身“上流化”的人。有人随时可以借钱给他,而且不管他的还款能力,他就觉得我终于可以开始做一个上流人士了,因此挥霍无度,最后负债累累。


《奇葩说》剧照


另一种是极度美化“上流”的精神孤儿。他们事实上没有还款能力,却借到了钱,然后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就欣悦无伦,把平台叫做妈妈,或者爸爸,进而越陷越深。美化和崇拜财富和地位的拥有者,这是亚当•斯密这位市场经济的道德学家早就指出的人类心理倾向。


平台要垄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没收人的独立性,让人必须对它产生依附。没收独立性的方法,除了负债累累或者在爆雷中积累被炸毁之外,就是让人从心理上认为掌控着都是对的,是道德纯净的,是关照众生的,是可以提携每一个人的。


宗教也是这样。



请君入瓮

为什么有些人会把平台当作爸爸呢?除了人所具有的天然的宗教感情因素之外,现实因素也很重要。


这个现实因素就是,借钱原本是件很难的事情,向自己亲爸去借,也不容易。一般情况下,亲爸不会关心利息率、征信和还款日期,甚至还不还都不考虑,但他要考虑用途正当、合理和必要。这也是征信审查,其实比银行还要严格。


平台不管这些,你很轻松,也很快乐。你中了某种圈套。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把卢梭先生这句话中的“枷锁”换成“圈套”,用来形容今日的“社会人”,可谓贴切矣。那么,“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用来描述今天的互联网平台金融,不亦生动乎!


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了三种东西:马、圈套和套马的汉子。马,可能是驯养的,也可能是野马。


如果中老年人是驯养的马,年轻人就是野马。区别在于,驯养的马没有了可塑性,或者说没有了未来,而野马有无限的可能性。


野马一样上套。天下英雄、狗熊、泰迪熊,俱入彀中。


圈套也是分类别的。套中年人,理财、邪教,无往而不验;套老年人,保健品、小分子水、“长生不死药”,百试不爽。



要套年轻人,难度高一点,但如果懂得动态捕捉、辩证思考,也不见得那么难。最关键的,就是抓住时代焦虑。年轻人焦虑什么呢?


1、前途。社会竞争激烈,总希望能学习更多,超越他人。有人站出来,把所有知识都改造成鸡汤,把所有概念都偷换为新型成功学,或者把一本书咀嚼成一堆看不出原料为何物的流食,就能卖给年轻人。


2、欲望。社会竞争不止于职场竞争,还包括消费竞赛,两者是在被歪曲的关系中相互加强的。人们热衷于获取那些最潮流、最显得体面的东西,视之为“起跑线”。


3、现实。刚毕业或者工作没几年,除却少数天才人物,绝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处于经济窘迫状态,他们感觉到自己“需要”——实际上是“wants”不是“needs”——很多东西,来进行自我的物质和心理安顿,但兜里没有钱。


平台,就款款而来,准备把东西卖给他们。


一方面遵循现代商业逻辑,把拥有某种东西转换为拥有审美、品味、个性、身份;另一方面又融入对时代焦虑的精准捕捉,调整“供给侧”,给商品涂上前途与欲望的心理色彩。如果不坚决购买,那不但没有审美、品位,没有个性和身份,甚至没有前途。



现实是,他们想买,但没有钱。


好办,平台借给你,或者平台充当皮条客,让银行借给你。不管是平台自营的消费金融,还是从银行拉皮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需要严格的征信审查。


这样做当然效率很高,而且非常伟光正。其一,这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代表未来。其二,科技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触达每一个人,并且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另一个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来授信,看上去是科技让人们获得了信用,但在许多情形下,是以科技之名免除了征信审查的许多门槛。


两者结合,金融自诞生以来所具有的天然的势利本质——更愿意把钱借给有钱人,似乎被解除了,平台金融似乎能“让无力者有力”,焉能不让人雀跃。


平台金融几乎什么都不问,借去用呗,拿去花呗。所以很多人喜欢平台爸爸,甚于自己的爸爸。



这样的借贷关系埋伏着强烈的道德风险,它会鼓励原本不必负债的人们大胆负债,而且借款并不用于正当、合理、必要的方向。借款者轻松获得资金,在断流的时候发现,自己搭上的是眼前的事业可能性,甚至是中长期的未来。


平台金融如果具有皮条性质,那结果就更加惨烈。


表面上看,平台借钱给你来购买它自己的产品——比如租房,事实上那是银行在借钱给你,平台分文未出,还一次性聚拢了你的未来现金流,然后又拿去无限扩张,击鼓传花一样让更多人入彀,最后玩不下去了,爆炸,一地鸡毛,银行、房东、租客,无一不受损。科技的触达能力,把一家企业爆炸的当量,从传统的手榴弹放大为原子弹。


把做生意说得很容易,把赚钱说得很轻松,把借钱说得很无所谓,只要具备其中一个特点,那就是“套马的汉子”,专套年轻人,见之应该心中戒惧。



怎样逃脱

前面的两部分,主旨其实已经在南风窗公众号用连载的方式介绍过。这一次做了一些修订,让思想更明晰。同时还准备再往下延伸一点,因为留言当中有人问:那如何避免落入圈套呢?


不说清楚这一点,确实是虎头蛇尾。


说话得分对象,所以先来区分两类对象。一类是没有上套的人,一类是已然上套的人。


他们又可以继续细分。没有上套的分为两类:a,上套免疫者,比如我;b,初涉世途者,或者刚刚和一些平台打交道者。已然上套的也分为两类:c,已经无法自拔的;d,通过省吃俭用、卖血乃至试药等等途径“上岸”的或将要“上岸”的。


下面的论述主要讲给b和d听。a不用救,c不可救,惟b和d充满希望。


我们要做的就是试图让b和d变成a,远离c。


第一,我们要接纳商业,并且期待商业带来普遍福祉增进。人类摆脱匮乏,依靠的是工商业,工业其实也是广义的商业的一部分。


商业繁荣可以带来普遍的福祉增进,这毫无疑问,但不能理解为:它必然带来每一个人福祉增进,或者它自身成为一种慈善事业。


《华尔街》剧照


理解为前者,就是不切实际的期待;理解为后者,这是陷入了宗教情结当中去了。


今天我们两者兼具,既认为自身作为个体必定获利,又相信商业具有慈善本性。所以我们先对自己有强大而盲目的自信,之后又把这种自信贴附于对商业的慈善想象,于是形成了一种加强版的商业宗教。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有史以来的商业,都是要营利的,不是让人薅羊毛的,此其一。其二,现代的商业,后面是资本,运转的是资本逻辑。资本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人支配的工具,而是支配人的工具。当我们觉得现代商业哪哪都好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被资本所支配,被工具化,被刻意地塑造出来,以迎合资本逻辑的需要。它确实有宗教特点,这就是商品拜物教。


假设我们既能理解商业的本质,又不想要从哪里薅一点羊毛,那你基本上就避免了入彀的风险。因为你不再被动,生活应该是主动的,不被什么东西所劫持,你应该去支配钱,而不是被钱支配。


如果你不是一个创业者,只是一个消费者,那么这个道理就可以用一句俗语来表述:有多大的头戴多大的帽子。


第二,始终要坚持一种信念,钱,是劳动的记账,不是一种游戏,更不是某种把戏。


的确对于很多人而言,钱就是一种游戏,赚钱是一种把戏,但这些都不是正常意义上的人,而是人格化的资本。


人格化的资本,是说人已经被资本的循环递进的积累规律所异化,绝对地服务于资本的需要,他的言行,不是发乎心发乎情,而是发乎一种不可抗拒的机制性力量。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这样的人,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这样的人,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成为这样的人。简单一句话,这些人不是绝对的榜样。


《华尔街》剧照


如果我们把他们作为绝对的榜样,那就正中下怀,你就必定被用各种美妙的许诺所捕获,并且自觉地用想象来加工这些许诺,让它们在自己心中显得如此现实,越来越可兑现。


我们今天不再强调要做集体的螺丝钉,但人们日渐不言而自觉地成为游戏系统、把戏系统的螺丝钉。后者,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相信,钱不必与劳动挂钩,钱可以成千上万倍地超越劳动,甚至让这种比率变成无穷,可以放心地去玩,因为企业可以破产,个人破产保护可能也不远了。大不了玩到破产,回到一无所有,又不用承担无限责任。


对企业破产、个人破产的保护,对商业和经济而言都不是坏事,应当支持。这里所强调的是,钱是劳动的记账,我们应该对钱有责任感。


贾跃亭、罗永浩,两个人放在一起,一切都说明问题了。我们也就相信,罗永浩做锤子手机,的确不是在玩把戏。所以罗永浩只是失败,而不是诈骗。


罗永浩与贾跃亭


最近又看到一个老奶奶的故事。她叫陈金英,现在已经90岁。她30多年前开始创业,2005年投资1600多万元建立新厂,2011年资金链断裂,有人劝她申请破产,让债务烟消云散,但她拒绝了,次年重新开始,一点一点积累,90岁高龄的时候把全部债务还完,10年间一共还了2077万元。


这也可以拍一部《真还传》,而且比罗永浩的故事更加实在。


如果我们把金钱视为劳动的记账,就不会去玩弄别人的钱,也不会把自己的钱拿给别人去玩弄,更不会相信利润与劳动之比无穷大。


这样,也就没那么容易掉入陷阱。



2021年南风窗杂志全年订阅

点击图片即可享受限时特惠



    编辑 | 何子维

排版 | 翁   杰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2021年·愈日历』治愈上线

随心所·愈  点击购买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