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你吗?
前两年被用来扯淡最多的词是“大数据”,如今则变成了“人工智能”。
一帮压根不懂科技的文科小编,在各类媒体上危言耸听:看呐,人工智能可以画画了,可以写诗了,可以做导游当翻译了,可以取代无数工人了,明天,你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你现在掌握的那些知识和技能,还有什么用?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我朋友中从事科学教育的,反倒很少谈论人工智能,一方面可能因为他们不是做这个的,另一方面也许是搞科学的人比较严谨。与之相反,每次去参加各种与科技无关的会议,总是听到文科出身的人们大谈特谈人工智能,狂热的像痴迷机器人的小孩一样。我其实不太能理解这种狂热。
这种现象也许要用传播学知识来解释,即某些人知道谈论什么话题能引起人们的恐慌和关注。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的教导并不符合传播学策略。对于媒体人来说,哪怕我屁都不懂,只要是一个能引起恐慌的话题,就要大谈特谈。人工智能和全球变暖、世界末日其实是一样的,这种话题能能吸引注意力。
本来好好的技术,伟大的创新,竟然被用来制造恐慌:人工智能会取代你吗?
我不懂人工智能,所以本文不会谈科技的趋势,人类的未来。——从哪天起人们变得特别喜欢谈“趋势”,一个个跟算命先生似的。其实未来是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不管是文科小编还是顶级科学家。今天看几十年前科学家们的那些预言,大部分是很搞笑的。暴露的是一种理性的自负。未来如果能预测,那还叫未来吗?并不是科学家知识不够,而是因为没有什么知识能让人准确的预测未来。
张维迎就特别强调我们不要忽视自己的无知:
——《理念的力量》
张维迎愿意老老实实的承认自己的无知,装逼犯们却不愿意,总是喜欢扮演国师,指点江山,觉得这个那个是未来的趋势,国家一定要大力扶持,否则我们就会落后于人。
回到正题,我不懂人工智能,但我懂就业和失业的问题。这是已有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不必听任媒体人传播焦虑制造恐慌,搞得人心惶惶。
首先,人为什么工作?
除了极少数人是为了追求心流体验或寻找人生意义(这种“工作”其实可以归类为消费),大多数人就是为了金钱,工作本身不是目的,工作带来的收入才是目的。
什么情况下企业家和消费者才愿意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工?那就是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更物美价廉的服务的时候。如果人工智能提供了更物美价廉的服务,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消费者福利的增加:或者享受到了以前很难享受到的服务,或者节约了开支。对于企业家来说,也是这样。
使用人工智能替代人力,节约下来的钱用在哪里?无非是消费和投资。这些因为人工智能而增加的消费和投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创造新的就业。
短期来看,也许会有很多人下岗。就像汽车取代马车,纺织机取代手工织布,原来的很多从业者就下岗了。
但商业领域的技术革命不是一个简单的A取代B的过程,不等同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逻辑。电灯取代蜡烛,空调取代电风扇,带来的是绝大多数人福利的增加。这绝大多数人中也包括大部分因为新技术出现而短期失业的人。
为什么我说的不是所有人?因为也可能有极少数人因此破产自杀,或者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像历史上的那些暴徒一样去破坏新技术。
如果人工智能取代了你,在大概率上,你也会是一个受益者。作为消费者,你可以享受到新的服务;作为生产者,失业后你可以寻找新的机会。
失业不可怕。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固定的工作岗位数量。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总是需求的增加(人们更有钱了,购买力提高了),需求的增加,带来的总是就业的增加,总是让工作变得更好。比如说,汽车司机的岗位就比马车车夫多千万倍,也轻松很多;智能手机也比大哥大要便宜好用,并且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
如果人工智能要取代你,就让它取代好了。我从没见过勤奋、认真、积极学习和思考的人找不到工作,过不上有尊严的生活,哪怕他是一个文盲。
因为技术变革而调整一下自己的工作,是把你宝贵的人力资源投入到更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地方去。谁的一生中还不需要调整自己的工作呢?除了那些信仰铁饭碗的傻逼。铁饭碗的幻灭,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问题,铁饭碗的存在才是一个问题。
你肯定已经看到了,媒体人引用了霍金的话,说人工智能很可能取代人类,人类未来堪忧。除了人工智能,霍金还对人口过多和外星人入侵忧心忡忡,担心会毁灭人类未来。
霍金的这些话,完全超出了他的专业领域,属于无的放矢的傻逼之论。
人类当然有可能毁灭自身,历史上那么多曾经灿烂的文明不都毁灭了吗?但是毁灭文明的,从来不是什么新的科技或者莫须有的外星人,更不是人口膨胀。而是那些愚蠢的观念,以及把愚蠢观念付诸实施的暴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