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上最酷的事

齐亮 齐亮说 2021-04-14

 

我一度不喜欢诺奖。

 

少年时读某些诺奖作家的书,就觉得很失望;长大后看某些诺奖经济学家的著作,就更想吐槽。

 

觉得名不副实,诺奖骗了我。

 

文学还只是审美,把诺奖颁给那些糟糕的经济学家,会让人们更加迷信他们鼓吹的那些政治干预经济的理论,对于这个世界,是一种极大的误导。

 

不过,我不喜欢诺奖,并不是诺奖的错。

 

诺奖只是一个奖而已,评委们也只是一群有着自己偏好的专家。

 

一个人(比如我)如果对诺奖感到失望,不过是源于先前对它的盲从与迷信;没有对权威的迷信,就不容易产生(发现对方名不副实的)失望。

 

后来我就不再关心诺奖,就像我不关心春晚、奥运会、世界杯这些“热闹”一样。

 

哪怕是莫言获奖举国沸腾的时候,我也依然不喜欢莫言的小说。

 

一本书上印上诺奖,并不会增加我的兴趣;一个人的头衔上加上诺奖得主,也不会增添我对他的喜爱。

 

我已经三十多岁,早过了因为某人高大上的头衔而崇拜对方的年纪。

 

这些天朋友圈里人们说残雪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了,残雪是谁,我不知道,她写了哪些书,我也没有兴趣。

 

我也不关心今年谁会得经济学奖。以前读许尔斯曼的《货币生产的伦理》时,挺希望他得这个奖的。现在想来这并不重要,还是郑渊洁说得透彻,作家最高的荣誉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盗版。虽然说得是文学,但放到其他领域也适用。

 

对一个人的创造,最高的荣誉,还是市场的认可,是消费者用钞票进行的投票。

 

当然也只是另一种荣誉而已,消费者和诺奖评委,都有犯错的时候。

 

不必迷信,也不必苛责。

 

当我不再关心诺奖的时候,我却渐渐理解了诺奖背后的那种精神,那是真正的独立之精神。


甚至令我肃然起敬。

 

在这个世界上,你会听到,每天都有太多人忧国忧民的说这个创新很重要,那个领域很重要,社会应该重视,国家应该扶持。不管是经济学家还是媒体人还是普通大众,都习惯于使用这样的一套说辞。

 

但诺贝尔和大部分人不一样。他没有满足于重复这套屁话,而是用自己的遗产来支持那些在不同领域进行研究和创新的人们,就像他生前资助探险家们去西藏和北极探险那样。

 

这样一个由个人设立的奖项,却比那么多国家大奖加起来都有影响力。

 

——这就是诺贝尔奖真正的意义,它启迪我们每个人不要像国师一样瞎哔哔,动不动就想着怎么花其他纳税人的钱去搞宏大叙事,而是想支持什么创新,想支持哪个领域, 就自己出钱出力去支持,并且争取用自己的智慧把这件事做好。

 

个人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花自己的钱去支持那些伟大创新,才是世界上最酷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