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和学生们聊李子柒
1
这两节经济学课和学生们聊李子柒。
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看到他们平时总在看抖音、快手,网红视频和他们更亲近,也许更有共鸣;李子柒现象也正好和我们最近学习的经济学知识相关,是一个让学生们用经济学思维思考世事的机会。
第一节课我播放了李子柒的几个视频作品:
以及一个李子柒的访谈视频:《李子柒全球专访,你所不知道的背后的故事》。
看完这些后,我搜索到李子柒的淘宝店,让同学们看上面的商品和广告。
同学们都看得很专注,兴致勃勃。本来计划看完后进行讨论,结果时间不够了,我就建议大家课后找李子柒的视频看看,准备下节课的讨论。
二
第二节课我打印了新榜对李子柒的报道《专访李子柒:14岁辍学打工,半路出家却红遍全网的古风博主》让大家阅读。
同时发给他们的,还有一页思考题目:
为什么要在做完题后一起讨论,而不是直接口头讨论?因为做题的过程就是安静思考、通过写作整理自己思绪的过程。相比直接讨论,写作后再讨论避免了一些无意义的附和和思考时偷懒。
《牛奶可乐经济学》中说,“研究表明,学习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它写下来。”
3
“你喜欢李子柒的视频吗?为什么?”
有的学生说喜欢,觉得很唯美,很真实,里面的食物看起来很好吃,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有的学生说不喜欢,看着没什么感觉。
“李子柒的哪里人?今年多少岁?什么学历?做过哪些工作?”
这些文本问题旨在帮助他们回忆刚才阅读的内容,掌握基本信息。
“李子柒为什么要拍视频?她在拍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阅读的意义,在很多时候其实就是了解和理解人的行动。
4
李子柒的作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哪些需求?
有学生说解决了消费者的困惑,比如大米是怎么来的。
有学生说满足了消费者想看到美好田园生活的需求。
有学生满说足了消费者想学习怎么做好吃的食物的需求。
也有人说不知道。
她的作品稀缺在哪里?为什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有人说她的作品很新颖。
有人说感觉她的作品里的环境(乡村田园)很特别(这么说可能是因为城市小孩对乡村环境比较陌生)。
有人说“她拍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让我们知道了在农村可以生活的很好,还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
还有人说她“非常好的展现了中国文化”。
请从边际的角度解释李子柒的广告收入。
Z同学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假如李子柒不发原创作品了,只发广告,看得人就会越来越少,“边际收益递减”。
我讲了一下这个问题:李子柒拍出一个广告视频后,不管是一千万人看,还是两千万人看,还是五千万人看,她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不考虑推广费用的话),边际收益却会递增(在一定时期内)。
李子柒遵循的是市场的逻辑。市场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之前学过张维迎《市场的逻辑》,有的同学脱口而出:“想要自己幸福,就要给别人创造幸福。”
这个问题没有人“不会”,每个人都给出了答案:勤劳、能吃苦、努力、有创意、认真……
W同学的回答比较新颖:勇敢。
“勇敢?”
“对!我觉得她很勇敢,做那些事情。而且,那么多人黑她,她都没有放弃。”
我最后做了一点总结:
昨天我们去看了电影《误杀》,这其实是一个关于学习的故事,电影里的父亲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女儿都瞧不起他,但是通过看电影学习知识,他在关键时刻用这些知识拯救了自己一家人的生命;李子柒的故事也是一个学习改变命运的故事,一个十四岁辍学出来打工的农村女孩,通过学习拍视频做视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学习知识,能拯救我们的生命,改变我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