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不幸福,是因为拥有的太多了吗?
为什么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却并不幸福?
这就是电影《一百样东西》中提出的问题。
男主角奶奶的箱子里只有几十样东西,那是年轻时她全部的家当。我们的父辈生于贫穷,他们的房间那样简单,他们的衣橱里那样贫乏。但老照片上的他们目光坚定,表情从容,他们艰苦奋斗,知足常乐。
两位男主角是购物狂,他们的房间里有几千几万样东西,他们不断的买买买,但并不幸福,相比长辈,他们有更多的苦恼和空虚。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现代人拥有的太多了吗?
很多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统计都显示,人的幸福程度并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富有的人并不比贫穷的人更幸福。相反,贫穷国家的人们往往幸福程度更高。
电影里主角们最终的领悟是:当人们学会放弃,拥有的越来越少,却越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越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和身边的关爱。
类似的“哲理”,也常常出现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和文艺作品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如此感叹: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拥有的更多,却更加不幸福。
这样的“哲理”,有道理吗?
当然大错特错。
因为幸福源自和同时代人的生活比较,而不是和以前人们的比较;源自和周围人们的比较,而不是和十万八千里外人们的比较。一个乞丐也许拥有智能手机,可以享受到古代国王也看不到的视频节目和电子游戏。但他不太可能每天通过与古代国王的比较而为自己制造幸福。
人的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因为影响我们生存发展、基因延续的,主要是我们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提醒我们能否得到更好的资源来延续自己的基因。
即使我们并没有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但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基因的力量。
爷爷奶奶也许生活的平静安宁,爸爸妈妈可能在艰苦奋斗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但那并不是因为他们出生贫穷;你和小伙伴也许活得惶恐不安,也并不是因为物质的丰富。
看到穷人生活的快乐,就以为自己痛苦是因为拥有太多;这就好像看到长得丑的人每天乐呵呵的,就以为自己应该去整容整的丑一点。
这是一种错误的归因。
物质的增加是否能带来幸福?至少可以减少很多痛苦。家徒四壁意味着小孩拉肚子的时候都找不出一袋药,父母生病的时候都不一定有钱诊治,家人团聚的时候都不一定能有一桌可口的饭菜。
认为减少物质的拥有可以带来幸福,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是一种现代人的矫情。
当你抱怨物质的丰富并没有让我们幸福,试试贫穷的代价。
当然,电影里提出的问题也有一点启发性,为什么买买买并不能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一路飙升?为什么购物狂并不是最幸福的人?他们为什么没有能够用钱买到幸福?
是因为消费主义遮蔽了我们的头脑?物质丰富困住了我们的内心?经济繁荣的社会滋生了无尽的虚荣?……这些高大上的哲理都是错的。
正确答案其实很简单,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任何事情带来的享受,总有一个递减的过程。购物狂并不能超越这个经济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