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场就是最好的学校:摆摊卖猪肉的父亲,让我学到的7个经济学常识

齐亮 齐亮说 2021-04-14

 

父亲是卖猪肉的。


晚上杀了猪,白天去菜市场固定的摊位卖。他总是在早上五点多的时候就蹬着三轮车出发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寒冬腊月临近过年那几天,总是父亲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生意最好。好几个春节他都略带遗憾的跟我们说:“那条最好的猪腿,本来是要带回家过年的,但是顾客加价了。你们吃不到啦!不过我们可以多买两条鱼,或者多给你们一点压岁钱!”

 

我们虽然热爱猪腿,但并不感到失落,而是为家里多赚到钱而开心。长大后学了经济学再回想,觉得这件事里其实蕴含着好几个经济学规律。

 

01.交易不成,只是价格不对

 

这句话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提出的。在这个案例中,哪怕是父亲准备带回家给孩子们过年吃的猪腿,依然可以通过提价而成交。那些善于交易的人真是有福了,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拒绝而轻易放弃,不会因为嫉恨别人多赚钱而忘记自己想要什么,他们是更容易成功的人。

 

02.世上没有什么“刚需”,凡选择必有替代

 

这是薛兆丰在他的经济学课中反复强调的。腊月二十九,在家陪老婆孩子是不是一种刚需?专门留给自己家过年的猪肉是不是一种刚需?但只要价格到位,所谓的“刚需”也会软化,人们会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替代方案。比如说在节日里冒着风雪去城里卖猪肉,比如把要留给家里过年的猪肉卖给顾客。


凡选择必有替代,连我父亲都知道:猪肉不是刚需,它的替代方案可以是鸡鸭鱼,也可以是多给小孩一点压岁钱,弥补他们的失落。可惜这样的道理很多专家学者媒体人竟然不懂,猪肉一涨价他们就呼吁干预市场、管制价格,理由竟然是猪肉是老百姓的“刚需”。

 

03.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

 

是什么激励着父亲每天五点就蹬着三轮车跋涉十几里路去城里卖猪肉?是什么激励着他把计划留给家人的猪肉卖给消费者?是崇高的品格无私的奉献吗?显然不是,而是利润这只无形的手,是利润指引着人们克制自己的偏好,满足他人的需求,通过交易的方式实现最有效的协作互利。


亚当·斯密的名言值得我们读一千遍:

 

“我们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善行中得到自己的食物,而是从他们的自利之心中得到。我们不是让自己诉诸他们的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爱之心。”

 

“……他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成一个与他意图无关的目标。通过追求自身利益,他往往更有效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从来不知道那些宣称为了公共利益而交易的人究竟做了多少好事。”(《国富论》


04.只要是成交价,都是公平合理的价格

 

真实世界里没有媒体渲染的“天价”和“乱价”。以前没有冷冻柜之类的,猪肉没法长期储存。夏天的时候,为了不让猪肉坏掉,有时父亲会用极低的价格卖掉猪肉。而到了春节前,留给家里的猪腿如果顾客非要卖,父亲甚至会卖到平时两倍的价格。


媒体动不动指责市场上的“价格乱象”,说什么“低价恶性竞争”“天价暴利”,这些词汇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无事生非。价格不像草坪,不需要整齐划一的美,参差多态才是正常的。


“低价”并不是恶性竞争,“天价”也不是黑心暴利。只要是成交价,就是公平合理,互惠互利的。因为只有互利,交易才会发生。

 

05.没有等价交换,只有不等价交换

 

很多人被“等价交换”这个概念唬住了,其实这个概念是错的。因为只有不等价,交易才会发生。


价值评判发生在交易双方的大脑之中,假设父亲把一条猪腿卖100元,就是说,父亲认为这条猪腿的价值(对他而言)低于一百元,顾客认为这条猪腿的价值(对他而言)高于100元。双方对同一商品的评值互为相反,这时候,交易才会发生。

 

06.就业要靠自己创造,而非依赖国家

 

很多媒体喜欢哀叹摆摊是“生活所迫”。其实“生活所迫”不是一件坏事,没有生活所迫,多数人会像猪一样活着。整天打游戏,刷手机,拒绝辛苦的劳动和深度的思考,最终退化。


生存的压力是阻止人类堕落的警戒线。生存的压力逼迫我们去考虑他人的需求,为他人提供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知识得以应用,我们的品格得以磨砺,我们的心智得以发展。

 

经济的发展其实是生活的压力逼出来的。我们的父辈为什么要做生意?是因为太穷了。他们起早贪黑,顶风冒雪,甚至要忍受很多骚扰与欺凌,这就是财富创造的真实过程。

 

父亲卖猪肉的工作不是上级部门分配的,也不是投简历应聘到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他的经历告诉我: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就自己创造一个。

 

07.进一步城市化,才能减少贫穷

 

最近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就是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我相信这其中包含大量的农民。


如果父亲不摆摊卖猪肉,而是专注于种庄稼,不管他多么勤奋,很可能也会月收入不足一千。因为农业带来的收入太低了。靠农业致富的只是少数,多数农民要摆脱贫穷,要么摆摊,要么打工。


现在农村的很多土地都已经荒废了。很多专家一直有一种浪漫的执念,希望农民可以通过蔬菜大棚、果园、养殖这些农业收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但这是他们的理想,并不是农民自己的选择,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毕竟机械化的今天,根本就不需要几亿农民。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数农民的选择就是去城里赚钱,结果也证明这种选择是对的。因为城市中有更多的消费者,更多的交易机会。摆脱了计hua经ji的农民们并不需要专家来计划他们的生活,而事实上,很多计划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劳民伤财,比如曾经某些地方补贴农民统一去种猕猴桃之类的。这种集中决策远不如让每个农民自己决定去打什么工,摆什么摊。自发秩序才是风险最低、收益最高的模式。

 

不管是经济学家陈志武的《财富的逻辑》,还是陆铭的《大国大城》,其中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都在提醒我们一个经济学常识:那就是帮助农民脱贫的最好方式,就是进一步的城市化。消除迁居限制和户籍壁垒,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城里人,既葆有原有土地的使用权,又享有和城里人同样的权利,自由的进入服务业、制造业或者自己创业,这才是正确的思路,才会让月收入不足一千的人越来越少。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想到了前一阵很火的新闻里那个在摊位案板下上网课的小女孩。其实放学后跟着爸爸妈妈摆摊,就是最好的学习和教育。可以看到真实的财富创造的过程,学习如何通过服务别人来满足自己。


市场就是最好的学校。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这所学校里不断精进,继承父辈的精神,成为更好的自己。


扫码关注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