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看待印度人抵制中国产品?

齐亮 齐亮说 2021-04-14


不喜欢某种商品,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不需要抵制,不买就是了。

 

不喜欢某种商品的人们,并不需要联合起来去“抵制”,反正你们都不买。

 

抵制,针对的是想买的人。你想买,但我们不想让你买,我们要通过某些手段,让你想买而不能买。

 

这些手段,就是所谓的抵制。

 

舆论,是一种手段。谁买就是卖国贼。吓得人们不敢买。

 

暴力,也是一种手段,比如“每起争端,更有极端分子挨家挨户去搜中国货,然后烧了它,以此为荣。”(-1)

 

经济学家张维迎喜欢用“无知”和“无耻”来分析反市场行为,“抵制”,就是一种典型的“无知+无耻”的反市场行为。

 

认为买外国货是不爱国,这是经济学文盲的无知。

 

打着爱国的名义打砸抢,这就是政治流氓的无耻。

 

一些印度人抵制中国货,只是打着爱国的名义耍流氓。用语言暴力+肢体暴力恐吓那些潜在的购买者。

 

抵制,是不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是一场“乌合之众”的狂欢吗?

 

不是的,分析问题,就像侦探查案,我们要看,谁受益?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抵制,谁是抵制中国货的受益者,谁就可能是黑手。

 

被迫放弃购买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只能去购买“印度制造”的那些消费者,他们是受益者吗?显然不是,他们只是抵制的“代价”。

 

因为使用中国产品而被骂,甚至被抢掠的那些印度消费者是受益者吗?也不是。

 

上街搞抵制的政治流氓们是受益者吗?是的。首先,破坏行为本身带给他们一种爽感,对于流氓来说,作恶使他们快乐,让他们出风头,这是一种莫大的心理收益;其次,这样的抵制行为,背后往往有人发工钱。

 

和中国制造相竞争的那些印度厂家是受益者。逼迫人们不能买中国制造,忽悠人们买印度制造就是爱国,他们的产品销量就可以提升,利润就可以增加。雇佣一些媒体和流氓,搞抵制运动,是“值得”的。当然,我只是说有这种嫌疑。从经济史来看,商家花钱支持抵制运动,抹黑外国竞争对手,这类案例,比比皆是。

 

煽动抵制的印度政客是受益者。他们增加了曝光率,扩大了影响力。团结人们的有效方式就是树立一个假想敌。把国内的各种问题都归罪于对方。煽动仇恨甚至有助于增加政客的权力。

 

呼吁抵制的媒体是受益者。妙笔生花,流量增加。广告费都可以提升一下。

 

受益者往往精明。因为不管是抵制还是爱国,都只是他们的“生意”。

 

受害者未必无辜。尤其是那些被煽动被欺骗的人们。愚蠢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受害者还有中国企业,因为利润确实会减少,风险确实会增加。不光是少卖货的问题,傻逼们一旦被煽动起来,中国企业家在印度的店铺和工厂,都有可能会以被爱国的名义,打砸抢或直接没收。


(刚上微博看了一下新闻,针对中国店铺的打砸抢实际上已经发生了。)

 

知识是一种力量,愚蠢也是一种力量;永远要警惕这种力量。

 

当然,作恶也是有代价的,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因为封闭排外而得以发展,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因为愚昧狭隘而取得进步。

 

商业没有国界,自由交易才是大义。人类世界不是零和博弈的丛林,生产者和消费者永远不是敌人。中国制造增加了全世界的财富和就业,而不是相反。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外来的商品和资本越多,一个国家的就业岗位才会越多,社会总财富才会越多。相反,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没有外来的商品、资本、人力和你竞争,但你有多少财富,多少就业?


中国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流动,就是一种财富和就业的“增量”。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些贫穷的非洲的国家崛起了,大量出口商品,到处投资,表面看起来是抢走了一些廉价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却是给全人类增加了大量的财富和就业。相反,类似朝鲜这样的国家,他的人力和资本不参与全球竞争,但这对其他国家并不是什么好事。

 

商业不是文明的敌人,而是文明的根基。那些打着冠冕堂皇的名义破坏商业的人,才是文明的敌人。他们的破坏与抵制,是在给财富和就业做减法。是在减少本国消费者的选择,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他们的爱国,是以损害同胞的利益为前提的。

 

印度抵制我们,但我们不要抵制印度。读泰戈尔的诗集,看印度的电影,并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损失,找几家印度人开的店铺砸掉,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收益,只会显得残暴和傻逼。


我们永远不要效仿别人的傻逼。

 

泰戈尔说:“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希望那些动不动就抵制的傻逼们能够悔改,好好去读书,去赚钱,而不是闲着没事儿,动不动就被煽动起来,喊一些愚昧的口号,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糟。


相关文章:口号的正义和行为的邪恶

配图来自:印度电影《短线人生》剧照

你“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