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一种冒犯
约翰逊博士是《英语大辞典》的伟大编撰者。他第一次遇见亚当·斯密时,就攻击斯密的某个陈述,斯密则为自己的论点辩护。
约翰逊:“你在骗人。”
亚当斯密:“你这××养的!”
01
2014年,机缘巧合,我读到一本叫《经济为什么会崩溃》(后来改名叫《小岛经济学》)的书。
那之前,我是一个喜欢诗歌和摄影、向往高福利社会的文艺青年;那之后,我走上了学习钻研经济学的道路。
那时候我觉得经济学只是一门科学,不像政治充满了雷区,不像神学充满争议,也不像文学一样让人的心多愁善感。
多年后我才明白,经济学其实并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经济学,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冒犯。
02
我们都知道初次见面不适合聊政治聊宗教聊三观,这是一个现代人的社交常识。
但我以前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学也是一个禁忌。初次见面,是不适合聊经济学的。
甚至,哪怕是熟人之间。
那些最常见的经济学问题,你是否支持提高最低工资、是否支持延长孕妇假期、是否支持增加穷人福利、支持对富人提高还是降低税收,其实,也是政治问题、是左右立场问题。
那些最基本的经济学知识,稀缺是否存在,人间能否建立天国,有没有免费的午餐,其实直接关系着信仰的问题。经济学知识,是对许多宗教信仰和理想主义的挑衅。
更多的经济学问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敏感的三观。1969年的康奈尔大学,黑人学生抗议经济学讲师讲授的关于贫困的内容,从他手中夺走话筒,占领了经济系;小说《看不见的心》里,教授经济学知识的男主,差点因为传授经济学知识,而失去了女主的芳心,被视作一个“你自私你冷酷你无情”的人。
为这本书作序的梁小民先生感叹说“在许多人看来,相信市场的经济学家不讲良心,不讲道德,只看到市场经济的成功,漠视市场经济的失败者,是残酷无情的狼。”
我当年读这段话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多年后,被许多多多的人骂过,被许许多多的人误解过,我才明白。
03
但我后来才明白。
这些都是我最初学习经济学时,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在最初,我觉得这只是一门单纯的科学。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启蒙书《小岛经济学》序言里作者讲自己的父亲因为坚持自己的经济理论并予以践行,结果被美国政府关进了监狱。
对当时的我而言,那也只是一个遥远的,令人钦佩的故事。
以至于我丝毫没有察觉普及经济学知识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只是沉浸其中,兴趣盎然。
有时候,看着留言里愤怒的谩骂。我会忍不住想:难道我传播经济学,是为了让别人讨厌我吗?
04
凯恩斯:私下我们相处的很好,但他(哈耶克)的理论全是垃圾。
哈耶克:他(凯恩斯)的经济学既错误又危险,几乎成了无关宏旨的迂腐之论。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凡科学必有争论,必有冲突。科学会在争论中进步,但争论者难免会有情绪。
哪怕是牛顿这样的大神,也热衷于和人撕逼。
经济学的残酷在于,它常常是对人们美好愿望(甚至信仰)的冒犯。
你告诉人们好心常常会办坏事,美好的愿望常常通向深渊,经济规律从来不会因为善良的信念而改变。
就像你告诉一个孩子: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我们确实买不起,你必须放弃。
这其实是很残酷的。
孩子只会哭闹,成人却会予以回击,会狠狠的攻击那些刺破他们美梦的人。
这是任何一本经济学书籍,任何一个经济学老师,都从来没有教过我的事。
多么痛的领悟。
相关文章:杨笠:创作即冒犯
最近在知识星球上写【做到】系列,已经更新到了第18篇。星球需要付费,留言里没有任何一条批评谩骂,我写的很快乐。这个系列只讲“行动学”,讲个人如何把事情做成的方法。希望每一位购买了的朋友学以致用收获满满。
我准备写够一两百篇就出本书。如果出版不了,就找淘宝商家打印出来,给每位买了星球的朋友送一本。书名都想好了,就叫《做到》。
这是今天更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