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费主义是一个伪概念

亮叔一 亮叔行动学 2024-04-03


01

知识分子特别热衷于批判“消费主义”。
 
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压根说不清“消费主义”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像他们对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一无所知。

消费就是买东西,这么简单的行为,哪来什么复杂的主义?跟“主义”,有一毛钱关系吗?

所谓“消费主义”其实是一个狗屁不通的伪概念,纯属莫须有。

这个故弄玄虚的概念背后,是知识分子的反市场心态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最喜欢的,竟然是口红、包包、漂亮衣服,而不是诗词歌词、学术论文;大众崇拜的,居然是企业家、是网红主播,而不是满腹学识的他们。

明明满腹经纶,为何受人冷落?明明心怀苍生,为何无足轻重?庸俗的大众为何崇拜金钱而非学识?最好的资源为什么不能按照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来分配给他们?人们为什么喜欢围观亏本大甩卖而不是听他们坐而论道?这种根深蒂固的不满与怨愤,构成了知识分子的反市场的心态。

这些满口大词又自以为是的知识分子们最需要的,不是卖弄概念来批判社会,而是去学习经济学常识,不再当经济学文盲,不再以己之昏昏,传播对市场的误解与敌意。

02

批判“消费主义”的理论之所以流行,背后还有另一个隐秘的原因。

那就是在许多国家的宗教文化和传统文化中,人,是天生败坏的罪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来受苦受难受惩罚的,是不配得到幸福的,应该在无穷无尽的痛苦绝望中等待某些神灵(或者知识分子发明的高明理论)的拯救。

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利格曼揭示说:

“很多人认为幸福感不是真实的,更多的人认为人类的的积极动机是不存在的。我把这个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的人性观叫做‘根都烂掉’教条。……这个教条(除了存在于宗教)同时也遍布艺术和社会科学中,影响这些学科对人性的看法。”

在持有这种人性观的人们看来,你活着,就应该是痛苦的,匮乏的,但是你们竟然通过消费这么容易的手段,就获得了无数满足和快乐,这简直是一种罪恶。

当然要予以批判。

你消费,你庸俗;你快乐,你肤浅。

03

还有,从进化的角度,我们也能够理解某些人对“消费主义”的敌视。

人类(作为动物)的头等大事,是基因繁衍。你不需要快乐,不需要幸福,不需要满足形形色色的欲望,不需要追求美、娱乐、艺术和奢侈。所有的财富(比如粮食、兽皮)都应该积攒起来,这样天灾的时候的时候就不会饿死冻死。一个喜欢拿财富(粮食)去酿酒(消费)的原始人,可能会让部落长老感到深深的忧虑。

原始部落的长老,要考虑的是生存繁衍,而不是张三搞一件漂亮衣服李四做一个好看的皮鞋,为了这些消费品,消耗部落宝贵的资源(粮食和兽皮),这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容忍的。

经济的发展让人们享受越来越丰裕的生活,但人的思维从来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自动更新,思维只会通过后天学习而不断进步。一个原始人不能理解产权(张三怎么花自己的钱关别人屁事),不能理解主观价值论(有人喜欢攒钱投资、有人喜欢买买买),不能理解交易创造财富。一个现代人,如果不学习经济学知识,也同样不能理解市场经济,更容易被“消费主义”这类伪概念所忽悠。

那些批判消费主义的言论,也可以视作一种返祖现象。

推荐阅读:那些如果我能早些明白的事





认知决定命运,行动创造幸福。我的新课《财富与美德:给孩子的10堂幸福课》已更新完毕。

这门课是写给孩子们的,也是写给大人的。尤其是写给那些一直以来一直陪伴我的读者朋友们的。

如果我可以穿越到十年前、二十年前,告诉那时候的自己一套关于人生的方法论,那么,我会把这门课作为一份礼物,送给那时候的自己。那样的话,我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少很多感性的烦恼,我会拥有更加蓬勃的生活。

课程主要探讨创造力、好奇心、想象力、同理心、坚毅力、社交力、企业家精神等10种优势和美德与财富、幸福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这些优势与美德的具体方法。

课程融合了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哲学等不同学科对这10种优势与美德的研究,每节课都布置了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小作业,优秀作业可以获得特别礼物。这是一门通识性、实践性的课程,适合三年级以上孩子学习,亦适合成年人学习。

订阅课程,学习完整内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