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相关城市研究:疫情背景下的生活圈规划

规划师成长学社 国匠城
2024-09-02


小编:本周规划师成长学社的专题是“疫情相关城市研究”。社区生活圈是指在适宜的日常步行范围内,满足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工作与生活等各类需求的基本单元,融合“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多元功能,引领面向未来、健康低碳的美好生活方式。疫情爆发时,社区凸显出其作为城市基础治理单元和居民生活功能单元的重要作用,同时,社区韧性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相关领域的前沿热点。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疫情背景下的生活圈规划


Part 1

疫情背景下社区韧性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构建的框架:框架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将社区生活圈建设引入社区韧性领域,构建社区自身和社区生活圈的多维度,充分考虑日常健康和疫情紧急的多情景,同时关注儿童、成年人和老人的全年龄段的多服务对象,构建相对完整的空间全覆盖、时间全覆盖和服务对象全覆盖的指标体系。



疫情背景下的社区韧性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选择支撑韧性、经济韧性、设施韧性、组织韧性、空间韧性作为一级指标,共涵盖12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



参考文献:陈浩然、林樱子、王强,2022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体系构建》


Part 2

疫情背景下的社区“韧性生活圈”打造


“韧性生活圈”建设作为韧性城市的基础环节,是提升城市空间、信息、经济、治理多维度的抗干扰性和自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居民生活的安全与品质息息相关,是提高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配套和物资需求。因此,建设韧性生活圈,将是最大程度降低城市灾害风险,提高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


韧性生活圈公共配套配置优化:


(1)以“医疗圈”为核心构建生活圈公共配套体系。



(2)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冗余空间的预控与预留。



(3)优化品质型配套设施功能引导和管理统筹水平。



参考文献:周庆华、李茂,、陈凌芳、武明妍、陈艺,2022年,《疫情防控视角下社区“韧性生活圈”打造初探——以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公共配套设施配置为例》


Part 3

疫情背景下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研究从居民疫情期间和后疫情的日常需求出发,探讨了在日常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如何基于社区生活圈构建应急的公共卫生防疫圈,以及适应后疫情时代新需要优化现有生活圈。


疫情背景下的生活圈构建需求分析:


疫情发生前,根据社区居民的多层次需求提供生活圈服务设施要素:生理需求包括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日常生活服务和医疗服务,安全需求包括防灾应急和安全的出行环境,社交需求包含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必要的公共空间作为载体;尊重需求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等;分别可对应医疗养老、商业服务、文体活动、教育这 4 类设施。


疫情期间社区新出现的需求可以归纳为疫情防控与基本生活保障两方面,其中疫情防控主要包括对社区进行封闭化管理、密切监控疫情,做好临时隔离区准备等。



后疫情时期社区生活圈设施优化方向:


后疫情时期需求变化——快递以及运动、医疗等健康相关设施需求提升。其中:


生活便利服务方面,疫情造成的购物不便催生了对线上消费、外卖、生鲜配送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强烈需求。


医疗卫生方面,由于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于健康的认知与关注,居民将对自生身体状况更加重视。


运动健康方面,疫情防控要求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居民不应进行非必要的外出活动,疫情缓和后居民就近进行锻炼活动的需求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王行健、蔡莹莹、孙世界,2022年,《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南京成贤街社区为例》


如何查看学社分享?


扫码查看

案例分享




以上就是今天【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的分享,更多内容欢迎扫描文末二维码加入学社查看。

学社往期专题推荐: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文献、地方管理规定合集、创新研究、案例分享

  2. 城市片区设计——相关文献、风貌指引,协同管控,开放空间设计、环境景观设施设计


注:学社推荐内容来自公开内容


更多内容,欢迎加入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关注规划师成长的知识星球点击查看详细介绍

APP | 网站 | 小程序

同步更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匠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