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虚概念”,做有血有肉的教师、校长!

2015-04-07 校长传媒

一个优秀校长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文|程红兵(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校长传媒专栏作家)


2013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5年1月,印发《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研究制定这些标准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这样的标准下,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抽象的概念、条条框框的说明,看不到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校长。


我曾发表文章《走出“虚概念”——我看所谓教师、校长的专业标准》,我发现现在有许多人把“虚概念”当作宝物,这与“皇帝的新装”其实仅有一步之遥。或许有人会说“人家欧美国家早就有了校长标准了”,也许真的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能以欧美国家有标准作为仅有的前提,我们同样要考察一下欧美国家的教师标准、校长标准是否科学,假如科学,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假如人家也是虚概念,那就同样应该否定。因为我们不能把垃圾引进,事实上真的有人已经把欧美不少垃圾引进中国,而且产生了很坏的作用和影响。


我主张讲述“真概念”,否定“虚概念”,否定“概念型的校长标准”,但我不是不要提升校长,而是希望倡导讲述鲜活的校长,讲述有意义的理想校长,讲述校长的真实修为,还一个有血有肉的校长。


我心目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换句话说,一个优秀校长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


作为学生


我曾经做过10多年的学生,作为学生,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家大伯。他总是微笑地望着我们,从不厉声呵斥我们,从不跑到家长面前告我们的状,从不把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挂在嘴边,从不把我们的分数排名张榜公布,从不把处分开除作为手段对待我们这些经常顽皮的孩子;


我们实在无所事事,可以找他聊天;我们心有烦恼,可以找他倾述;我们遇到困难,可以找他帮忙;


我们若有心仪的人,可以请他参谋;我们若有开心的事,愿意与他分享;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校长在学校迎接我们;


每天傍晚放学的时候,他总在目送我们;


当我们偷偷养的小宠物不被妈妈所容、被赶出家门,带到班级,被班主任发现赶出班门,校长看到了,二话不说,就让宠物在校园里安了家,并让生物老师指导我们如何当好宠物的“爹地”、“妈咪”;


当我们在初中阶段成绩遥遥领先,而步入高中却每况愈下的时候,校长会把我们领到海边,看波澜壮阔的大海,看一浪高过一浪的海水,看远处高远的天空;


当校外的流氓、混混欺负我们的时候,我们的校长会一反温文尔雅的常态,大声呵斥,挥动铁拳,毫不犹豫地砸向他们;


当我们毕业很多年之后,还盼望着回到学校,看看校长的白发是否平添了许多,额上的皱纹是否深刻了许多,脚步是否依然矫健,身子是否依然硬朗,声音是否依然宏亮,那个让我们终生牵挂、永远难以忘怀的校长。


作为教师


我曾经做过30多年的老师,作为教师,我希望校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智慧教师。当我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个空位,听我讲完课之后,他总是把我叫到一旁,和我回放这堂课的过程,一起分析切磋,善意地批评和建议,让我感动许久,真盼着他明天再一次走进我的教室;


当我是一个中年教师的时候,我总为自己进入瓶颈状态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校长总是给我现身说法,回忆他自己当年的情形,讲述他曾经有过的烦恼,以及如何找到新的生长点;


当我踌躇满志准备申报特级教师的时候,他一方面很欣慰,一方面善意地提醒我答辩过程的注意事项,一时兴起校长还会充当临时答辩委员,来一次模拟考试、模拟答辩,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走上人生重要的考场;


当我们几个老师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受到肯定或表彰,只要校长知道,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我们报喜,向全校老师报喜,从他的笑脸,从他的根根白发,可以看出他是由衷的高兴;


当我们步入老年,记忆力大不如前,一不小心也会在课堂上犯一些低级错误,学生在“教师评价问卷表格”中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自己很不以为然的时候,他会很诚恳地和我聊他自己一次次的过失,一次次的遗憾,一次次的反思,直到你最终明白他的苦心;当我们退休之后,最想找人聊天的对象,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校长,想到那个自诩是我们的小弟的校长,把盏喝茶,说起当年一起教书的那些细碎琐事,那些让人忍俊不住的轶事,一起开怀大笑……


作为校长


我曾经做过10年校长,作为校长,我希望校长是一个身正为范的同行知己。我很希望我们的校长都有一种正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身上有正气,做事有原则。从不巴结上级领导,从不欺压教师学生,也不在各种场合无端贬损其他校长同仁。


从不把被某某领导接见的照片到处张贴,从文本到网络,从校内到校外,须知一不小心很可能有一天纪委要请你一起协助调查;


我希望校长同仁不要做那些毫无意义的升学竞争,你的学校高考升学率或许高出一个或几个百分点,主要的原因是你的学校占有了更多的资源,你的老师和学生在你的领导下把这些资源在狭窄的应试领域效率最大化了而已,你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升学率夸大地到处炫耀;


我希望我们的校长同行应该是言行一致的人,不要在公开场合大谈素质教育,而回到学校加班加点,周周练,月月考,次次考试排名;我希望我们的校长同行共同营造一个真正和谐的校际生态空间。


作为院长


我曾经做过3年的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院长,作为院长,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学高为师的学者校长,校长是书生,身上应该有书卷气。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希望在图书馆里经常看到校长的身影,在书店里经常看到校长的身影,校长不应该经常出现在餐馆里,更不应该经常出现在棋牌室或洗脚房里。


我不希望校长一定要课题,有诸如市级课题、省级课题或教育部课题,因为我深知今天的课题研究已经充满了泡沫,但校长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而且经常找老师聊聊,找学生开开座谈会,知道自己学校管理的问题在哪里,知道制约教师发展的问题在哪里,知道自己学校的课程问题在哪里,知道学校的课堂里出现了什么样普遍性的问题。


不希望校长一定要出版所谓的专著,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校长用公款买一个书号,或者出版一本包销书,实在太容易了,因为我见过一些校长的专著除了作者名字是自己的,其他基本不是他的——或者是粘贴来的,或者是“枪手”代写的。当然如果完全是自己的作品,没有占有学校的公共资源,按照正常的出版程序出版自己的专著,那还是应该肯定的。


我不希望校长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多少要有一些理论修养;不希望校长满嘴跑理念,经常喊口号,但希望校长对自己学校的课程有自己的理解,知道自己学校课改的切入口在哪里,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思路。


不希望我们的校长门门课程都精通,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但希望校长应该精通自己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并且触类旁通,能够走进所有学科的课堂,听课评课,说出自己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或许你曾经是一个学科的名师,甚至是特级教师,但是时过境迁,毕竟你把很多的时间、精力用在管理上,为了保持你的教学教育的敏感力,除了要经常走进自己学校的课堂,最好能亲自执教一个班的课,你就能够感知当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你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代沟,你就能缩短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你就能发现当下学校的问题所在,从而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决策,否则一不小心你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事易时移,你却浑然不觉,那么决策失误将在所难免。


作为教育局长


我曾经做过1年的教育局副局长,作为教育局长,我希望校长是一个勇于担当的领军人物。一说领军人物,不要立刻就把自己当成官员,一个校长不应该有官气,动不动就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官员,什么处级校长、科级校长,那是过去的政府因为那时的习惯或需要给你一个小帽帽戴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确实有不少校长就当真了,以官员自居,而且很是荣耀,甚至常常颐指气使对待老师,对待家长,对待学生,说出来的话语,那个腔调,比处长还处长,比科长还科长,殊不知,在处长多如牛毛的当下,即使是真的处长,也仅仅就是一个小吏而已,更何况你还是一个“相当于”副处级的校长。


作为校长希望你把学生安危、学生成长放在首位,学生在你的学校里是否有安全感?学生在你的课堂里是否有收获?学生在你的学校里是否健康成长?这是校长的职责,你责无旁贷!不要学生安全出了问题了,你立刻找到十分动听的理由,诿过于他人,推得一干二净,须知作为校长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只有担当起来;不要当学生在你的学校里跳楼了,你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他怎么偏偏跑到学校来跳楼,为什么不回家跳楼”?


这不是一个校长应有的思想!政府把你放在校长的岗位上,就是要你勇于担当,担当属于校长的责任。担当何止是出现问题时的担当,更多的是激流勇进的担当。当下社会的发展急需教育的变革,而教育界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现象,还是非常严峻的。一个对社会发展有高度责任心的校长,理所应当承担起勇于改革、破除陈规陋习的责任,基于国家的使命,基于民族的发展,基于孩子健康、阳光、智慧的成长,凝聚起一个学校的人心,集聚众人的智慧,领军破浪,扬帆远航!


我以为,基于“真概念”,走出“虚概念”,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有情义、有气质的活生生的人。

(本文发表在《中小学管理》2015第3期,略有删改)


延伸阅读:

走出“虚概念”

——我看所谓教师、校长的专业标准

文|程红兵(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校长传媒专栏作家)


我们有教师标准了,有校长标准了,但谁也不去往深里想想,它到底有什么用,有多少实际意义。把它放到教育现实中去,立刻就可以显出它“虚概念”的原型,空洞而无聊。


最近看到了专业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给相关部门草拟的“教师专业标准”、“校长专业标准”,洋洋洒洒,方方面面,全面完整,看上去很美。这些标准的制定,从动议到出台,这中间倾注了许多人的智慧、心血,也算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成果。出发点无疑是好的,想以此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基础教育学校校长队伍,体现政府对基础教育学校合格教师、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期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高等学校以及教师、校长培训机构,通过贯彻落实相关标准,加强学校教师、校长队伍建设。


我十分认真地研究了这些标准,十分遗憾地看到这样的标准是几无所用的标准,或者换一种说法,这是只有形式意义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标准,究其原因,就是这个标准只有空洞的教条,它只是把一般原则性概念运用到教师、校长身上,它并没有深入到学校的实体性内容中去。一段时间以来,从研究机构到政府机关的一些相关专业人士,专业到脑海中只有抽象的教师,没有具体的教师;只有抽象的校长,没有具体的校长;只有抽象的学生,没有具体的学生。当说起学生的时候,他们脑海中只是一个概念,是不会哭、不会笑的概念学生;当写到教师、校长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没有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烦恼、有困惑、有诉求的具体的教师、校长。在这种情形下他们所生产的作品(标准、论文、课题、文件等)一如工厂的产品一样是没有生命的虚概念,这是十分糟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他们还不自知,还因此自鸣得意,以此为成果,以此为发展进步。


黑格尔对现实的理解是“本质和实存的统一”。实存就是一般所谓的事实,是可以通过知觉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唯有深入到中国的教育现实中去,教育界的所谓教师标准、校长标准才有可能解决真正的中国教师问题和中国教育经验。真正有意义的标准,意味着能够正确表述并且真正抓住中国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实质问题,并能够对它做出正确的理解、把握和阐述。然而现在这样的标准,我们看到的是抽象的概念,看不到活生生的教师、校长;看到的是条条框框的说明语言,看不到有血有肉的教师、校长;看到的是橱窗里的模特,看不到置身教育现场的教师、校长。一言以蔽之,见词不见人。


就像我们许多组织机构给人写的鉴定评语一样,认真读完之后,你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绝没有似曾相识的人的感觉,绝没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我们常听说工厂生产的产品是有标准的,因为那是物件;而教师、校长是人,我们不能把一个大活人肢解成几大块(一级指标),每一块再肢解成几小块(二级指标),还不解恨,继续将每一小块再继续切碎(三级指标),一个活生生的教师、校长成了器物一般的组装件,最终按照一定的模板拼装成一个所谓标准合格的教师、校长。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表面上是非常经验化的,但是很多社会科学家面对社会经验的时候,只会看某个小问题或者用某个抽象的概念去判断这个问题,这使得经验研究变成了抽象的经验研究,这种研究是糟糕的。教师、校长标准的制定者们就是在做这样一种抽象的经验研究,其实他们对现实的经验几无感觉,只是用观念的方法编织他们对教师、对校长的理解,这种情况下,编制出来的标准可想而知只能是虚概念,用这种标准去评价现实的学校教师、校长就像用一把尺子去丈量现实的全部世界,最后只能得到很狭窄的东西,也是无意义的东西。


我们已经是不止一次地做这种看上去很美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许多领导都喜欢这样的作为,摆出来似乎很好看,我们有教师标准了,有校长标准了,但谁也不去往深里想想,它到底有什么用?有多少实际意义?把它放到教育现实中去,立刻就可以显出它“虚概念”的原型,空洞而无聊。不妨看看:


若以此标准聘任教师、选拔校长,则几乎无人可做教师,无人可任校长。这样一个十全十美的标准教师、标准校长,在现实生活中无从寻找。事实上没有一个教育局长、组织部长会以这样的标准去选拔校长,他们在选拔校长的时候脑海里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反复比较,反复权衡,最终选定。以此为标准,没有选拔意义,也没有聘任意义。


若以此考核现任教师、校长,则几乎成为空洞考核。按照这样一个抽象的标准考核教师、校长,考核结果出来,考核者不知道这个教师与那个教师的区别在哪里,不知道这个校长和那个校长的差异在哪里,不知道优秀的教师、校长之所以优秀是什么原因,不知道合格的教师、校长之所以合格是什么原因,不知道合格的教师、校长之所以没有达到优秀是什么原因;被考核者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哪里需要进一步改进,哪里需要继续坚持下去。这样一个看上去很全面的标准,却让人不明究竟。以此为标准,没有考核意义。


若以此培训教师、校长,则培训出来的只能是“概念教师”、“概念校长”。殊不知,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有不少所谓的专业机构、大学在干着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其结果就是让许多教师、校长学会了说写一些流行的时尚概念而已,并未根本改变教育现状。以此为标准,没有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校长办学水平的意义。


这样的“虚概念”,我们各级领导把它当作宝物,这与“皇帝的新装”其实仅有一步之遥。或许有人会说“人家欧美国家早就有了教师标准、校长标准了”,也许真的是这样,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知道“人家欧美国家早就有垃圾了”,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垃圾引进?事实上真的有人已经把欧美垃圾引进中国,而且产生了很坏的作用和影响。


我否定“虚概念”,否定“概念型的教师标准”、“概念型的校长标准”,但我不是不要提升教师、提升校长,而是希望专业人员讲述鲜活的教师,讲述鲜活的校长,讲述真概念,讲述有意义的理想教师、校长,讲述教师、校长的真实修为,还大家一个有血有肉的教师、校长。

(本文部分内容发表在《上海教育》2015-2AB合刊)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校长传媒最大的动力,谢谢!

校长传媒研修群:34468929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