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优秀程度到底与什么相关?

2015-04-18 校长传媒

孩子的优秀程度到底与什么相关?

文|吴伯凡


身边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现在都面临着孩子该怎么教、怎么养的问题。我以前不屑于谈这种话题,现在也跟大家一样,非常关心到底怎样才能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现在找工作很难,大家很关心孩子将来如何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又要怎样才能逐渐在小圈子里不逊色、不平庸。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成长为一个还不错的人。


很多人想尽办法,要把孩子送到景山学校、北京四中这样的重点学校。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很多优秀人物并不是出自重点学校。现在好多父母挖空心思,耗尽财力,就是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不知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两者之间的相关度其实并不大。


美国曾经有一项调查,看看学生的优秀程度与什么相关。我们可能会联想:是与父母的教育程度相关,与就读学校有关,还是与童年上没上过奥数班有关?


这项调查首先设定了一系列指标,包括学习成绩、社交能力、道德意识等,然后根据这些指标给学生们打分,从而形成了一条优秀曲线。然后调查人员拿可能相关的因素形成的曲线和优秀曲线对比,看看到底哪些因素与优秀有关。调查发现,学生是否优秀与家庭经济情况无关,与父母的学历无关,也与我们平时能想到的可能相关的因素无关。也就是说,我们认为的那些相关因素,相关性都不强。


最后他们发现了一条相关性最强的曲线,令很多人大跌眼镜。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会问“你小时候父母给你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父母是否经常给你读书,你在一旁有没有认真听”,并按照这个指标形成了一个曲线。调查发现,它与优秀曲线非常相似。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小时候父母是否持续给孩子朗读与孩子的优秀程度非常相关。


这项调查中所说的朗读,不是指光读故事,而是说父母在读,孩子在一旁听,而且不能打断,即使听不懂也要听,就是看孩子能不能一直听下来。实际上,这种听的习惯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的。


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喜欢跟孩子说话,尽管他们知道孩子一句也听不懂。但是,很多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还忍不住对孩子说:“小伙子长得真漂亮,长大后要……”说的是那些孩子完全听不懂的话,这是因为长辈们有一种正面期待,假设孩子能听懂,这其实就是一种朗读。这样持续一年半载,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逐渐就上来了。到了一岁的时候,孩子就能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能听懂父母的指令,虽然孩子不太会说,但他们知道要让他们干什么。然后,到了两岁左右,很多小孩就能正常交流说话了。正常的婴幼儿教育的过程是这样的。


对孩子的朗读实际上是和孩子说话的一种延伸。有的家庭保留了这种教育方式,有的家庭就没有。有的是因为忙,有的可能觉得没用。美国的这项调查表明了什么呢?就是这种看似效果不大的教育方式,对小孩的成长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听得懂也听、听不懂也听的方式不仅是语言教育,更是超越了语言教育,在语言教育之上的。对牛弹琴也有效果,何况小孩子不是牛。


朗读不只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孩子从小养成了倾听的习惯。什么叫倾听?听完以后马上发言叫对话,如果看法不一样还会当场质疑。在对话中,只要遇到一点障碍就会发问。而倾听是在听不懂的时候也不发问,因为在朗读一篇文章或朗读一本书的时候,不允许有这种打断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了倾听的态度,这种态度对日后的人格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从一开始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估计孩子长大之后这方面很成问题。如果一个人缺乏倾听能力,这辈子的成就会很有限。不会倾听无形当中就丧失了自我修炼的机会,因为倾听的时候是在接受信息的单向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而不是凭本能去质疑、反驳和提问。


学会倾听的小孩子在听父母朗读的时候,哪个地方没听懂,继续听下去,可能到后面就听懂了,或者一次没听懂,两次就听懂了。接受了朗读教育的孩子和没有接受朗读教育的孩子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前者可能会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后者可能不会,也许会成为一个主持人,但不会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因为好的主持人会在恰当的时候问一些恰当的问题,而不是说太多话。


如果一个女孩面对两个男孩,一个男孩还没等女孩把话说完便有了很多观点,说这个对,那个不对然后加以点评;另一个男孩会听女孩把话说完,隔一秒钟后才会提问。那么哪一个男孩比较有吸引力?聪明的女孩一定会觉得后面那个“孺子可嫁”。后面那个男孩甚至可以不答话,比如就是笑一笑。《菜根谭》里面说“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色,此中有无限乐趣”,意思是当你知道别人在骗你,你一点儿都不表现出来,这里头有无限的乐趣。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做随意、机械的反应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领导者应该不断吸纳各种信息,把大量信息存储在脑子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才给出反应。一惊一乍绝对不是领导者的素质。从小没有接受过倾听教育,习惯了对话式教育和吵架式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可能会一惊一乍的。那种习惯听到风就是雨的人,其智力不可能有一个深度的开发和磨炼。


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是孩子不知道的,这个时候他不能去问,只能逼迫自己去想。现在想不通,待会儿仔细听,说不定就能听懂;今天想不通,明天再想。就这样反思反省,从自己内部找答案,而不是马上去找现成的答案,这不仅是一种语言学习或一种文字学习,最重要的是一种生活修炼。


生活中有一类人,和他们聊天时,你的话才说道一半,他就打断你,然后滔滔不绝地提出他的想法。表面上看这个人反应很快,其实他每次说的都很肤浅。要是在谈判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人,你可以轻而易举制服他。怕就怕你一直在说,对方一直听却没有反应,最后三下五除二把你拿下。他让你不停说,结果他在某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回应你。


在企业中,最怕的就是老板没说完,员工就有很多反应,有的说这个做的不对,有的马上辩解说不是自己的问题,有的赶紧说这件事情和自己没关系。领导站在上面往下看,十分清楚哪些人将来可以培养成接班人、哪些人需要有计划地清理出团队。


在中国,能做到坚持给孩子朗读的父母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强调孩子要听话。但是,听话和听书是不一样的。听话是强调孩子要服从,听书不是一个简单的服从问题,而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服从、积极的沉默、积极的等待的性格。积极的沉默非常重要,因为一般人喜欢走极端,要么就沉默,要么就叽叽喳喳。能够做到积极的沉默的人,无论是智商、情商还是社交商,一定与那些只会沉默或者只会叽叽喳喳的人不一样。


西方有一个谚语:我们应该多听少说,因为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会听比会说更重要,因为听事实上是在积极地收集信息,同时在处理信息。如果一个人听到点儿信息马上就说,他已经不是在处理信息而是在发布信息了。如果长期养成这种习惯,那他深度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降低。


看起来那些马上作出反应的人、喜欢插话、急于知道答案的人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事实并不是这样,那些善于倾听、愿意观察和等待结果、愿意思考的人才是真的更加主动。在饭桌上吃饭就是这样,如果某人一直在说话,这个人就是想让大家了解他,因为他光顾着说,就没有机会去了解别人。善于观察和倾听才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美国有一本书叫《朗读手册》,考察了朗读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它的背后就是这个逻辑。倾听能力非常重要,给孩子朗读能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从而让孩子拥有更高的智商、情商和社交能力。朗读不仅仅是语言教育,还是性格教育、人格教育。一个不能静听朗读的人,其成长空间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


由倾听朗读的能力可以延伸到服从力。现在非常强调控制力,实际上是服从是需要力的,是需要练就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服从力,或者叫听从力,在听的过程中练就的力量比在说的过程中练就的力量要大得多。这个服从力就是从英文“to force”直译过来的,如果意译的话,译成“孝力”比较贴切。“孝”就是一种服从力,所谓不孝的人就是服从力很低的人,所以儒家强调“孝”是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教”字左边是“孝”,右边是“文”,意思就是有条理的孝、系统化的孝。


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孝”,也就是服从力。培养一个人的服从力就是培养他的“孝”。关于“孝”,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叫“孺子可教”。故事的主角是张良,他年轻的时候经过一座桥,有一位老人坐在桥上,看着张良走过来,故意把鞋子扔下桥去,然后对着他喊:“年轻人,你给我把鞋子找回来。”张良感到很诧异:“为什么他故意扔掉鞋让我来捡?”但是张良看老人这么大岁数了,抱着尊老爱幼之心,就帮他把鞋找回来了。这个老人还对张良说:“你给我穿上。”张良心里犯了一下嘀咕,但还是给老人穿上了。穿上之后,老人又把鞋蹬掉了,再次让张良捡起来,这样反复折腾了张良好几次。张良心里虽然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忍着没有发作,还是和颜悦色的。后来,这个老人对张良说:“三天后的清晨,你到这儿来,我有一本书交给你。”三天之后,张良来了,看见老人已经坐在那里了。老人说:“你这个年轻人,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让我来等你,显然你是心意不诚,三天以后你再来。”张良第二次来的时候起得更早,赶过来之后,发现老人又坐在那儿了。老人说了同样的话,让他三天以后再过来。又过了三天,张良天一擦黑就在那儿等了,他心想这下老人不可能比我更早来了吧。老人终于来了,他就对张良说了一句“孺子可教”,然后把一本兵书给了张良。这个老人叫黄石公,据说张良所有的谋略都是看了这本书以后得来的。


据说《黄石兵法》现在还有,不过它对现代人的效果跟对张良的效果肯定相差很远。简单地说,就是现代人的服从力不够,张良的服从力太强了,他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能够无条件地接受当下的境况,不打任何折扣甚至是超额完成目标,这就是服从力。如果一个人练过服从力的“童子功”,长大以后就可以忍别人所不忍,能别人所不能。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创新”这个词,说一个人要懂得独立思考,要质疑、要挑战,总之就是别那么轻易地服从。这就是所谓民主氛围下的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其实是服从力的低下。当然,服从力不是低三下四。基于倾听的服从力是一种积极的沉默,它表现为被动的超常主动性。许多在第一时间反应的人成不了大事,就是因为他的反应只是细节的、随机的、自然的、机械的,而不是整体的、全局的,最后他只能是略有小成而已。

(来源:凤凰新闻-节选自《欢喜》)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校长传媒最大的动力,谢谢!

校长传媒研修群:34468929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