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如何?

2015-05-13 校长传媒

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理想和情怀

——专访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

文|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朱家健


很多人疑惑,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如何?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一方面,有不少家长痛恨国内的基础教育,铁了心要送孩子去国外念书却又很盲目。另外,也有不少人十分自大。看新闻上说英国老师组团到上海来学习我们的基础教育,还请上海派60多位数学老师去英国支教。这样看来,中国教育岂不是世界第一?


把问题抛给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万玮,他的回答很简单:这两个倾向都有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者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东西方教育有很大差别,但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作为上海最早面向本土学生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平和双语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找到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教育之路。


这便是平和双语的立身之本,而提出并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就是万玮。如今,在上海幼升小家长群中平和双语的持续火爆足以证明身为教育者的成功。毋需多言,二十取一的招生比例,对校长来说,是一个幸福的苦恼。而家长对平和的信任,还是让这位创校元老深感责任重大。


1996年平和创校伊始,刚从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万玮,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被平和首任校长冯恩洪看中。他一边在冯恩洪的办公室喝着冯校长亲手泡制的高级龙井,一边被冯校长所描述的波澜壮阔的基础教育远景所吸引,于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来到平和当了一名普通的数学老师。整整19年,从教师到校长,万玮把平和融入了他的血液。


“平和的成功在于,它针对本土学生,在中国传统基础教育和西方高等教育之间架起了一座非常好的桥梁。”万玮告诉我们,平和虽然走国际化路线,但1-9年级阶段中国传统课程仍占到70%,“平和的教育做到了国际课程本土化、本土课程国际化,这是一个相互融合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或拿来主义。”


建一支国际课程的中国师资队伍


当万玮喝着老教育家冯恩洪的龙井时,他体会到的应该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当年冯校长尝试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际课程为曾经闭塞的教育体制打开了一丝缝隙。而如今万校长要做的更难,他深知,国际化不是平和的办学目的,平和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引进国际课程,探索出一条中国本土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道路,而国际化只是现代化的一个部分。


万玮在教育界也是个冷静的旁观者。他并不因为在推行国际课程,就把西方教育吹得花好稻好。他甚至在媒体撰文直指如今国际课程的两大弊端:第一是国际课程“挂羊头卖狗肉”,挂的是国际课程,搞的是应试教育,国外大学招生要提供什么就准备什么甚至不惜造假;其二是全盘西化,拿着外教做噱头。万玮认为,中、外教各有自身的优劣势,过度依赖外教的学校会遭遇极大的挑战:一来是师资队伍稳定的问题,二则真正做教育的学校自有其秉承的教育主张,而认同这些主张的外教则可遇不可求。


万玮表示,一定要打造一支属于平和的、以中教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才能执行他的办学理念。万玮做到了。


平和的小学、初中执行国家课程,高中部全部引进国际课程,分别为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国际预科证书课程)和CTC课程(Canadian Trillium College加拿大加安国际学院)。高中部的教研组长都是学校自己培养的中教骨干,他们已经成为教授国际课程的中坚力量,并创造性地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融合在一起。


万玮笑言,自己守住了中国教育的“主权”。他深深地懂得,教育是深植于文化的,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守住中国文化这一脉烟云。做国际课程,也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


让平和这个平台成为学生的舞台


万玮一直强调说,办学是需要理想的,因为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一个社会的人。


在万玮看来,平和这个平台,理应是学生的舞台。学校的社团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只要对学生成长有利,万玮基本上都投赞成票。他觉得学校不是一个笼子,把人关在里面限制住,学校要允许学生和老师在平和这个大家庭中自由地生长。相对于其他学校的“教师搭台,学生唱戏”,万玮说平和已经是升级版的“学生搭台,学生唱戏”,他称之为“翻转管理”。学生想做什么事,可以找校长帮忙。校学生电视台的学生台长想找万玮谈谈电视台未来的发展规划,便给万校长写了一封e-mail,“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想找您谈谈。”万校长自然遵命。万玮的邮箱每个星期都能收到学生发来的各种提议方案,他也会一一给予回复。他甚至还效仿巴菲特,办起了“校长午餐”——谈的自然不是如何投资,而是与学生交流对平和的看法,解决教学互动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教师推荐或学生自荐的方式和万校长预约,这餐在学校教工食堂吃的简单午饭,在平和师生看来,分量格外的重。


谈到最后,自然要问万玮,平和究竟要打造怎样的学生?万玮扳起手指说:“这里的学生要具备五个能力:第一是学术能力。平和的学生高中毕业都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对于论文的要求不低于本科毕业论文。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工具、技能,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生存的基本需要;第二是兴趣特长。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特长,学校要创造平台、培育土壤;第三是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文化传承,这也就是平和非常强调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第四是视野和境界。视野和境界不是只关注自己,更多的是关注他人,关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平和的学生要有那样的胸怀;第五是挑战的勇气。平和的学生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办本土化的国际课程,安排每周的校长午餐——无论大事方针还是日常小节,万玮所坚持的,正是平和办学理念倡导学生要做的:一个“平正达礼,和善励新;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人。“我们办教育必须始终保有开放的心态,因为教育所指向的是学生的未来。”


或许,这就是这一代教育者所坚持的理想和情怀。

(来源:新民晚报)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您的信赖和支持是校长传媒最大的动力,谢谢!

校长传媒研修群:34468929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