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上清华了:我的高兴与忧心
学生考上清华了:我的高兴与忧心
文|马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二年级学生)
高兴与忧心
2012年我本科毕业,去西部地区一所高中支教。我教的是高一。今年,2015年,三年过去了,他们高考,有个学生被清华录取了。
我很高兴,好像自己又被清华录取了一次。
但是,我也感到忧心。
这个学生来自西部地区,家庭不富裕,农村户籍,毕业于不能稳定地为清华输送生源的县城中学,普通话不标准,没有和母语是英语的人交流过,通过照顾性的招生政策被降分录取。根据已有的研究,一些老师、同学和我自己的经验,这个学生到了清华以后,很可能比一般的清华新生面临更加不利的处境。这种不利的处境可能是这样子的:
不到两个月以后,就会开学。她第一次来到北京这个超级城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来到清华,原来餐厅还有电梯,超市存包柜还能出带条形码的小条;见到了她的室友,她的室友可能高中就用iPhone了,她可能得到两三年以后才能用上苹果的产品;她第一次到阶梯教室上大课,讲的是微积分,跟不上,第一次写作业,自己做了两三个小时都做不完,而保送的同学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做了,而且还能用不同的解法做;入学英语分级考试后根据成绩被分到了C班,上课时用英语交流需要鼓起勇气,而有的同学已是侃侃而谈,原来他们高中就出过国了;第一次期中考试,第一次成绩排名,之前代表了一个县最高水平的她,很可能排在靠后的位置;清华里老乡比较少,往前数五年都没有几个,而有的同学的高中一年就考了十几个清华……这种不利处境是持久的,会延续到大二、大三、大四、毕业。因为每个学生都在发展,当这个学生在弥补差距的时候,其他学生已经又往前走了好几步了。
发挥优势,回避劣势,比出个高低
但是,上文所说的“不利处境”都是统计意义上的,不能对应到某个具体的个体上。也就说,从统计意义上,这个学生很可能处于不利处境,但从个体意义上,她也有可能适应得很好,发展得很好。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个例呢?为什么仍有一些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在清华取得出色的成就呢?我的硕士论文《塔尖内的竞逐——基层学生在精英大学如何向上流动》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目前我有三个需要进一步验证的判断,这三个判断与大家一般的认识是相矛盾的。
首先,现在常说“不要和别人比较”“做好自己就行了”“考进清华已经很好了,不要给太大压力,差不多就行”“我们小地方出来的,怎么能跟大城市的学生比?”……说这些话的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客观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人总是隶属于某一群体,群体内部自然有前后高低之分,这一点由不得自己。所以,比不比,不是自己说了算。即便自己不想比,外界也会给你一个位置。这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县中学生与城市学生、富裕学生、超级中学学生相比,就一定处于劣势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的第一个判断是:发挥优势,回避劣势,比出个高低。
我讲一个访谈案例。F是农村学生,高考发挥超常被清华录取。他普通话不标准,开学时自我介绍有些同学还笑出来了。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刚来的时候很想学好,但是因为基础差,动机不足,成绩比较靠后。但是他为人特别忠厚,特别喜欢帮忙,比如取个快递,搬个东西。大一在院学生会跑腿,负责每周去订羽毛球场地,每次都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大二时,他被选为院学生会体育副主席。大三时,他休学去当兵两年,返校以后根据当兵优惠政策推研,拿到了北京户口,还担任国防班的辅导员。
对学习不感兴趣、普通话不标准、不善言辞,这些的确是劣势。但是,他的优势是,为人忠厚,肯吃苦。他发挥了优势,在社工方面里做出了成就,选择当兵,局面一下子就打开了。试想,如果他跟大部分清华学生一样,也是好好学习的话,在学习成绩上竞争的话,是很难胜出的。
所以,每个学生都有优势和劣势。关键是发挥优势,回避劣势。那么,农村学生们的优势是什么呢?
大学的自由与不自由
我的第二个判断是:大学给新生呈现出的第一印象是自由,但是,自由只是冰山一角,冰山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是:不自由。谁能率先意识到这种不自由,并且甘愿为之投入,谁就能占据优势。
我再讲一个案例。C刚上专业课时,压力也很大,吭哧吭哧学才勉强跟得上。但是,他发现,天赋极高的同学往往不在意,甚至反感思修、史纲、军事理论这种课。这些课程学分又比较大。他给自己定的策略是:专业课咬住,公共课胜出。思修课老师让写课程论文,要求5000字,他写10000字。史纲课上课沉闷,他回答问题。学分绩一算,他也排在了前三分之一。大三升大四推研时,最拔尖的同学出国了,他顺利推研。
大学有自由的一面,比如选课制度。每个学生都想自由地选课,自由地学习。但是,大学也有不自由的一面,比如公共课制度。清华一方面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从某些方面看,清华更像一所军校、党校。如果自己的优势是批判性思考,那么就在前一方面发展,如果自己的优势是吃苦、服从,那么就在后一方面发展。
再举个例子。大学有很多社团,看似很自由。但是不自由的一面是,这些社团的平台有高低之分,权力有大小之别。如果自己想在社工上做出一番成就,那么就加入团委,或者学生会等主流组织。而且,从某种角度上看,团委比学生会更主流。在团委系统扎扎实实地做,也能做出成就。
所以,再总结一下我的第二个判断:剥去大学自由的表象,看到不自由的方面,选中一点,不动摇,不懈怠,扎实耕耘。
领导力与被领导力
我的第三个判断是,现在讲个性比较多,讲领导力比较多,但是,谁愿意多吃点亏,多不计回报地做服务工作,谁就能在人际关系、社会工作上占据有利地位。
我讲最后一个案例。D大一竞选班长没被选上,当了个学习委员。一般而言,班里的工作主要是班长和支书负责,没学习委员什么事儿。但是他不这么认为。他串宿舍,收作业,发作业,分学习小组,考试前组织集体复习,联系助教和师兄答疑,组织知识竞赛……他把学习委员做得风生水起,而且抱着“不折腾”的态度,切实服务大家。大二他顺利当上班长。
现在人们喜欢讲领导力、表达能力,其实,被领导也是一种能力,倾听也是一种能力。能在领导的岗位上发表流利的演讲当然好,如果自己领导能力不行,表达能力不行,那么也无妨,那就像沙和尚一样默默地做好服务工作,这也是一种力量。
善良
在开题汇报会上,老师说:“你这个研究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沉重。好像同学之间就是竞争关系。而且现在学校也在改革,不再那么看重成绩了。你做这样的研究,是不是和学校的精神不符啊?”
我说,现在学校是在改革,希望淡化学分绩的影响,希望学生能多元发展。但是,我有三点疑问:第一点,改革改的是游戏规则,新的游戏规则对哪些学生更有利,对哪些学生更不利?第二点,学校处于社会之中,学生毕业以后也要走向社会。如果学校改革,但是社会不改革,学生到了社会上,不被社会认可怎么办?学校鼓励多元发展,那么我在不挂科的前提下,努力写科幻小说,但是找工作时不被面试官认可,怎么办?第三点,过于注重成绩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顽疾,从小学延续到大学,从古代延续到当代,改革难度比较大。如果清华改了三年最后不了了之,那么跟着改革走的学生怎么办?
这个研究好比一个婴儿,我有时想,如果这个研究最后长大成人,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一开始希望这个研究像《孙子兵法》一样,像锦囊妙计一样,帮到一点我的学生。所以,他是计划性极强的一个人,甚至心机比较重的一个人。
但是,我后来希望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善良,这是我最后想说的。
我希望那名被清华录取的学生做个善良的人。我希望你不要因为不利的情形而低落,就像那草原上的格桑花,风雨过后依然美丽;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出身的不公平而怨念,就像雪山有雪山的巍峨,湖泊有湖泊的静谧,岩石有岩石的尖刻,云朵有云朵的恬淡,欣赏你的同学,为他们的成功而感到高兴,为他们的忧愁而感到着急,善良地对待清华里的人和事;我希望不要因为结果干扰到你的善良,可能你奋斗了四年,在清华依旧不起眼。但是,就像那草原的小草,很不起眼,但是它经历的生命旅程,壮丽无比。
我希望学校的制度更加善良。清华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更多的发展方向。比如,让贫困学生不要因为差旅费受限,也能去国外看一看。
我希望家长们更加善良。不要潜移默化有意无意地以工资、户口、车子等等论成功。人的发展不一定要用外在的事物衡量。
我希望这个社会更加善良。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不要强迫年轻人走一条道路。
我希望这个国家更加善良。东部在急速向前的同时,别忘了西部。农村能坦然地面对城市,城市能坦然地面对农村。
这些是善良的愿望。我希望人们怀揣善良的愿望,善良地做人,善良地做事。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马迪爱教育)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