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谈阅读讲写作

2015-10-01 李玉贵 校长传媒

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谈阅读讲写作


真正的阅读是对学生产生作用的阅读


我们班一年读100本的课外书,我想说,以前我也跟大家一样,觉得老师应该快乐阅读。可是真的深入阅读之后,我深刻地理解,阅读只有快乐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阅读是对学生产生作用的阅读,既要读进来,又要读出去,不管是说出来还是画出来。


我觉得阅读技能最简单的就是把这个故事说出来,所以我们有“说故事”。爸爸妈妈没有时间,小朋友可以帮他们家小狗学习。故事讲五分钟,请小狗用爪子盖个印章。其实,我的课堂很简单,只是让他们读进来,然后让他们说出来。


有一次校外教学,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很兴奋的日子。可是那天因为早上太忙,没有时间安排说故事。在车上,他们就开始了说故事。当第一个小孩站起来开始讲时,原本嘈杂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那时,我觉得不管你的教学有多艰难,推动有多少限制,你们班至少要有共读的书,一学期哪怕5本都好,因为我们知道阅读重要,但是书海茫茫,却不知道读什么好。这些共读的书,也会成为全班小朋友共同的文化的种子。


为什么一说故事全班都会安静呢?因为他们都读了这本书,今天听到的不是别人说的那个故事,而是他们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和他的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共鸣。


所以,我常说安静的课堂有它的力量。但是在大陆,我感觉大家更注重热闹的课堂、激烈的课堂、学生外显的课堂。这几年,我越来越相信佐藤学老师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我相信每个班都可以做到。


阅读的方案上还有一个因素——体能,我以前很讨厌这个,阅读为什么要结合体能?可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小孩活动太少了。我的小朋友,一年级时跳绳一下都不会,现在可以连续跳1000 下;以前跑步都不协调,现在他们能围着操场跑20 圈,虽然操场跑道很短,只有123米。


在台湾,9 点以前我都不上课,而是带着学生运动。运动完之后,他们可以沉静下来非常专注地学习。但是在大陆,我们老是让学生安静,不要动。他们不过是小孩儿啊,怎么能不动呢?让小孩动起来,比如简单地互相抱一抱,他们开心,你也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真正的写作,是写有感受的东西


真正的写作,是让小孩写有感受的东西,而不是学他读的那个文本如何写。所以,我现在在班上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让小孩的多元经验跟写作的时间差拉到最小。


我们会发现,小孩有丰富的体验,但是跟写作却有着很大的时间差,所以小孩写不出作文。我让学生整天在教室外面活动,然后一学期写50 篇的作文。无论在哪儿玩,我都鼓励小孩多看。


其实,对于一件事,小孩子到底怎么想,哪些材料可以放进来,他并不是不会,只是不清楚而已,所以要建立相互学习的关系。


我建议所有的老师带着自己的班一起学习绘本《田鼠阿佛》,收集词汇。词汇是写作的起点,词汇是对话的开始,对于中等和中下等的小孩,让他先去收集词汇。所以,我在小朋友中只做一件事情,书念完,大家找一找,自己好好体会一下,用词汇收集冬天在哪里。


可能只有3 分钟,小孩只写了四五个词。这都不要紧,你可以让他们觉得哪个最大,就在哪个词后打星号。


台湾的公园里有很多免费活动,比如观赏萤火虫等。我们班每三个礼拜去参加一次这样的免费活动,其实就是去欣赏一个免费的表演。


在表演现场的一个角落,我只做一件事:家长帮我贴一张海报,小朋友们在欣赏完表演之后,我们就在里面聊经验,每个孩子都要讲。然后我会把一些讲出来的关键词,写在这张海报上。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 到15 分钟。接下来就是写作,没写完的不能带回家。


一开始,会有小朋友跟你说,老师我不会写,老师我真的不会写。我说,你就写“老师我不会写”“老师我真的不会写”。其实,顽皮的小孩在玩十句之后就真的开始写了。


我们还有运动会、烤地瓜、赏鸟等活动,甚至我们还组织了一个有关植物的主题活动。小朋友要去动手,了解我们的祖先怎么利用植物来编袋子等。


我们学校对面有个荷花池,池边上有个阶梯。玩过之后,班上所有的小孩都留在里面写作文。所有的小孩都写得出来,因为那就是他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写什么都可以。


我不是批改作文,而是在回应小孩书写的内容,让小孩知道他的作文是有读者的。我们的写作在活动结束之后一个小时内完成。我们谈论经验15 到20 分钟,放小孩去写作大约30 分钟。走到哪,写到哪,所以我们班叫作“街头写手”。


最后,我想以这个来结尾——

你教训的这些学生,其实他的存在,也很有价值。碰见这样的小孩,我们永远只能假设我还不够懂他,我还没有找到理解他的路径,他本身没有好坏。


我之前是教体育的,那一节体育课,教室里跑来一只老鼠,全班吓得奔跑的奔跑,打架的打架。只有一个小孩把那只老鼠打死了。


当时我好感激那个小孩。可是,在这一天之前,有十几次上课我并没有好好看过这个小孩:功课很差,不善发言。可是在这节课上,我竟然感受到了他存在的价值。我凭什么当老师?我们只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机会,我们总是用学科知识、学习的角度、听话的角度来判断,来感受,来回馈。


所有这些,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每个小孩都不一样,只有我们谦卑,才会找到方法。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