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2016-06-16 石礼金 顾明远 校长传媒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文|石礼金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1、利用交往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家庭,有着自己独特的富有美好寓意的名字。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却有着对别人十分好奇的心理,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孩子们的“想和同学交往”的心理特点,给孩子创设好条件。我利用学生信息表给孩子们做了名片,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等,并且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名片,上面有你们自己的名字,如果你想认识别人或和他(她)做朋友,就去问他(她)要名片,作为名片的主人呢,要告诉朋友你的名字,这样才有诚意。”通过这样的人际交往手段,孩子们识字热情高涨,一个月内,全班同学都已经能够认识班中同学的名字了。而且连名片上面的“姓名”“学校”“电话”等都能认读了。这种看似无意却是有意的方法,让孩子识字的兴趣越来越强烈。

        

2、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新课程对识字有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低年级的课文中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点,根据课文内容编创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识字愿望。打牌游戏,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组词越多越好),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同学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这种游戏识字方法既可应用在复习一课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对一单元的生字复习。带头饰表演识字游戏,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戴在学生的头上,扮成小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声音、动作、外形特征表演出来,识字时常安排学生演一演,既给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又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牢牢认识了动物的名字。如教学小学语文长春版一年级下册动物乐园2时,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课文中动物的一些信息,课上让学生戴上熊猫、梅花鹿、老虎等动物的头饰表演,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识字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大多有关小动物内容的课文都可以使用这种游戏方法识字。“抓特务”游戏,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同学到其他小组“抓特务”。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特务”,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特务,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

        

还有翻图片读字词、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低年级孩子都比较喜欢游,利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孩子才会真正地主动去识字。


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比较识字法。


对于形近、音近的字,我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区分、辨别,抓住异同点,巧记,活记。如“日和目”,“木和禾”,“他、她、它”,在比较中达到深层认识和的巩固。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时,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日”太阳只有一个,所以“日”里只有一横,“目”眼睛有两只,所以,“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这样,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便不会混淆了。

        

2、造字规律识字法

        

我们汉字中有一些是象形字,那么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在认字的时候可以根据形状来识字。例如口、人、子等。又如一些形声字,瞄、描、喵、猫、锚等声旁表示音节,形旁表示意义。还有会意字等,指示字,明确汉字的造字规律,从而理解字义,达到识字效果。

       

3、猜谜语识字法

        

学生喜欢猜谜语,猜谜语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心强这一特点,编一些谜语让学生猜,能激起他们识字的愿望。猜谜语可分为猜字谜和猜物谜两种。如教学“全”字时,可让学生猜字谜“一人胆子大,敢把王子踩在脚下。”学生在愉快之中即学会了新字(全),又巩固了旧字(“人”和“王”),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例如:“牛”在桥上走,打一字(生)。两个月亮爬上来(朋)等,这种游戏,既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教学中也可以编一些物谜,让学生猜,使有形的文字与事物结合起来。如“雪”字可以编成下面的谜语: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 通过猜谜语,学生不仅知道了雪花的形状,特点,而且使“雪”字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谜语能引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使他们在快乐之中识字,更重要的是久记不忘。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发现;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注意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顾明远肖像(素描)范忠祥画

教育,让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文|顾明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本文选自光明微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总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变革,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发生了不断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联合国同时成立的国际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协调各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世界和平,成立70多年来对世界教育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召开多次世界教育大会、高等教育会、全民教育大会等,并发布了许多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三个报告。这就是:1972年发布的《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1996年发布的《教育,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以及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这三个报告反映了三个时代,是时代的产物,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科学主义到“四大支柱”


富尔报告发表在1972年,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充满了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的精神。该报告认为: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东西足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拟。”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学习化社会。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而“教育是随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的,从而也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演进而演进的”。因而科学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与训练,也就是教育有了全新的意义。从而报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报告特别强调“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两个基本观念。这两个观念影响了世界教育的发展。但当时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念还很不理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转型,才逐渐认识到不断接受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20世纪60、70年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因此富尔报告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充满了科学主义的精神。

  

德洛尔报告发表于1996年,是在世界经济经过七八十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步走向衰退的时候,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期望21世纪经济能有更好的发展、社会矛盾能有所缓解、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报告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并对教育充满了希望。报告开篇就说:“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多么乐观、多么理想!在教育上提出“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育的“四大支柱”被国人所接受,反映到教育上就是重视人格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上均能担当可持续发展的人


但是,21世纪初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像德洛尔报告那么乐观。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打破了世界的平静,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至今尚未复苏,暴力冲击、青年失业、男女不平等、环境污染等种种矛盾,以及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促使教育界进行新的反思。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于2015年出台。

  

《反思教育》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报告分析了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多种矛盾:全球与地方之间矛盾、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长远考虑与短视之间的矛盾、竞争的需要与机会平等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知识膨胀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不平等、生态压力、不宽容和暴力现象的不断加剧等。报告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强调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知识应该人类共享;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从而提出“教育是全球利益”的新概念。(注:报告的详细内容见2016年1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一文)

  

报告虽然一再声称,其继承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的精神,并且重新强调“终身教育”,重新解释了学习的“四大支柱”,但与前两个报告不同,报告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教育要立足于世界,培养无论是在道德品质上,还是在知识技能上,能够担当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人。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影响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当然,教育不可能解决世界的种种危机,但教育总应该有一个崇高理想,即把培养人的事业与人类可持续的未来联系起来。否则,人类自身将日益走向毁灭。结合今天功利主义、技术至上盛行的局面,报告无疑给我们一个清醒剂。我们今天要大声疾呼:回归教育本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我们的年轻一代担当起可持续的未来责任。

延伸阅读:

顾明远历数师范教育改革犯下的错

顾明远:中国教育有八个悖论

一场来自北师大的对话:未来教育我们该如何应对

全社会来共同治理“教育污染”

女儿从“学渣”变“学霸”,这位妈妈到底做了什么?

如何让您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上胜人一筹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