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的底线是成全人

2016-07-28 张忠宝 校长传媒

【张忠宝专栏】

教育的底线是成全人

文|张忠宝(辽宁省特级教师、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


关于教育的话题很多,但强调底线的话题却很少,作为教育人不是不知道教育底线,实乃被“高大上”的诸多论断所掩盖。做教育多年,亲历很多教育琐事,有师生矛盾解不开的、有家校矛盾不断升级的,也有媒体炒作教育事故令教育人难堪、难做的。凡此种种,都是基于功利、恩怨和私情的,而忽视了教育的基本底线,那就是成全人!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底线,教育将是另一番景致 !


我们强调教育底线,实际上是为教育人能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职业生活,找到一个理由、一个路径、一个支撑点,因为我们都是平凡人!尽管我们是为谋生而来,但为了职业的幸福安康,我们还是要有教育情怀的。守住教育的基本底线,我们至少应该这样做教育:


一是情绪的科学管控。


我们所有的教育智慧都必须通过教育者的情绪表达来诠释,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管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并不高,很多时候由于情绪的不适切表达,导致教育效果丧失,甚至走向问题的反面。


一个男生悄悄对同座说,咱们老师更年期,你可别惹她;另一个女孩子神秘地说,可别碰咱们的脑残,碰上她你可没个好;一个特别爱倬的高大男生大声说,他是老面瓜,捉吧、没事!这样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失控、情感极端脆弱、遇事冲动异常。作为教育者,如果不能科学的管控自己的情绪,别说教育效果,自己的身体健康亦不能保证。


一个人没有情绪表达是不可能的,教育者要想在学生面前的每一个情绪展现都是一次生动的教育,就必须学会情绪的科学管控,情绪的科学管控应该体现在适当、有效和感恩三个层面,适当的含义是当你发火的时候,孩子们觉得你真该发火了;有效地含义是说你发火的结果是教育孩子的目的达到了;感恩的含义在于你的这次发火,孩子们非但没记恨、反而在内心深处留下美好印记。


教育者情绪的科学管控,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亦是教育者自身职业幸福的开始!


二是爱心的善意表达。


选择了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爱心,选择了爱心,就意味着孩子们能感受到你的善良了吗?究其实,真不是这样,一个语文老师留这样一道作文题:“二十年后……”。


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二十年后,我开着豪车在纽约第五大道遛弯,突然,一个老乞丐拍打着车窗向我乞讨,我摇下车窗一看,那人正是我的语文老师……”这个学生为啥有这样的报复心态呢,真的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深思。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没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这就是我们为啥要强调教育者必须学会爱心的善意表达。


爱心的善意表达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接纳与认同。教育者的每一个教育细节、教育者的每一个教育智慧、教育者的举手投足都应该建立在受教育者的接纳的基础上,因为没有接纳就没有认同,没有认同何来效果。教育者爱心的善意表达,其实是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不仅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温暖,亦可以荡涤自己的心灵。


三是专业的自觉成长。


教师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不仅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技术更需要不断发展。一个昏睡了十年的植物人当他醒来时,恍惚过了一个世纪,不仅生活不能面对了,甚至连家人说话都听不懂了;一个六年没做班主任的教师,再一次走上班主任岗位时,他当初很多锦囊妙计都不好用了,甚至连排座位的方法孩子们都不接受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教师,仅仅因为病休二年,再回到讲台上,他的强势话语权就荡然无存。一个在孩子们心中永远高大上的教师,一刻都不可脱离学习,一刻都不可忘了专业成长,一刻都倦怠不得!


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高度自律的职业,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多的应该体现自觉,自觉的专业成长才是有效的!教育者自觉的专业成长,其实是职业幸福的催化剂,不仅仅能让教育者在受教育者面前频频出彩,更多的是能让教育者本身感受到被他人认同的幸福!


教育是普惠天下的事业,成全人的教育不是敷衍塞责,也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恣意放纵!成全人的教育应该是理性面对、是百烦不厌、更是助推成长!没有成全人的教育底线,教师的职业幸福便会荡然无存!教育者必须坚守成全人的教育底线!

(本文为张忠宝校长原创投稿)


作者简介:

张忠宝,男,1967年生,辽宁省锦州市第八中学校长,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首批专家型校长,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锦州市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辽宁华育十佳校长,全国优秀校长。累计发表文章50余篇,主编生物有效备课被选入国培教材,参编“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实践解读”一书广受好评。著有《学生至上与教师第一》《我的教育心语——给初中生家长的100条新建议》。

延伸阅读:

北大哲学教授坦陈己见: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管得太严,孩子没什么出息

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受害者是谁?

“教育好了父母,就教育好了孩子!”

学业负担为啥这么重

教育,不能任性!好老师的五种角色

是谁让当今的老师无法温柔?

孩子的底线,碰什么,不碰什么

“课改局长”辞职惹争议:拥有教育理想的人,注定会败给现实?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