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希贵:儿子18岁后成兄弟,名校办分校最终也应这样

2016-11-06 李希贵 校长传媒

搜狐教育编者按:2016年11月5日,以“创新促进公平”为主题的“WISE-LIFE中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首次登陆中国,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携手举办的论坛。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进行了主题演讲。

  

名校办分校的逻辑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用这样的比喻给出了答案:就像儿子18岁前是你的你的儿子,18岁后是你的兄弟,结婚了以后就是你的朋友。名校办分校其实最终的关系也应该这样。当接收一个薄弱学校时,第一步是把它变成一个分校,然后慢慢变成了一个盟校,最后让它成为独立法人的学校。而具体如何变成独立学校,要从结构、课程和教师这三个要素来提升和建设。



  

以下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现场演讲:

  

昨天我山东老家来了一位朋友,他的孩子都在北京工作。现在他做了爷爷,退休后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到北京不时照看孩子。但当他们从过去原来的家走进孩子新家时,遇到了新的挑战,就是如何做好家庭关系。

  

我之前也看到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写与儿子的故事。由于工作关系,龙应台与14岁的大儿子分别4年后,她发现已经18岁的儿子与自己的关系变得不再如从前,那个一直甜甜地喊妈妈的儿子变了。她需要的是重新进入一个18岁青年的世界。

  

这是一个母亲的敏感察觉,其实也让我们看到,儿子18岁前是你的儿子,18岁后可能就是你的兄弟,结婚了以后就是你的朋友。龙应台和儿子的故事,以及刚才我说的朋友的例子,引发了我对十一学校办分校的思考。

  

因为若干原因,十一学校也和很多学校一样办了几所分校,但是我们办分校的时候初衷是不去制约、挪用这些分校,不成为分校的婆婆。所以当我们接收一个薄弱学校时,我们第一步是把它变成一个分校,然后慢慢变成了我们一个盟校,最后是独立法人的学校。这三个阶段大概各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最终希望通过重点学校办分校来促进教育的均衡,保持多样化的生态,促进教育的公平。

  

当你接受一个薄弱学校的时候,这所学校薄弱的原因可能又很多,但当我们接收它、改造和提升这所学校时,却不能对应着前面提到的三个要素做,而是应转换一个角度,从结构、课程和教师这三个要素来提升学校的质量。包括用多元的治理主体,扁平的组织结构,聘任分配机制,为课程消费的产品要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可选择性。教师队伍也应该从素质结构、需求层次考虑,建构一个优化的机制。

  

无论这三个要素怎么去做,最终结果必须指向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举办分校的过程中,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必须给龙头学校足够的支配权,包括聘任校长的权利,调整教师分配、优化教师队伍的权利,开发课程的权利等等,应给这些学校足够的支撑。大约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个学校的治理结构、课程和教师这三个要素会得到很好的建设。

  

于是这所学校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即盟校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希望借助联盟的大优势来铺垫这些小学校的进一步成长。在这个学校联盟里我们希望每一个学校都是独立的法人,有共同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同时要建立契约关系,要有有限的目标。

  

但据我观察,现在很多学校办分校的时候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拥有7所分校的学校,8个学校一起举行开学典礼,一起进行运动会,为了这样的活动,孩子很早就要起床,坐大巴到共同的一个地方参加无效的活动,这是很大的问题。

  

所以我们怎样理清联盟校之间有限的目标?只做单个学校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情,这个非常重要。

  

在联盟里待3—5年时间,他们在原来的三要素结构、课程和教师里会产生三个虚的要素: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实现路径,不同学习方式。这三个要素是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生态系统,包括各种方式因需求而多样,服务内容因成长而多变,评价机制因方向而多元。

  

这其中还有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系统,包括自主与合作,风格与主张,素养与技能等。当这三个虚的要素在他们三个实现的要素的相互作用之下,生长起来之后这所学校基本上就变得健康而安全了,应该就是一个独立的学校了。这个时候就应该跟它分家了,让它自己过日子了。而这个时候接收它的重点学校就失去了意义,它的责任已经过期了。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我们所有的办法有的是沿革,有的是变革,都是为了呵护时代的需要达到治理的目标。学校办分校不是目标,不是为了让我们形成一个一个的教育集团,一个个的学区,根本上是为了帮助这些学校成为健康、安全的学校,是为了追求教育的公平。

(本文为搜狐教育整理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延伸阅读:

跨界思维带给教育怎样的启示?

如何破解理想学校的密码

课程就是学生学习的发动机

校长,请从无所不能的虚幻中走出来

李希贵: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