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请从无所不能的虚幻中走出来

2016-08-10 柳袁照 李希贵等 校长传媒

【2016年8月4日,微信公众号“校长传媒”、“搜狐教育-校长传媒”、“今日头条-校长传媒”发布《“校长”配称老师吗?》《请称“校长”为老师》之后,引起了较大反响。对于“校长究竟配不配称为老师”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我们与各位分享《一线教师敢称校长为老师吗?》《校长一定要“兼课”吗?》《校长与老师岗位不同,义务、责任也不同!》《校长转身,学校才会转型》《校长不要做“会长”》《教师心中的校长》,期望得到更好的交流。】




校长与老师岗位不同,义务、责任也不同!

文|柳袁照(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


“每一个老师都是校长”,那要校长干什么?“每一个校长都是老师”,那要老师干什么?这些看似调侃的问话,认真想想,还真有道理:校长与老师岗位不同,义务、责任也不同。

 

每一个校长都是老师


一是校长要放下身段,放低重心

 

校长对学校的影响,与行政机关首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我很不赞成动辄就说“校长要引领老师”这句话。多年前,我曾经在学校里提倡“推门听课”,抓课堂建设,要求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随时“推门听课”。

 

一次教师大会上,一位老师上台发言,他说,“能不能改动一个字,把‘推门听课’改成‘开门听课’”?一字之差,境界完全不一样了。因此校长切不可自以为高人一等,闭门提出一套理念,也不顾与本校的历史、文化等契合与否,就让老师们“认同”。校长在学校要放下身段,放低重心,要走进教师,与教师融为一体,因为教师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

 

二是校长要把教师发展放在首位

 

校长的发展要与教师的发展同步,脱离了教师的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校长过度发展自己会不利于学校、师生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教师的发展。我曾留意于自然界的现象,大树下连草都不长,大树独占阳光雨露,其他树木怎么办?

 

我们学校鼓励教师著书立说,近年来,仅语文学科就有十多个老师写书,或当主编带着课题编书,在出版社正式出版。去年,我校老师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历年获得者,选出了因为诗歌而获奖的39位得主,研究他们,整合成教材与课外读物《我坐在窗前》。我身为校长,也仅作为普通一员撰稿。

 

三是校长工作不能摆花架子

 

校长是教师,是要求校长能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上。当了校长就脱离课堂、脱离教学、脱离学生,仅强调“管理”,那是虚浮的表现,校长要成为既是管理的行家又是学科的专家,要在课程开发与整合、新型课堂的建设等关键的领域沉下去,像老师一样去面对、研究与解决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这样“引领”教师发展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带领学校团队一起在大江大海中游泳。

 

仅仅站在岸上,按着摄影师的要求去“摆拍”,那是花架子,这样一定是发展不好学校、管理不好师生的。

 

每一个校长都是老师,并不是要求校长完全像教师一样工作。这样说只是强调校长心中要有教师,能常常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强调校长心中要有学生,能像老师一样心里装着学生,是强调校长要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降低重心,使学校的一切的管理都要有利于师生的发展。


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


我认为,校长与学校的关系有三种方式:一是领导学校,二是管理学校,三是经营学校。不同特点的校长对待不同的学校,选择哪一种方式,自有其道理。

 

要做到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校长,就要求校长转变角色。校长不能高高在上。我不赞同现在流行的“校长领导力”这个词,我倾向于用“聚心力”这个词,校长不可能是全能的,他并不能领导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他的最重要职责是把教师的心凝聚在一起,围绕一个目标共同前进。校长与教师是同伴关系、互助关系。

 

我有一种管理理念,就是“高铁”理念。过去,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高铁每小时的时速达到三百多公里,仅靠火车头能带动起来吗?每节车厢,列车的每个节点上都有动能。这个原理,用在学校管理中也是适用的。学校管理者要给教师空间、动能,让每一个教师创造性工作。唯有此,学校、校长、教师才能进步得更快。

(本文柳原照校长原创,选自微信公众号“校长派-ID:xiaozhangpai”)



延伸阅读(1):

校长转身,学校才会转型

文|李希贵(北京市第十一学校校长)


曾经看到过一个调查结果,让一些中学老师写下他们眼中对校长的印象,结果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忙碌、权力、敬业。当我们把这个情况告诉业内的朋友们时,他们中竟有不少人以为,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理想”的结果,如果另选一些地区或者学校,可能会有许多负面的评价出现在调查结论里。


这样的结果和这样的议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目前学校管理的尴尬,应该说,我们的校长队伍大都是从优秀老师中成长起来的,从整体素质上说,他们属整个社会的精英群体,其敬业精神也基本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是,当把他们放在一个领导岗位上来审视的时候,却大都难以满足人们应有的期待。


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的领导力研究专家库泽斯和波斯纳,在20多年的时间里针对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进行了四次调查,其中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在他们愿意追随的领导者身上他们最想看到的7种品质”是什么。尽管20多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汇总的结果表明,追随者对领导者的期望却表现出出奇的稳定,排在前7位一直是忠诚、有前瞻性、有激情、有能力、聪明、公平、正直。研究者通过若干案例证明,这些正是受人尊敬的领导者品质,也当然成为产生领导力的源泉。


我们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于20多年前的时代,我们的组织也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低效的组织,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如此多样,不同文化不同观点早已潜入每一个人的大脑并不停地交锋。学校作为知识型组织表现得更加突出,以传统的管理方式应对今日的校园已变得捉襟见肘。


我们的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大都希望学校的一切都要在自己的计划安排、检查控制下运转,常常过分高估了自己的权力却忽视了每一位员工在校园里的分量。于是,“忙碌”便成为必然,“权力”就成为自己惯用的武器,而“敬业”是在老师们筛掉了所有对领导正面评价的词汇后的唯一选择。


我们的校长对自己的要求又太低,大都不太反思自己,忽视人格魅力在管理中的地位,自我管理意识、方法和能力都极度欠缺,有些固执地带着过去的经验走进今日的校园,大都很难发现每一位教师内心的渴望,也不去唤醒孩子们沉睡着的潜能,于是,酝酿智慧的事业异化为硬拼体力的行当。


学校到了一个必须转型的时代,无论是因为信息时代带来学习方式的转变,还是因为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培养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公民,都要求我们把学校办成一个智慧勃发的场所。在这里,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自由的空间,每一位师生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目标,每一位师生都充满个性,每一位师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应该成为师生的需求,工作和学习完全可以有着不一样的道路。


然而,没有校长的转变,就不可能有学校如此的转型。这样的学校转型到底需要校长怎样的华丽转身?


首先,校长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从无所不能的虚假的角色定位中走出来,承认自己是学校这个群英荟萃的组织中的一员,自己的背景、经历、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都与常人一样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即使在自己熟悉的校园里,也有着许多己不如人的工作领域。与其亲力亲为,不如交给更适合的人去操办,遇到攻坚之战,切忌包打天下,更不要抱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雄心,让自己成为团队中共同攻坚破难的一员。


其次,校长还要放弃一些自己运用自如的权力。在学校这个知识型组织里,每一个细胞都有着如此不同的基因,每一次成长的理由都如此多样,包容这些不同,呵护这种多样,就必须躲开那些行政的力量。正如土光敏夫所言:“权力是把传家宝刀,轻易不要拔刀出鞘。”


最后, 实现学校的转型,校长必须重新分配管理的精力。一般的管理者都在用着绝大部分时间研究如何管理别人,而聪明的领导者往往会拿出相当的精力谋划管理自我。事实一再表明,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只有领导改变,一个组织才有可能改变。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故步自封,不再改变自己的管理者,任何希望改变别人、改变组织的期待必然落空。因而,任何一位校长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才能真正找到一所学校的转型之路。

(本文节选自李希贵著《面向个体的教育》)



延伸阅读(2):

校长一定要“兼课”吗?

文| 李镇西 (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


以前写过一篇谈校园称呼的小文章《请称校长为“老师”》,建议在学校里面,无论校长、主任还是一般教师,都互称“老师”比较好,因为都是教育者。我的用意在提倡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不要让“官本位”的观念在校园被强化。后来陆陆续续听到一些同行的不同意见。不止一位老师对我说,有的校长从不上课,包括给老师上课,哪里配称为“老师”呢?


应该说,我写那篇文章的时候还真没想到这点,谢谢这些老师的提醒,丰富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当时是从一般意义上说,作为学校的教育者都可以称作“老师”,当然包括校长。而这些老师之所以不赞成把校长称作“老师”,是因为某些校长不但不进课堂,甚至连学校教学都不了解不熟悉。对此,我完全同意。其实,对这样的“校长”(我加了引号),哪里仅仅是不配被称作“老师”呢?叫“校长他”也不配!同理类推,有的主任也不配叫“主任”。再推而广之,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种职业都存在“名不副实”的人,这样的人都不配他所在职业相应的称呼,比如不配叫做“医生”、不配叫做“警察”……任何尊称都有可能遇到个别“不配”的,比如过去彼此称“同志”,后来都认为“我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我的同志啊”,于是“先生”一词流行起来了;其实,尊称别人叫“先生”也有问题:“他的人品和学识配得上我叫他‘先生’吗?”甚至对某些人我们还说他不配叫做“人”呢!再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校长把学生教师放在心上,平等对待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和孩子,就算被叫做“校长”,师生们也会在心中真诚地把他视为师长的,否则恰恰相反。今天的柬埔寨全称叫“柬埔寨王国”,可在波尔布特时代其国名曾经叫做“民主柬埔寨”,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个讽刺。


好了,称校长为“老师”本来也只是我在我校的一个倡导,至于其他学校对校长怎么称呼,我表示尊重也只能尊重。对此不打算多说了。但是,“校长一定要上课才能被称作老师”这个观点,引发了我对“校长兼课”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这里我也简单谈谈。


我经常听有老师用魏书生老师作为标杆,去评判校长:“看人家魏书生,不但当了校长,甚至当了局长都还上课,当班主任,可我们的校长,从不上课,更别说当班主任了。”其实,说这话的老师忘记了一个前提,就是魏书生老师所谓“上课”和“当班主任”,都不是在传统意义按传统方法上课当班主任的,否则他根本不可能当局长同时担任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能这样做,和他独特的智慧有关——对此这里不便展开多说。总之,魏书生老师兼课当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可复制的,也不宜推广。


坦率地说,我在校长九年期间也长期上课,有一段时间还当班主任——我这个班主任可不是“挂名”的,每天早晨甚至还和学生一起跑操呢!但我这个做法,也不值得“学习”,因为我有我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在于教育局为我配备了常务副校长,我不用像一般的校长那样,巨细无漏地操心学校事务,我只是宏观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具体事务都给副手了。我不是党员,也不管党务,我不会喝酒因此也不用去参加各种应酬。所以我就有充裕的时间进课堂,走向讲台;进班级,走进心灵。如果我也像一般校长那样累——现在的校长的确很累,那么我不可能长期上课,更不可能当班主任。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眼里,校长兼课似乎不仅仅显示其专业能力,而且好像还表明一种“道德高度”。我却在想,校长是不是一定就要兼课?我觉得不一定兼课。


我先解释三点,第一,我这里说的“兼课”特指按课表进教室给学生上课专业课,不包括偶尔给学生开讲座,也不包括校长给教师做培训。第二,我说的是“不一定兼课”,也就是说,如果校长一定要兼课,但以不耽误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未尝不可,但最好别兼,理由下面说。第三,这里说的“校长”指的是学校一把手校长。


从日常运行和宏观发展的角度讲,在一个学校,校长和教师都很重要,但各自的分工不一样,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且无法互相取代。就像一艘轮船,船长和船员各自的职责和作用不能互相取代。由于校长和教师担负的职责不一样,所以各自思考和忙碌的重点也不一样——校长关心的是学校发展大局,课程改革,教师提升,还有学校与上级以社会各部门的种种关系,等等;教师关心的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研究教材、研究孩子,等等。校长当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否则所有的教育理念都成了空中楼阁,教师当然也应该关心学校的方向,否则他就是一个盲目的“知识搬运工”。但我说的是“主要”,是“侧重点”。总之,校长主要负责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教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这应该没有争议吧?一个老师如果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备课上课上,而整天想的是怎么把教育局关于“两学一做”的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环节,这就有点滑稽了;同样,一个校长不把主要精力用于怎么在现代化国际化背景下将学校推向前进,却老是琢磨如何把《荷塘月色》上得更精彩,这不同样荒唐吗?


而且,就算你校长年富力强而精力充沛,可毕竟有那么的会需要参加,有那么多的事需要汇报,有那么多的领导需要接待,有那么多的“验收”需要应对,有那么多突如其来的“任务”需要完成……更别说还应该每天都找老师谈心,或听课。校长在完成了如此繁重的一切的同时,真的还能够静下心来备课吗?能够精心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吗?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富有个性的及时辅导吗?如果不能,这不是耽误学生吗?如果因为“校长工作”不能按课表时间上课而频频调课,甚至让老师代课,这对学生而言,客观上是多么的不负责任啊!


当然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是熟悉教育教学,所以应该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和老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改,但这并非就一定要兼课。有人认为,校长在教学上一定要比教师强,否则你怎么指导老师呢?这话恐怕说绝对了。我认为,校长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内行,课堂教学能够比教师强当然更好——实际上我们很多校长正是靠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出色的教学质量而成长为校长的,但不一定所有校长的教学能力都非要和特级教师相当。校长岗位本身就有其专业性,这个专业性不完全是教学能力,而远比教学能力更丰富。如果校长在综合管理素养上称职,而可能(我说的是“可能”)在其中的“教学能力”上略低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我认为这不妨碍他成为一个好校长。我说的是“略低于”就是想说,校长可以上课不如一名特级教师,但不能上不好课;他的教学能力不一定出类拔萃,但至少应该是一流水平。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上课肯定不如他手下的那么多特级教师,但他本人却不但是语文教育专家,而且是教育改革的专家。如果他也成天上课当班主任,会有今天的十一学校吗?打个也许不那么贴切的比方,到现在都还没什么知名度的朱志根肯定在游泳方面是内行,不,岂止是“内行”,应该说是专家,不然他怎么能指导出如今名满天下的游泳世界冠军孙杨呢?但去比赛朱志根肯定游不过孙杨。在学校,教师就是孙杨,校长就是朱志根。


也许有人会以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当校长同时兼课为例,来证明校长上课的必要性。但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苏霍姆林斯基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了,同样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更符合时代特点和学校实际来呈现。何况我们今天做校长已经不再“单纯”,校长承载了太多的非校长的义务。可以断言,如果苏霍姆林斯基来今天的中国当校长,恐怕无法胜任。别说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儿,仅“校园安全”一事就会让他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还“上课”呢!


我这里说的是一把手校长不一定兼课。那么副校长和中层干部呢?我觉得应该兼课,因为“副校长”和“主任”的职责和校长还不同,而相对来说,精力也允许,因此应该兼课,何况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的副校长和主任都是兼课的。当然,如果个别学校情况特殊,副校长不兼课也是可以理解。对此,我就不多说了。


我完全理解并赞同有的老师所批评的现象,一些校长把校长当官做,自己不学无术,不管教学,不进课堂,连给教师做个培训都不会,只知道从外面请专家来给老师们做培训。这样的“校长”,无论做教师还是当校长,都是不配的。

2016年8月7日

(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作者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转载)



延伸阅读(3):

教师心中的校长

文|海鹰


校长,顾名思义,一校的长官。负责学校的宏观的发展,为建立高效能学校,并为之可持续发展指明道路或方向。学校的校长通常来自于学校基层,他们成长轨迹是从科任教师、班主任、科室主任、副校长、直到校长。校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关乎一校师生的幸福。作为校长,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他既要懂教育,也要会管理,并与社会各界沟通协调能力要强。比如学校的硬件建设,从校舍、教学设施到实验仪器,都需要主管部门拨钱。有的学校场地不够,学生只有分批课间锻炼。开运动会只有外借(或租)别的场地,影响师生体育活动的开展。报到教委等各部门,等了几年都还是没有办法解决,此时校长的沟通协调能力就直接影响学校的建设。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例子:悟空、八戒、沙僧你会选谁做领导?从基层上来的校长大多是业务方面的骨干,属于专业型人才。这是悟空当校长,要么尝试将所有老师改造成他这样;要么就让教学能力弱者坐冷板凳,造成累的累死,耍的耍死的局面。如果是八戒当了校长,首先干掉的是有能力但不服管的悟空。找能力弱者担任下属,按1比2的比例会造成机构人员臃肿。比如一所麻雀大小的学校,正副校长四人,中干八人,科室人员十几人,《帕金森定律》一书中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及后果。若是沙僧担任了校长,他会放不下手里的业务,被囿于局部,无法着眼大局做出决策。还会因为气场过弱,造成无法管理的局面。而唐僧看着最没本事,却做了西游团队的领导,就在于他有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这告诉我们:领导可以不是专才,但他至少要懂得怎么管人,怎么处理各种冲突。作为学校工作有其育人特殊性,校长不仅要会管人,还要懂教育。他知道该如何引导老师们培育未来人才,使学生们具备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他知道如何与上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其它人士和谐相处;他知道指导老师如何协调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应试的矛盾;他知道尽可能使老师们摆脱繁杂的与教学无关的检查,使老师们醉心于教学研究和培养学生;他会与各种性格特点的老师们相处并善于发现老师们的长处;他能深入到教学一线,了解一线老师们的需求和困惑,并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老师们成长。他心中有大爱,热爱教育,心胸开阔,允许有不同意见;老师们心中的校长应是一位富有领导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人。


至于校长是否需要担课,这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强者,能搞好校长管理工作,又能兼顾好上课,这可以使校长及时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使校长体会一线工作的个中滋味,(久了不站讲台,体会可能就不那么深刻了,管理时可能会显得霸气)其中既搞好管理,又能搞好教学的典型代表如: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等校长。这些既实干又讲民主的校长不仅是老师,而且还是老师中的佼佼者。当然校长也是人,能力也有区别,在我们现实的体制里,校长头上也戴着“紧箍咒”,各种大小事务:如出差、检查、会议、接待、交流突如其来,校长既搞管理,又搞教学的确分身无术。曾和校长搭头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深有同感:校长一会儿由于某事要调课,一会儿又由于某事要班主任或科任教师代课或代晚自习,与校长同头的老师们深受其累。校长三天两头不上课,又没有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学效果怎么会好,特别是理科教学。不仅耽误了学生,还给校长自己的管理带来了麻烦,落下了被老师数落的口实


“另类校长”郑杰他就不怎么上课,却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将一所校史不长的薄弱学校-北郊中学变成一所上海家长孩子争着要读的知名学校。在不到5年的时间,完成了十一项变革,从规则建立、变革学校机构,改革校干部制度,到创建高效教师团队无一不体现出郑杰的管理智慧和民主精神,在他的管理之下,上海北效中学的教师极具个性,充满活力。如果在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这所学校的腾飞是迟早的事情。最难能可贵的是郑杰校长敢挑战权威,在撰写的《局长与校长谁大》《校长有多大权利》等文章中呼吁保障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由于中国人多,蛮干校长也还存在。比如前几年搞课改,学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有的学校没有经过调研,更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行政命令强势全校推进。推进过程中不因校制宜,完全照搬照抄,只学到了形而没有学到“神”。 有的班级生源相当差,也必须按小组就座,学生一起违纪,老师根本无法上课,任教于这一部分班级的老师们怨声载道。管理层对老师们的意见搁置一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令人深思的是谁来对参与师生的几年生命负责。我们能否将这种浪费师生的生命的危害降至最低。有的学校一味追求应试成绩,让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的绝对主流,校长置之不理,也没好的解决措施,严重损害了师生们的身心健康。蛮干校长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核心办学理念。眼中只有自己的政绩,片面追求升学质量,官本位思想严重。你突然称这样的校长叫老师他会觉得你是对他有意见,如果旁边还有人推波助澜,那无疑是背石头上山——自找麻烦!


那么,校长领导学校靠什么?有人说将法——规章制度、理——学术与科研、情——道德与情感“三宝”合起来就是依法治校、科研兴校、以德立校。校长要建立一套高效而公正的学校管理制度,在学校里创造好的人文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老师生命的质量,因为: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本文为杨德发老师推荐,海鹰老师原创)



延伸阅读(4):

校长不要做“会长”

文|罗刚淮 


近日,有位网友在吐槽,说他的校长又开会了,“至少两节课时间没了。”他悲催地说。原来那学校的校长特别喜欢开会,而且说话啰嗦,会都很长。笔者曾经就开会的话题调查过一些老师,他们在“开会必要性”方面,倒是支持率挺高的,达到78.6%,只是在开会频次、话题、时长、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看法。他们认为,学校开会“频次低一点”,“话题新颖一些”“深入一点”,“开会时间短一点”,“开会方式丰富多样一点”,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这份调查的结论笔者曾经转帖到几个校长群,大多数校长也基本认可这样的结论,说明教师们并非妄议。生活中有的学校一个星期大会小会有七八次,平均每天一次还多,校长真的成了“会长”了。有些学校在开会高峰时候,教务部、教研部、学工部、校务部、工会、中层会、学部例会等等,都在那一周开,弄得老师们怨声载道,会议效果不言而喻。

    

开会在干什么,笔者借督导的机会曾有心看到一些学校的校务会议记录,发现真正属于学校新工作新任务的很少,大多数都是学校常规琐事,诸如学生文明习惯要抓啦,校园环境要改善啦,课堂效率要关注,巡视要注意提醒部分教师的说话语气不要太严厉啦等等。学校常规事务应该按常规执行,何必要开会强调呢?

    

仔细分析,笔者认为会多其实是懒政所致。因为校长认为管理只要开会布置了就行了,尽到自己责任了,至于开会后做没做到,怎么做,怎样更科学等等问题,往往是不去多想的。这样的管理可谓轻松。开会成了万能钥匙,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开个会就可以撂挑子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根子上是懒政思维。从中还可窥见校长的本位主义,依赖权力,利用权力,用会议的方式来刷存在感。这样的思想让人可笑。校长开会使得许多中层或是教师排除万难,哪怕是临时调课,甚至不惜请人代课,一律服从会议。这除了显示校长的权威又能说明什么呢?而校长依靠自身的权力影响力,肆意破坏学校的生活节奏和秩序,这是最可怕的。不守规则的校长执行校长负责制,一定会将其变成校长独裁制。

    

学校为何要开会呢?除开校长主观因素不谈,分析学校会议,无非起到三种功能,一是传达布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或是传达校委会的决议,布置落实;二是教育宣讲,针对本校本团队的工作中做得好的人和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促进整体进步;三是商讨问题,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攻关,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其中,最有价值的其实是第三种,至于前面两种都可以减省出来,用更简便的方式来代替,以节约成本。那么多的人排除困难,聚集在一起,听一个人唠叨,这个成本是很高的。其实企业里是很注重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而我们教育线上的管理者有些人是不太计算成本的。缺乏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这是导致有些学校教育效益不高的一个因素。学校开会当然有很多理由,也有很多内容,但其实应该充分筛选,选择最需要集体讨论的,最适合集体讨论的话题来开会。学校会议中的很多话题其实不需要集体讨论,部门议定,校长审议决策即可。校长会最重要的是审议,合议。有些话题不适合集体讨论,因为讨论漫无边际,针对这样的内容可以做成文本,提前阅读,相关人员在文件上签署意见,或者借用网络媒介,留言即可。一个QQ群聊,可以省去多少环节。所以,现代校长要想提高效率,应该筛选会议议题,控制会议频次,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缩减会议规模。有些学校特别喜欢开大会,校长会能开成校长扩大会,中层会能扩大到全体组长,组长会能开成全校教师会。开会规模大,人员时间浪费就多,事实上,校长成为会长,时间精力浪费了不说,牵扯到各个部门的人也实际上是干涉到全校各个条块的核心,最终导致学校开会时间处于学校管理的真空时段,开会开出高风险来,真是得不偿失。有些学校开全校教师会,把学生晾一边写作业,要是遇到几个调皮的孩子,上课闹出安全事故来,校长不知是否会反思到这次会议是值得还是不值得。这事附近有所乡村中学就发生过。两个孩子从开始开玩笑,到动起手,结果导致一个孩子眼睛受伤,成了5级残废,家长追责使得学校两三年都为这事烦恼。因此,开会应该做减法,除了减次数,还要减规模,越简单越好,越是精要高效的会越受欢迎。

    

第三,改进会议形式。会议枯燥乏味,这是许多人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的事。因此,需要改良会议风气。有的校长动辄批评老师们会风不好,老师们说话看手机开小差啥的,其实根子在发言人说话不精彩,没水平,没内容,没准备,胡扯一通。无准备或者低水平的会议,老师们自然不买账。高明的会议组织者会创新会议形式,会前的温馨音乐,会议发言都制作课件,会议内容都有理念原则也会有生动的案例故事说话,会议发言人如果再有些语言艺术,言辞生动点,这样的会议至少不会让人产生厌烦。有的学校特别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每场会议都带有培训的意味,里面都会穿插教育或管理的智慧故事或者技巧经验在其中,让人都有收益。会议有所得,不仅仅是受众,还有收获。有些学校的有些会议还注重互动,让每个成员参与其中,使得会议的单向传递变成多向传递,这也能增加会议的信息量和趣味性。当然,形式创新与会议主题要密切关联,不能因形害义,哗众取宠,冲淡议题。

    

有些管理者对于会议有更前卫的理解,他们提出,能否不开会也能做好工作?事实上有先驱者这样尝试了,比如魏书生在辽宁做校长,做教育局长,一学期也就开两三次会,其余都按照每周、每月、每学期工作安排上进行,执行时有制度要求,各位按照自身职责做事即可。这样把开会时间节省下来,巡校园,蹲课堂,攻难关,琢磨教学的事,琢磨学生的发展,琢磨学校的特色和内涵。所谓静能生慧,校长从会务繁忙中解脱出来,静心观察,静心思考,很可能产生更多智慧的思想和行动。魏书生用实际的效果证明,不开会少开会这种思路完全可行。一学期必开的会议其实是少之又少的。难怪魏书生的创意无穷尽,秘密竟在少开会上。

    

总之,作为管理者我以为会议越少越好,越精越好。会议越少,规则越发挥作用;会议越多,做事越拖沓,效率越低下。唯有精简了会议,又不降低标准,学校管理才可能实现高效,学校的重心和中心才会关注到人的发展,才可能回归到教学本位上来,如此,学校上下精力时间投放到智慧办学智慧管理上,则学校必有大希望。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教师发展-ID:jiaoshifazhanzazhi”)

延伸阅读(5):

校长应该坚守什么?

走出“虚概念”,做有血有肉的教师、校长!

【争鸣】“校长”配称老师吗?

【争鸣】一线教师敢称校长为老师吗?

让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应该培养哪些综合素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炉,你咋看?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