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教育,孕育不出“健全的”灵魂
【冯骥才专栏】
残缺的教育,孕育不出“健全的”灵魂
文|冯骥才(著名作家、文学家、民间艺术家)
教育,最好的目的是解放孩子,解放他的潜质、个性,和与生俱来的智慧,帮助他找到自己。
重建人文精神根底在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常能听到“人文精神缺失”的叹息与无奈。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
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
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
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
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教育,最好的目的是解放孩子
当今中国的许多学校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
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
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文化建设应该从教育开始,从孩子开始。
文化是心灵里面的事,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课本、课文,很多文化是需要感受的,文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需要想更多的办法让孩子从小心灵里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怀,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
建议教育界重新再考虑考虑美育的问题。
目前我们的教育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视野非常窄。
我对学生的期望是“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有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
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会采取实验室的办法,比如把一个项目放在一个空间里面,集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来研究一个项目,一块儿去做考察。在跟比如搞文化遗产的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可能把我对文学、对艺术的一些理解告诉他们。
教育,最好的目的是解放孩子,解放他的潜质、个性,和与生俱来的智慧,帮助他找到自己。
我记得有一次在英国一个大学里听过一次课,一个很有名的教授上课的时候提出一个观点来,和学生们辩论,最后辩论得很狼狈,完了以后,他哈哈大笑。
我说你今天是不是有点狼狈,他说不。他说他们充分用了他们的智慧,把我辩倒了,我就成功了。
(本文选自民间智库,版权归原创作者冯骥才所有)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