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附中优秀班主任蔡芳:师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

2017-11-05 德育处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 人大附中德育专栏 ||

"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系列报道


『关于"紫禁杯"优秀班主任』

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活动是一项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单位支持的奖励机制,从1988年至今已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一万两千人次,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专门针对中小学班主任的制度性表彰活动,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高度肯定和嘉奖。


师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

——人大附中“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蔡芳

蔡芳,一个德艺双馨的班主任,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业务精深、思想高远,内涵丰富而深受学生爱戴。她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20年,默默耕耘、栉风沐雨、砥砺奉献、身体力行,如“春风化雨”般在其教育人生中传递给了她的学生精神与力量,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品节高尚、文明礼貌的人;一个有文化自信,有人文关怀的人。正是因为她的辛勤付出,她的班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成为人大附中的光荣。蔡芳老师无愧于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无愧于一名新时代的好教师。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这是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提出的教育思想。从教几十年,我能更深切地领会刘校长教育思想所放射的光辉。我的理解是,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更是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是神圣的,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而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有人说,师爱就是师魂。我想这应该是对一生奉献教育的我们最为贴切的肯定。下面我将从近几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入手,谈谈我对师爱的理解。

一、师爱从引导开始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变得更好、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的确,教师可以影响学生,可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品节高尚、文明礼貌的人,一个敢于担当、懂得感恩的人,一个正直聪慧、充满勇气与活力的人。班主任有更多的机会成为这样的精神导师。每逢新生入学,我会对我的学生说,“我希望我的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即便脱下了校服,走到哪里也能要让人看出你是人大附中人。”然而,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如何引领思想,启迪智慧,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需要我们潜心研究学生、认真思考教育技巧、积极调动家校资源,并用这些技巧与资源不断地把期望的目标转变为日常实践。

案例1:

巧用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争做“美丽的你”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之目标,学校倡议开展做“美丽中学生”的活动,针对这一活动,我在高二文1班举行了争做“美丽的你”的主题班会。为了避免枯燥的说教,我结合学生们日常生活,设计了一个小小的问卷,通过PPT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出“美丽5元素” 即“友爱-尊师-奉献-感恩-责任”。每一个元素的问题推出后,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进行头脑风暴,分享自己在校内校外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对同学对老师对集体对父母对社会的态度和做法。问卷的内容如下:


1.你和每一位同学都交流过吗?他/她最招牌的动作是什么?你为你的同学做过什么?为他/她解答过疑难吗?为他/她出过主意吗?是否说过鼓励他/她的话呢?和他/她有过小矛盾吗?又是怎么化解的呢?

2.你和每一位老师都交流过吗?你接迎送往过老师吗?你为老师做过什么?为他/她欢呼过?为他/她感动过?为他/她祝福过?了解他/她的难处吗?聆听他/她的教育吗? 

3.你为班级做过什么贡献?哪怕是关灯关门关窗呢?哪怕是捡片垃圾扔个瓶子整理窗台边的书或是其他物品呢?每天的扫除你都做了吗?你墩过地吗?会用墩布吗?换洗过几次墩布?你擦过讲台摆过桌子清理过洁具吗?

4.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亲节母亲节吗?你为父母做过什么?哪怕是在家扫扫地墩墩地拾掇拾掇东西呢?一张明信片表达祝福,一个便条温馨提醒,一个拥抱一个击掌一个鬼脸一个傻笑…对你父母给过吗?

5.你为你的社区做过什么?你乘车时给老人孩子让座吗?过马路时遵守交规吗?为社区做过志愿者吗?是否帮助过孤寡老人或留守儿童?是否以各种形式献过爱心?

结果,学生们反响十分热烈。比如,在谈到自己的老师时,大家争先恐后地表演每位老师的招牌动作,模范老师们的经典语录,课代表自豪地说我每天都很期待接晓峰老师上课、接童叔上课等等。“是的”,我顺着同学的话说继续引导,“老师们是我们背后的大山,正是这批德艺双馨的老师们,将为我们打开理想之门。他们为未来的教育春蚕吐丝、鞠躬尽瘁。我们应该深深的感谢他们。”


一节班会课就在温馨而愉快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美丽5元素”的概念深入人心,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事实证明,虽然德育工作千头万绪,但我们的工作思路可以常新常变,班主任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采取适合学生情趣的生动活波、不拘一格的方式方法,将德育目标细节化、人性化、情感化,这样既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可以更加直接地产生行为效力。而且,这种效力会慢慢沉淀下来,形成正能量,带给校园无限生机与文化底蕴。

案例2:

巧摆龙门阵,引导学生规避早恋

所谓“龙门阵”就是召集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家长一起开会或叫对子生家长会。十七八岁的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思想和行为都处在极具变化的年龄,个性往往有些叛逆。同时,高三学业又紧张空前,必须极度压抑自己的个性和奔放的思想,但“重压之下无完卵”,正是处于这种境况,年级里不乏跳出一些冒险寻找解脱的少男少女们。我所带的高三班就有三对这样的宝贝,其中还有2个副班长在内。为了让他们收心敛性,凝神静气应对高考,我思考了很久,决定在一模前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对子生家长会。


我对家长会的时间、地点、议程等都做了周密的考虑。我需要的是这次家长会后立即产生好的效果。我把时间定在一个下午三点开始,要保证六点之前结束,因为这样家长就可以直接领学生回家继续展开第二轮工作。学生对此事一无所知,我事先没有通知他们。一则不想影响他们下午的练习,二则避免他们对家长“策反”或对子生之间联手抵触,这样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下午三点,三对学生家长全部到席。一位家长还是从香港赶回的,足见家长们何等地重视。会议地点选在五层比较紧凑的小会议室。座位的排阵是我精心安排了的。中间是并排的大桌,男孩女孩们的家长面对面坐在一起,靠得很近,看得很清。我开场白后,家长很快知道了这次会议的目的。我先是客观地介绍了每一位同学在校表现,特别谈到最近以来6位同学在学习上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滑坡,最后点明可能导致滑坡的原因。然后我把时间交给家长,让他们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很快都知道了自己孩子目前的情况。然而,对于事态的处理,双方家长却各执己见,几乎所有女孩家长都纷纷反对继续交往,而所有男生家长都不表态,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致。一位男方家长说,其实交往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应该没什么关系。女方家长不干了,几乎咆哮起来,“怎么会没关系呢?我孩子的成绩都退成这样了?”

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家长们最后都求助于我,我立刻表明我的态度。我说:首先我们应该理解,孩子们正是情犊初开之时,他们拥有这样美好的友谊其实是没有过错的。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万物皆有季节,花开太早是个美丽的错,何况是高三如此紧张之时。所以,我建议双方家长好好利用这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对待早恋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切实认识到早恋可能给孩子学业、健康甚至性格造成危害,认识到早恋可能对他人对集体对学校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然后呢,我们要研究对策、分头行动,通过和孩子们正面促膝谈心,引导孩子们暂时规避早恋。这也是我们今天家长会的目的,大家认为呢?


接下来,气氛很快融洽起来,家长们在一个多小时的协商后达成协议,各自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会议临结束时,我又特别提醒大家,不宜采取强硬手段,否则物极必反。一儿会见到孩子,要高高兴兴的,晚上的交流要注意态度方式。6点到了,我回到教室把学生领到会议室,见到各自的家长,学生们先是一愣,再一看左右同学又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家长会的成效很快得以显现,两位副班长带头写军令状,接受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监督。两周后,三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渐入佳境,成绩进步很快。最后,大家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同学聚会,大家都喜欢把这事当个噱头,拿他们开玩笑。如今,这三对孩子仍然是好朋友,希望他们越走越好,越走越远。高三的那次特殊家长会或许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呢。当然,这种借力发力的工作方式也渐渐成了我的一种治班策略,这样的引导显然比直面主题或严厉批评要好得多。因此,要想成就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们必须学会巧动脑筋巧用资源,积极引导、策略引导,才能更好地引领思想,智慧育人。

二、师爱从细节入手


细节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关键。班级工作无小事,时时处处皆细节。


1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班主任不仅要对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要有全局和长远的培养目标,从大处着眼,而且要善于从小处着手,在具体的活动中抓住机会历练班集体,利用细节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从而塑造良好的班风班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年级的值周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想和大家回顾一下高一9班的一次值周工作。

案例:难忘的值周

时间回到2012年3.12-3.16。在值周工作开始前一周,我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每隔一天就会在黑板上写一句话,通过名言警句传递我的价值观和对学生的期望。


在值周前一天大课间,我在黑板上写下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与大家一起分享体会。


古人从为学的角度告诫我们学习要注重积少成多,日积月累。我以为,也可以从做人做事的角度理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和曲折,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成钢成才。值周工作就是这样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同时,值周工作还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不仅可以感受同学们的美好的心灵,而且可以展示班级强大的凝聚力。


为了搞好值周工作,我们成立了班级领导小组,由班长团支书总负责,对于各项工作都进行了细致的安排,确保人人有岗位,人人都担责。值周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始了,学生们每天7:20之前就会到岗,整整一周无人迟到,更无人缺席。为了让值周工作保持一种高昂的状态,班团委建立了流动记者站,宣传专栏,每天滚动发布精彩新闻图片,专栏就放在高中楼的一楼大厅,引得全校学生络绎不绝地观赏称赞。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会开个短会,我会一边听学生总结当天的工作,一边查看出勤记录,上面麻麻点点的,每个时段都记得很仔细。在值周期间,我不断听到老师们、德育处的领导们反映:东门、西南门的学生站在风中向每一个老师鞠躬,天天如此!检查电梯的同学们像两尊“石狮子”!到了最后两天,学生有受风着凉的却不愿从岗位上撤下来。流动记者们纷纷为大家送开水送药。遇到校园里的保洁工在辛勤地劳动,也一并送上开水和食品,这让保洁工十分感动。

值周工作进行时

两尊“石狮子”

每天,我都会踩着自行车,督查各岗位到岗情况,嘘寒问暖。而学生们在大风中在食堂里在学校的各个角落的表现让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释怀。


值周工作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我仍然记得在班会上说的话,我激动地说,同学们,祝贺你们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你们的任务,祝贺你们满载而归!这次值周工作在年级乃至全校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你们以堪称完美的表现赢得了全校老师和同学的赞誉,但同学们在赞誉面前表现很谦虚,只是觉得自己做了点点小事,我很感动也很为你们骄傲。我们如果能把每一件件小事都做得这样尽善尽美,那么我们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业。记住: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

2

尊重个性  扬长避短

        教育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在我们的校训中,“尊重个性”摆在首位,足见学校对于学生的重视与爱护,社会是多元的,承认社会的多元就必须尊重个性,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全人及其完整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尤其在对待个性化学生的教育上,切忌急躁武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慢慢攻坚。

案例:一次特殊的主题班会

李同学,高一某班年纪最小的学生,刚满13岁。酷爱卡通漫画,同时着迷于手机聊天。有一段时间,经常在课堂上做的两件事不是玩手机就是画画,很多老师都向我反映,家长也经常抱怨无法管教。思前想后,我决定先好好观察她一段时间。结果,我发现她无论课间或是中午都会在画画,而且十分专注,周围的声音和过往的同学都不会使她分心,这股子劲倒是吸引了我,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卡通画?有一天中午,她依然在认真地画画,我走到她身边也没察觉。我只好招呼她一声,她一惊抬头看着我,不好意思的伸伸舌头。


“可以给老师看看吗?”


她递给了一个厚厚的素描本,当我一张张翻阅的时候,我的内心也跟着翻腾,突然之间明白了她为什么会如此着迷!

我迅即产生一个想法,在班里建立一块文化墙,展示她的作品。放学后,我找到她,说出了我的想法,她的反应让我吃惊,“我还以为您要批评我呢!”


小鬼灵精!我顺着她的话,故作不知情追问,“哦,为什么?”“呵呵,还不是化学课没好好上,手机都给没收了!” “噢,正好,我正准备就此召开一个主题班会呢,主持人一直没想好,既然你有亲身体验,那你可不可以主持这个班会啊?”“行吧!”隔了一会儿,李同学答应了。我暗自一笑,正中下怀!

为了这个主题班会,李同学全心投入。据她妈妈的说法,这孩子对学校的事从来就没有这么上过心。结果,大家可以想象出,《手机使用的利与弊》主题班会很成功。在班会最后,她设计的一个高潮环节,带领全班同学签署了“手机使用承诺书”。如今,这承诺书还在无形地监督着大家呢。一个特殊的主题班会由一个特殊的学生主持,起到了比较特殊的效果。

之后,班级文化墙很快建起来了,看到自己的作品以如此光荣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李同学的变化不言而喻了。自然,在课上对自己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改观。


其实,我们可能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学生犯错时,千万不要把学生挤到墙角,因为在墙角,学生没有办法转身。换角度、换思维去看待孩子身上的小毛病,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可以因势利导,使其扬长避短,让积极、进步的个性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安排这样一个特殊的主题班会后来证明是非常智慧的。

班刊

三、师爱在原则中坚实

        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在学生心目当中的形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坚守的原则。学生的是非标准、班集体的舆论导向取决于你的待人做事态度。你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对学生对集体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很可能就是你的影子。


        同时,班主任还需要有一双慧眼,能捕捉到班级里的点滴变化,防患于未然,及时地堵住学生心灵上哪怕是极小的蚁穴。遇到典型问题时,我们需要有智慧、有原则地应对。不否定他的愿望,不贬低他的想法,不污蔑他的人格。对感受宽容,对行为严格。下面这个案例在具有一定普遍性。

案例:短信是真还是假?

C同学,文班女生。期中考试后要去香港考试,本来可以上完周五的课再走。但周三上午我却收到了一则短信,来自C同学的妈妈,“孩子生病今天没法来上学,明天后天也不能好,还是不能上学,所以请假。” 对于这则短信我没有回复。


理由有二:第一,当时,班级里已有3位同学办理了请假手续,要去香港参加考试。C同学一直很坚定表示要出国的,她很可能也是要去香港考试,所以我断定她不可能生病了。第二,这短信的内容实在也太滑稽了,说孩子今天生病没法来上学,明天后天也不能好,还是不能上学,所以请假。这显然是在撒谎。如果我回信追问,那么势必会有第二个谎言甚至第三个谎言。所以我不想回。


同时,我很生气,明明白白的,众所周知的情况下,家长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地来请假呢?这个谎是家长编的还是学生逼着家长编的呢?我满是疑惑,我在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妈妈打电话给我或向我当面解释,因为当天下午,是高二年级的家长会。这位妈妈正好来参加了家长会。


遗憾的是,C妈妈并没有在家长会后找我。当天晚上我回家很晚,送走最后一个家长已经是9点多了。回到家,我反复纠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实际上,一个周末我都在想这个问题。


周一,C同学一到校,我就找她,很平静但很坚定地说了一句话 “我想你还需要补办一个请假手续。”


她一下脸红了,知道我的意思但又不知怎么开口。隔了一会儿,她说,“老师,我怕说实话您不同意,以前高一的时候说了实情,学校就是不同意。所以我叫我妈……”


我迅即打断她的话,“哦,看来你还是出于好心,出于善意编这个谎的。你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你的做法我不能认同。我希望看到事实,听到实话!”


第二天,她拿着家长的假条来了,上面据实说明了情况。然后我说,“妈妈那个短信我没有回,很抱歉。那是因为我知道真相,我不能附和谎言。希望我们以后引以为戒。”


当天晚上,孩子的父亲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为短信之事再三抱歉,我说,“家长您不要有任何顾虑,这件事不会影响到我对孩子的看法,但我们一定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教育孩子正确选择。”


事实证明,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坚守原则、严格要求,不但不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相反,只会更赢得学生的爱戴。

  

四、师爱在生命中传递

        我的家庭生活模式在熟悉我的朋友眼里不算正常、也不算完整。因为夫妻两地分居,一个地北,一个天南。然而,可能恰恰正是这种模式赋予生命以奇妙的意义:当我们失去一些东西时反而更完整。因为我们可能更懂得渴望和期待的滋味, 更懂得如何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坚强地宽容一切。于我,最直白的意义莫过于它让我把全部的心血与爱理直气壮地献给工作,把爱洒向学生。在我的生命里,只要我能有所奉献我就一定尽力而为,我希望我的善良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在我的班级里生根发芽,然后在我一波又一波的学生中传承延续。


案例:“Wilson”的牵挂与期待

男孩叫亮,平日里不太爱和本班同学交往。每逢下课或是放学,他一眨眼就见不到人了。也许是过去的玩伴都在别的班里,加上在本班学习压力较大,亮在学习上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挑战,父母为了他可谓费尽了心思,父亲总是利用回条的形式鼓励他,我也特别关注这个孩子的点滴进步。有一次在回执中,他父亲这样写道:“本周亮的状态很好,一是用功了,二是能按照计划每天每个时段完成相应的功课了。这次练习进步明显,希望亮继续努力,取得新的进步。”我看后很高兴,立即找他谈话,给他补课,鼓励他奋发图强,只争朝夕。为了能让他更快地进步,我有意安排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坐在他左右,随时帮助他解答疑难问题。他除了和班里男生打打篮球外少有其他交往,于是我特意叫体育委员邀请他参加班级篮球队。慢慢地他变得阳光了,也愿意与同学交往了。


恰逢“三八”节前夕,一次英语练习,他拿了全班的最高分,我高兴得一塌糊涂,放学后竟忘了老公从湖南赶来为我过节一事,匆匆往双安、华宇、当代等商场跑,我一定要买份礼物,赶在第二天讲评试卷时好送给他以示鼓励。一晃3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终于在华宇的运动品店发现了这个名为“Wilson”的篮球。几乎是喜极而泣,我立刻买了下来。

为什么要买“Wilson”的篮球呢?那时我们刚刚学了“好朋友--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文中有一段话谈及鲁滨孙流落到孤岛,与一个排球为友,这个排球一直陪伴他多年直至历经艰险成功返回家乡。他给这个排球命名“Wilson”。


“Wilson”意义非同寻常,它代表着关爱代表着友谊也寄托着我的牵挂与期待。当亮从我手中接过“Wilson”的那一霎那,我发现他的眼睛很亮,唇角带着笑容,顿时我的心暖融融的。从此,“Wilson”成了亮和所有男孩子们的朋友。

如今,高中毕业以后,亮在大学校园里成了明星,而“Wilson”被传到了一个低年级的同学手里,相信爱和友谊也会这所美丽的校园里继续传承下去。

        对于学生,我从来都是这样一种态度,我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每逢岁末年初,新年班会过后,我都要给我的学生们一些片言只语或公开信,我会用心地把信打印出来,装在信封里,交到每个人的手里。在这封信里,我会盘点一年或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会把每一个同学的特点和事迹串在一起,或幽默或赞赏地呈现出来,让他们在展望新年的喜悦中回顾过去,从而留住美好,更昂首阔步地迈向明天。对此,有人开玩笑说我没事找事。可我以为,这是我发自内心地想要表达我对学生喜爱的一种方式,师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我一直以此为荣,并乐此不疲地用这种方式继续着我的教育之路。

人大附中德育专栏

| "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系列报道

文章来源 | 蔡    芳

微信编辑 | 朱燕娟

图片来源 | 蔡    芳

延伸阅读:

班主任提醒:孩子做错题,真正的原因不是粗心,而是这4点!(附解决方案)

家长因孩子成绩差发短信道歉,班主任竟这样回复……

班主任怒斥家长:你孩子学习不好,凭什么怪我

警惕“班主任效应”的危害

班主任手记:“我知道这个班的底子,你尽力就可以了!”

未来班级班主任的多面人生

一位班主任坦言:我不喜欢总举手的孩子!为什么?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