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从骨子里希望学生不要太听话,认为”不会提问把书背下来也没用”

2017-12-06 李斌 哎呦教育 校长传媒

点击上面蓝色↑↑↑“校长传媒”免费订阅

本文为哎呦教育主编李斌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哎呦教育-ID:myedu-”,校长传媒获得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此文写于2013年某月,曾刊发于《中国青年报》与《人民教育》,今日重读,忍不住重发,希望更多人认识这位个性鲜明、十分可爱的王老师。

【李斌专栏】

王笃年: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

原创作者|李斌(哎呦教育主编)


50岁的王笃年被学生们亲昵地称为“笃爷”。他说自己可能更适合做一名工程师,因为和机器打交道更符合他的性格。但他“误打误撞”成了教师,而且表现出色,颇受学生喜爱。


2013年6月5日,王笃年像往常一样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脸上还是那副不苟言笑的表情。他穿着随意,短袖衬衫松松垮垮地搭在微微凸起的肚皮上。身为化学教师和班主任,他今天要给北京十一学校首届科学实验班上“最后一课”。


他先用投影仪打出课题:化学告诉你。然后他说:“在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永远告别化学学习的时候,我来带大家重温化学的意义。”他用了30多分钟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一个个与化学有关的有趣的事例——为何有的动物的血是蓝色的?年轻人多吃肥肉有何好处?为何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安全……他不时调侃几句,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在课的结尾,他以凝重的语气向学生们强调:化学是理解物质世界的手段,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至于后天就要开始的高考,他只是在PPT的末尾打出一行字:祝大家旗开得胜。


这句祝福很快成为现实:这个30人的班级,除7人选择出国深造,另有17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的高考平均分达到680分。


但王笃年要的不只是这些。他向来就反感“那些拿高考做抓手”的人,认为他们是不懂教育才那么干。


王老师在“最后一课”嘱咐学生们:请大家日后不要做俗人做的事,给我发过节短信,但我希望随时分享到各位学业进步、事业成功的消息。在王笃年看来,学生的成就是他生命的重要意义之一。他将永远以自己的学生为自豪!


从骨子里希望学生不要太听话


与面对学生时表现出的丰富性相比,王笃年的生活比较单调,他每天的作息几乎一成不变,即便学生们高考完离校了,他也还是每天早上六点半左右来到教室,直到晚上十点半离开。


他有一大乐趣,就是在课间与几位同事一起从高中楼踱步而出,在校园里闲庭信步,顺便伺候一番“自留地”里的西红柿、辣椒等植物。


他喜欢看生命活泼健康的成长,喜欢走进学生中间,却不喜欢亲临旅游景点,认为电视画面比实景更美观。他的性格有点木讷,对那种呼朋唤友的生活总是退避三舍。有人说他“不懂生活”、“缺少情趣”,他不以为然,反唇相讥:“我觉得,把所谓‘生活’与‘工作’截然分开,甚至视工作为负担是有些悲哀的。”


在科学实验班随便找几位同学了解,他们会告诉你王笃年“霸气”、“认死理”或者“刀子嘴豆腐心”,也有的说他其实“挺逗的”。这位身高一米八三的山东汉子,不怒自威,连他的“徒弟”、一位年轻的女同事,最初“也很怕他”。


王笃年曾在高一开学之初,带着电脑一连十来天像一尊金刚似的坐在教室的角落里,盯着那些连十分钟都难安静的孩子们上自习,“谁要是抬一下头,都可能被他点名”。还好,这种“像犯人一样被看管”的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当学生们能够管住他们的四肢和嘴巴时,外表严厉的王老师展现出了他的另一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王笃年从骨子里就希望学生们不要太听话。他甚至“提醒”一位同事:“你别把女儿教育得那么听话。”并“怂恿”那位小女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要都做完。


首届科学实验班招收的学生,大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都学有所长,个性突出。有些人的表现在其他老师看来,简直不能容忍。比如苏启舟,一个顶着大脑袋、被同学们称为“天才”的男生,就经常占用教室里的电脑玩游戏。在化学课上,还被王老师用粉笔头“提醒”过,或直接被“赶出了教室”。他嘟嘟囔囔地表达对王笃年的不满,说他“有的时候比较固执,可能思想有点保守”。


“如果我去上课的话,一般都是睡觉。”苏启舟漫不经心地说。有一次他还睁着惺忪的睡眼,对“笃爷”嚷道:“你拎我干吗,我什么都知道。”“笃爷”也不生气,就给他出几道题,他果然都会。“那你可以不听了。”王笃年大手一挥,很高兴的样子。他其实并不强求每个学生都来上他的课,“请假睡觉都行”,但在课堂里不能影响他人。


苏启舟如果正常参加高考,估计会无缘好大学。好在他的数学天赋很高,获得了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席睿远同学说,苏启舟对于应试“基本上是一窍不通”,古诗全能读得懂,就是不知道怎么答题;英语的单选题至少要错一半,有时只能碰对四分之一,但听力全对。这样一位同学,要是搁在别人班里,肯定会认为他是一个非常差的学生。但有一次王笃年召集几位获得保送资格的同学谈话时却说:“我从不认为苏启舟是差生,相反,他是一位非常好的同学。”理由是,他有自己的特长,比较有个性,“可能就是不太喜欢应试,不太适合高考制度”。这让席睿远感到很惊讶。


同学们评价王笃年:对待学生既一视同仁又区别对待。他的脾气并不算好,说话也不会拐弯抹角,常常高声批评人,有时候还会用“苏大脑袋”之类的话调侃学生,但很少有人介意。学生知道,这位老师从没恶意。王笃年偶尔会反省:“我这脾气会不会不知不觉中伤到一些孩子?”


张羽辉日后想必会对这位老师心存感念。在孙文利老师看来这是个“坐在教室的墙角,能折腾出洞来”的孩子,对于他惹出的一些问题,王老师的解释总是三个字:“他还小。”


张羽辉出生于1997年的最后一天,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上课“老是站起来晃荡”,而且“门门都考四五十分”。高一学年结束时,其他任课老师的意见一致:科学实验班不适合他,留级。连家长也有点信心不够了。但王笃年却对他母亲说:“让他先跟着,我多费点功夫,到高三的时候,实在不成,咱就让他复读一年。”他还说,“把这么优秀的孩子弄下去,我担心孩子心理上不接受,逆反起来反而坏事,于心不忍”。回头他就鼓励张羽辉:你千万别丢人,计算机竞赛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必须给我拿下来。


这小子就是拿着自己编的几个游戏软件,进的十一学校。王老师发现,他也有坐得住的时候,拿着厚厚一本英文原版的C++语言的书,趴在电脑上,一坐一上午。王笃年说:“那是真用功。”


张羽辉最喜欢的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王笃年可说是一窍不通,但他相信这个学生“早晚会做成事”,虽然他的高中三年,没学什么课程,只是做了三个“很厉害的项目”:在清华大学教授的指导下,模拟汽车撞车事故;做多米诺骨牌,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推倒了第一块,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推倒第二块;与一名高一学生合作开发无地图找路系统。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科学探索需要的兴趣与毫不气馁的精神。”王笃年说,还不忘替他辩解一句:他能看原版的英文教材,英语水平就够了,还要他怎么样?而对数学“天才”苏启舟,他的看法是,其语文绝对不差,“会表达,有学生还辩论不过他,能理解,题目也能看懂”,只是考分差,但“抠字眼,这个字怎么念,那个词是什么意思的考法,有什么意义?”


修养不是一天炼成的


王笃年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办事火急火燎的人,但在学生们面前表现从容。


他总是轻描淡写,劝告一些心急的老师,“那是孩子们成长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不用急”。他还对一些抱怨孩子爱玩的家长说:“孩子爱玩是天性,他又没干违法乱纪的事情,你着急什么?”


王笃年有时表现出的细腻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与他的块头相比反差太大了。有一次,化学教师董素英把学生们参加竞赛的准考证一张张撕了下来。王笃年望着那些准考证上的毛边,不太满意:“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应该拿裁纸刀整整齐齐地裁下来给学生。”董素英后来观察她的这位师傅,发现他果然经常用到小刀,“怕弄坏给学生的东西”。


说到王笃年坚守的教育规则,第一是尊重,“你得尊重个性,尊重人格”,然后就是信任。“我相信人都是向好的,我完全信任你们。”他对学生们称,人人皆可为尧舜。


当然,王笃年的修养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年轻的时候,他急起来有时忍不住一巴掌就上去了。25年前的一件事,让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那时王笃年是一位“说一不二”的班主任,连孩子们在课间扔粉笔头的行为都无法容忍,声称要罚款、请家长。


一次,他真抓到了一个学生,小家伙死活不肯服从老师的处分,于是逃离了学校,跑得不知踪影。第二天一早,校长收到了这孩子的信,其中写道:“校长,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请您把对我的处理结果烧成灰让我知道。”王笃年赶到他家,看到大门外果然烧了一堆纸,“吓得脸都白了”。原来是家长迷信,找人算了算,说要找到孩子,得“叫魂烧纸”。这事最终虽然有惊无险,却给了王老师“太大的教训”,此后他处理学生的问题就特别慎重。


在十一学校,他难得发的一次火是因为某次评教活动,多数同学急于上后面的体育活动课,对那张调查问卷表应付了事。结果王笃年发了脾气,他对学生说,“对老师的尊重是最起码的品德问题。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老师们之所以坚定地选择做老师,就全靠赢得学生的赞美支撑着”,“你为了打球,连半年才有一次的赞美老师一句话的机会都放弃,太过自私、无情了”。


科学实验班的这些孩子要被当成未来的社会精英来培养。王笃年可以容许他们犯错,但不允许出现品行方面的问题。他不认为那种开高尔夫球课、学什么上层社会课程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越是精英人士,越要多承担责任,要多承担就得有更多的能耐和见识,既要敢于突破,又要踏踏实实。” 


他免不了要苦口婆心向学生们“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一次,他请学生赵一明谈谈自己的想法: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该追求什么?这孩子表现出的对金钱的欲望,一直让王笃年耿耿于怀。


“人生的意义在于赚很多钱,买好车,买大房子。”赵一明如实作答。王笃年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拿起一只白色的粉笔,也不说话,只是用力在桌上写下“拼搏”二字。“我当时就深受启发。”赵一明说,“他不认可那种挣大钱、做大官的价值观,觉得人生就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在奋斗中收获快乐和意义。”


看看他的班会,就知道他希望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他会找来《伤仲永》之类的古文,让学生们一人一句翻译,然后听他讲其中的道理。或者找一篇关于杨振宁的学习经历的文章,请大家谈阅读收获。他希望学生们胸怀大志,别把眼睛盯着那点可怜的分数和找个好工作上。一次大考前,他给一位勤奋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明天上午先睡个懒觉,然后让你爸妈带你去郊区溜达几十公里”。有的家长要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他唱反调:“别理他们,你回去告诉父母,要是有闲钱就捐点给王老师,他正愁没钱买房呢。”


当有的家长真的要对王老师表达心意的时候,孙文利只听到这位同事拿着手机说:“十一的校规是不准老师收受家长的任何礼品,你要是能帮我找到一个比十一学校更好的工作,让我愿意从这里辞职,那你就过来。”


不会提问把书背下来也没用


王笃年是成功的班主任,但归根结底是一位化学教师。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他在这方面表现出的自信和他高大的身材倒是很匹配。


在科学实验班高一的首次家长会上,有一位家长自恃是大学教授,有点不把中学教师放在眼里,不客气地对王笃年说:“你让学生自学这个方式,我们家孩子不太适应,还是希望你多讲。”王老师的语气有点生硬,他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孩子调出这个班,二是让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他还说:“我上课的这个风格,自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因为你一个孩子改变。“


后来证明,王笃年没错。80岁高龄的刘道玉在一次会上说,“自学、课堂讨论、独立研究”,才是未来大学创造教育的模式。如果武汉大学的这位老校长来十一学校听听王笃年的课,或许他会欣慰地发现,自己的大部分希望在一位中学教师的课堂里实现了。


王笃年的课是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的,“学生如果没有问题,那我就没什么好讲的”。他近十年来坚持“四环节教学”:自学自研、问难讨论、精讲点拨、应用评价。“归根结底,没有主体的建构就没有学习。”王笃年说,建构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主动。


他每接手一个新班,都会在第一堂课上明确地告诉大家:“上我的课不用记笔记。”他也不会一板一眼地“板书”,字写得斗大。一位老先生提醒他:有条理地板书,便于让学生做笔记,有助于课后的学习。他却不以为然:在课堂上都学不会,课下能学会吗?他还批评许多中学教师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给学生解释教材”的过程,“这很害人,耽误了学生的前途,也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科学实验班的毕业生、就读北大元培计划的董馨阳说:“王老师特别厉害,能够告诉我们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他基本不讲教科书上的内容,也不检查作业。在高一高二他也绝对不会为了分数而教,“而是让我们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学科”,只在进入高三后才传授一点应试技巧。


“好多看上去重要得不得了的知识点,我可能根本就不讲,因为学生能看懂,没有问题。”该怎么学习,王老师已经说得很清楚:拿一张纸,写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看着看着问题解决了,就把它画掉。“最后学生交给我的问题,可能由最初的七八十个减少到十来个或三五个”。这种自学不会无的放矢,王笃年和同事们合作编写的导学读本,字数大概是教材的5倍以上,汇集了多年的教学心得和问题思考。


他积累了来自学生的许多问题,名曰“中学化学的N个问题”,“有的到目前还没有答案”。但是那种“这类问题中考、高考不会考,你不需要知道”的限制性回答,或者“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你自己查查吧”,然后就再没有下文的回答,不会出现在王笃年的教室里。因为他认为这样会妨碍教师履行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跟孩子交流对知识的看法,交流问题解决的思路,尽管我们自己的看法有时并不一定正确。”


在他的课堂上,会有学生跳出来说:老师,我不这么看。或者告诉他:我在哪个资料上看到的和您讲的不一样。这时,王笃年会眯着他的小眼睛,鼓励学生说下去。


王笃年相信问题的力量,认为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即使把书背下来也没有用。有一个阶段,他还买了一大袋棒棒糖,谁提出好的问题就奖励谁一个。


做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


十一学校的人力资源部请王笃年给新教师们谈谈师德建设。他微微弓着腰,山东口音通过扩音器变得更加明显。“我想,师德无非就是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爱教学工作,进而干好本职工作,我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他说,“估计说些套话大家也未必爱听,听了也未必有用,还不如谈谈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他毫不谦虚地自称其教学特点是“居高临下,旁征博引”。也正是凭着这种自信,他敲开了十一学校的大门。


2003年7月26日,他从山东诸城来到这所名校试讲,主管人事的老师请他抽到题目后准备一天再来。“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王笃年的霸气外露,“在北京也没有住处,抽到题目就讲吧,不用准备。”


但在33年前,王笃年还没想过要做教师。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他首选的是山东大学,在填第四志愿时实在想不出什么学校,便填报了山东师范大学。结果,1981年山东省师范类院校突然提前录取,把本来超过第一志愿录取线17.5分的王笃年招至门下。大三时,他在同学的推荐下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部书成为他一生的最爱,坚定了他做教师的信念,再也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行当。


王笃年的自信有时会被理解成傲气。这个农家子弟在上世纪90年代曾被国家公派到日本学习了一年半。回国后,正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地方政府领导想让王老师改行做翻译,服务对日贸易,还请一位市领导找他谈话:“咱们这么大个市,找个化学老师很容易,找个懂日语的太难了。”王笃年脑袋一热说:“其实找我这样的化学老师也是很难的,您的孩子就是我的学生,请您回家问问,他见没见过第二个像我这样教课的化学老师。”


王笃年的“徒弟”、中国科学院年轻的化学博士董素英,最初带着自信走进师傅的课堂,结果很惊讶,竟然听到了很多她不知道、也没想过的东西。她回家对丈夫感叹:这个老师真是太厉害了。


王笃年的“厉害”是有原因的。他的阅读虽然不广泛(对长篇文学作品就不太感兴趣),但在从教的最初几年,读过的一些经典“丰富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心灵,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他后来偶尔会引用的名言,譬如“教师要慷慨地给予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教育者,首先是模范”、“培养人,乃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实际上,他正是那样做的——就来自他所阅读的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布鲁纳等教育家的著作。


他有备课前坚持阅读大学教材相应章节的习惯,几乎借阅了学校图书馆里所有与化学有关的书籍,常年从自费订阅的专业期刊上获取有关化学最新发展的信息。而且,他习惯“用化学家的眼光”看世界,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出发思考教学。


“我很喜欢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的一句话:科学学科的教师,就是科学界派往课堂的代表。”他说,“这意味着我这位化学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


即使在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新闻时,他也要把其中与化学有关的信息与中学教材“拼命”联系起来,从中寻求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途径。比如,他要弄清楚染头发用的颜料,为什么粘在皮肤上可以洗掉,而染在头发上却不易洗掉?在苹果成熟后期,去掉套袋后用于给苹果“上色”的反光塑料薄膜表面的金属铝是如何弄上去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迷信张悟本的“绿豆”?日本海啸后的核泄漏事件为何会引起抢购碘盐事件?所以,偶尔他会和学生们开玩笑:学好了化学,你就不会被骗,当然,你也可以去骗人。


他相信,只要化学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生了联系,很少有人会对它不感兴趣。当然,谁又会把路上遇到的一块红砖和化学扯到一块?王老师捡起半块红砖,一副得意的样子,对同事孙文利说:“这就是咱讲课的素材。”


同学们认为“笃爷”霸气,还因为他不迷信权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希望学生会独立思考。“他不会在意哪个科学家是怎么想的,他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思维,可能不完全对。”冯伯阳同学说,“他带我们做题,也不会看答案,多次出现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而答案是错的情况”。


一位叫于超凡的同学,显然受了王笃年的影响。他的书看完第一遍后基本没法再看第二遍,其中写满了各种批注。“像王老师一样,他不会轻易地接受一些东西,不会因为你的身份和地位,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张翼同学说,于超凡不停地质疑、查证、钻研,牵出了好多知识,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王笃年不善言辞,但喜欢为学生们创造争论的环境。譬如做实验,他会把全班分成几组,同一个实验不同的人做,或者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在他的带领下去讨论,感觉非常有意思”。


一次实验后,有学生提问:为什么食盐水蒸发的时候,水分跑掉了,氯化钠却不跑?“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也没想到。”王笃年说。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事儿,有人说,在海边会闻到腥味,是不是说明氯化钠也挥发?“其实那是错觉,氯化钠不会挥发是事实,但道理何在呢?”


实际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只要记住这个答案就可以了,不必寻找为什么。“那样的话,学生等于什么也没学。”王笃年说,化学既是实验科学,也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世界的学问,作为学生化学的启蒙者,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微观世界中去。


这时,有学生异想天开,说:“会不会是这样,海水里的氯化钠是以氯离子和钠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当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试图离开水面时,则会受到带正电荷的钠离子牵扯,钠离子再受到别的氯离子牵扯,形成了一个离子链,最终结果是谁也逃脱不了?”


王笃年听到这种观点,不但不觉得荒谬,还有点激动,他大声说:“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真是太妙了!”


王笃年老师留言精选: 

我为什么从骨子里希望学生不要那么听大人的话?因为教育并不仅仅是约束和规范,教育还有帮助学生发现他自己、发展他本人个性的任务。当下,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大都有失偏颇了,认为大人的说法总有道理、总是对的,只是孩子小、还不能领会,于是只能就范,说实话,我们真的都有道理不?我表示怀疑。

延伸阅读:

北大博士中学从教3年记:教育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

重庆论道:如何让教室不断生长

李泽厚与刘再复关于教育的对话

PISA之父讲座实录 | 如何让学生在学校成绩又好,过得又快乐?

20年后,这5种孩子最有可能不会被淘汰!这样的孩子咋培养?

一位班主任说出的5个教育真相,点醒无数迷茫的家长!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