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当下,明白“我是谁”比知道“怎么办”更为重要

校长传媒 2021-09-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教育自由谈 Author 茅卫东

2018年9月14日茅卫东 摄于大理周村

【茅卫东专栏】

当下,明白“我是谁”比知道“怎么办”更为重要

原创作者|茅卫东

本文为茅卫东老师原创,首发茅卫东老师的微信公众号“教育自由谈-ID:maowd121”,校长传媒获得茅卫东老师授权发布


A


关于“批评”和“建设”的关系,讨论一直没停过。


许多人赞同这个观点:“发展需要批评者,更需要建设者。”


接下来就是表态:“我愿意做一名建设者!”


把建设与批评(或者也可以说破坏)对立起来,认为建设比批评重要,我以为这是非常愚蠢,但确实相当普遍的看法。


人的存活需要食物,需要水。据研究,不吃不喝,一般人最多能坚持三天(72小时)。如果有水喝,可以坚持一个星期,体质好的还可以坚持更久。


但我们不能据此认为,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更不能说,以后我愿意只喝水,饭就让别人去吃吧。


B


如果不是对现实不满,不是要超越现实,我们何必要建设?


当年教室里装上投影仪,后来更是用多媒体代替黑板,这就是对只依靠黑板演示的一种批评和否定。


现在吹得那些厉害的“互联网+”思维,正是对传统教育乃至对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和大众生活方式的一种批评和否定。


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批评。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看不到。


这些年,强拆事件层出不穷。强拆也是一种批评,一种暴力性破坏,但强拆本身不是目的,强拆之后是为了新建以及新建背后的利益。


如果觉得“强拆”二字太刺眼,那就去掉一个“强”字。旧房子、老城区、城中区拆迁改造这几年很普遍,神州大地就是一个建筑工地。这足以说明,“建设首先是一种破坏(批评)”。


“做一个建设者,远比做一个批评者要难;但是,当下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建设者,而不是批评者。我愿意做一个建设者。”


这种话语,听起来很美,实则害人不浅。


一个将批评和建设对立起来的人,一个不重视批评只想着建设的人,最终会为了实现自己臆想的宏伟蓝图而成为一个疯狂破坏一切,或者说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拆者”。


不惜一切代价,你听出了豪迈,还是悲壮,抑或是愚蠢?


此时此刻,你认为自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决策者,还是忠实的执行者,抑或是那个“代价”中的一份子?


当年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城门楼子,不就是被所谓的“新中国的建设者”们拆掉的吗?梁思成这个批评者当年就是一个笑话,五十年后更是一个笑话,他自己的故居都被拆了。


为了建设,1966年11月,“……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了……”


有些省市,上面一声令下:做好道路两边绿化工作。于是,砍老树栽新苗,因为种什么上面有规定。


这种事情,几十年中发生的还少吗?有人居然就是看不到,还在那里表态一心只做建设者,居然还能获得那么多人的喝彩。


简直让人无语。


C


不得不再次强调,建设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批评、一种否定、一种破坏。


当人们在描绘一张蓝图时,除了要考虑投入、技术、工期等问题,同样还要考虑:我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做的代价是什么?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或者说,需要思考的不只是“怎么办”,还有“为什么”。反思,不只是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顺利,更重要的是质疑自己:我必须这样做吗?我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遗憾的是,在这个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是方向的国度,很少有人能够摆脱领导式思维进行独立思考。


哪怕身处底层,许多人也和领导一样有着“舍我其谁”的气魄,不耐烦有人在自己耳边叨叨“这事不对”“不该那样”。


于是,这几十年,总是出现这样的图景:


领导说:“路在前方!”


马上有人高呼:“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众人纷纷表态:“我愿意做一个建设者!”


很少有人质疑:“前方到底是什么?前方到底有什么?”


更很少有人质疑:“凭什么我不能走自己的路?”


中国一直不缺雄心勃勃的蓝图描绘者,也从来不缺忠诚勤劳的建设者,真正缺少的恰恰是独立的思考者和勇敢的批评者。


D


经常有人批评我:你就知道批评,总是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此文,特别是上面那句话,就当是我的一个回应。


我知道,这没什么用。和以前一样,留言中肯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你说,怎样才能学会独立思考?


中国式教育非常成功,让许多人在放大生存恐慌的同时忘掉了生存本能,平时就靠着各种“正能量”牌心灵鸡汤提着一口气。


许多人已经不知道,也不敢知道,嘴巴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头脑更是可以自由思想的,而“我手”当然“写我心”啊。


个人以为,当下,许多人应该放弃两种心理。


第一需要放弃的是期待心理。


国人擅长期待,过去期待青天大老爷的出现,后来是对体制改革的期盼,期间还夹杂着对天空飞来出头鸟的渴望。


现在,可能还要放弃对技术的迷恋。总有人不相信“技术是把双刃剑”,却认为新技术可以改变一切。


睁眼看看现实吧,新技术究竟改变了什么?


第二个需要放弃的是“试一试”的冲动。


当然不是说不需要尝试,而是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别人曾经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


许多朋友在努力。交流时,他们那种自信总让我想起伏契克在《二六七号牢房》开头那句话:“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


他们把这七步走出了诗意。


我认为,他们来来回回“走”得太多了,或许应该停一下,想一些问题。


在当下,如何改变现实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对一个不愿意装睡的人来说,弄清楚“我是谁”可能更为关键。


面对现实当然不轻松,正视自己其实也不容易。


许多人之所以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工作,其实是在逃避自己。


不用留言问我“怎么办”,每个人的大脑除了接受信息,更重要是功能是思考。必须按照各种指令行事,那是机器人。


不要急着想知道“路在何方”,先停下来想一想“我在何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或许你就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该去哪里了。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

有一种麻木的踏实,

但丧失了真实,

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延伸阅读:

茅卫东:“来,听老师再讲一遍”,或许这不是耐心,而是愚蠢

茅卫东:所有不自信的人都生活在过去——我三年前对职校生的讲话

茅卫东:厌学的孩子迷游戏,焦虑的家长爱混群

茅卫东:老师需要“静养”,而不是被折腾

李镇西:养成三个好习惯,孩子幸福一辈子

李镇西: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李镇西:孩子,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李镇西: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李镇西:教育呼唤“人”的回归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杨东平:我们的学校教育最令人痛心的是, 对孩子太狠、太敢下手

杨东平:我们的孩子是怎样被撕裂和掏空的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