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坠江惨剧给予的人性反思与教育警示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
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附车内黑匣子视频)
华龙网2018年11月2日报道 记者刚刚从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公交车坠江原因公布,据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系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
通报全文如下: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与一辆小轿车在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车坠入江中。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派员赴渝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组织公安、应急、海事、消防、长航、卫生等部门组建现场指挥部,全力开展搜救打捞、现场勘查、事故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
现场指挥部组织70余艘专业打捞船只,蛙人救援队、水下机器人、吊船等专业力量围绕公交车坠江水域全面开展搜救打捞工作。事发后,通过细致调查摸排,明确15名驾乘人员身份。同时克服水域情况复杂、水深70余米等实际困难,先后打捞出13名遇难者遗体并确认身份。精确定位坠江车辆位置,于10月31日23时28分将坠江公交车打捞上岸。目前,善后工作正有序开展。
公安机关先后调取监控录像2300余小时、行车记录仪录像220余个片断,排查事发前后过往车辆160余车次,调查走访现场目击证人、现场周边车辆驾乘人员、涉事车辆先期下车乘客、公交公司相关人员及涉事人员关系人132人。10月31日凌晨0时50分,潜水人员将车载行车记录仪及SD卡打捞出水后,公安机关多次模拟试验,对SD卡数据成功恢复,提取到事发前车辆内部监控视频。
公安机关对22路公交车行进路线的36个站点进行全面排查,通过走访事发前两站(南山岔路口站、回澜塔站)下车的4名乘客,均证实当时车内有一名中等身材、着浅蓝色牛仔衣的女乘客,因错过下车地点与驾驶员发生争吵。经进一步调查,该女乘客系刘某(48岁,万州区人)。综合前期调查走访情况,与提取到的车辆内部视频监控相互印证,还原事发当时情况。
10月28日凌晨5时1分,公交公司早班车驾驶员冉某(男,42岁,万州区人)离家上班,5时50分驾驶22路公交车在起始站万达广场发车,沿22路公交车路线正常行驶。事发时系冉某第3趟发车。9时35分,乘客刘某在龙都广场四季花城站上车,其目的地为壹号家居馆站。由于道路维修改道,22路公交车不再行经壹号家居馆站。当车行至南滨公园站时,驾驶员冉某提醒到壹号家居馆的乘客在此站下车,刘某未下车。当车继续行驶途中,刘某发现车辆已过自己的目的地站,要求下车,但该处无公交车站,驾驶员冉某未停车。10时3分32秒,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冉某右后侧,靠在冉某旁边的扶手立柱上指责冉某,冉某多次转头与刘某解释、争吵,双方争执逐步升级,并相互有攻击性语言。10时8分49秒,当车行驶至万州长江二桥距南桥头348米处时,刘某右手持手机击向冉某头部右侧,10时8分50秒,冉某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侧身挥拳击中刘某颈部。随后,刘某再次用手机击打冉某肩部,冉某用右手格挡并抓住刘某右上臂。10时8分51秒,冉某收回右手并用右手往左侧急打方向(车辆时速为51公里),导致车辆失控向左偏离越过中心实线,与对向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车辆时速为58公里)相撞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对驾驶员冉某事发前几日生活轨迹调查,其行为无异常。事发前一晚,驾驶员冉某与父母一起用晚餐,未饮酒,21时许回到自己房间,精神情况正常。事发时天气晴朗,事发路段平整,无坑洼及障碍物,行车视线良好。车辆打捞上岸后,经重庆市鑫道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鉴定,事发前车辆灯光信号、转向及制动有效,传动及行驶系统技术状况正常,排除因故障导致车辆失控的因素。
根据调查事实,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实施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遭遇刘某攻击后,应当认识到还击及抓扯行为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的互殴行为与危害后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两人的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之规定,涉嫌犯罪。
延伸阅读1:
人民日报评公交车坠江:不形成制度正义 类似悲剧便难断绝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日消息,一段惊心动魄的视频,还原了悲剧诱因;一场无谓的纷争,拉十几人“陪葬”。教训之惨重,让人不敢直视,却不得不叩问,乘客与司机互殴何以一再出现?痛定思痛,别止于唏嘘,更别停留于愤怒。无彻底反思就无真正救赎,不形成制度正义,类似悲剧便难断绝。
中新网客户端2018年11月2日消息, 中新网记者从万州区委宣传部获悉,重庆公交车坠江原因查明,系乘客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司机发生争吵,进而演化成肢体冲突。双方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十五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
10月28日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根据调查事实,乘客刘某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与正在驾车行驶中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实施危害车辆行驶安全的行为,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冉某作为公交车驾驶人员,在驾驶公交车行进中,与乘客刘某发生争吵,遭遇刘某攻击后,应当认识到还击及抓扯行为会严重危害车辆行驶安全,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行车安全,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其行为严重违反公交车驾驶人职业规定。乘客刘某和驾驶员冉某之间的互殴行为,造成车辆失控,致使车辆与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撞击后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坠江事故发生后,外界一直高度关注对人员的搜救及车辆打捞工作。最终,经历近86个小时的救援工作,在10月31日深夜,坠江公交车体被整体打捞出水。以下为整个事件发生与救援过程:
10月31日晚,重庆万州长江二桥坠江公交车被打捞出水。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10月28日
10时许,重庆市万州区一辆公交车行驶至长江二桥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后坠江。经公安机关初步核实,失联人员15人。
下午5时许,@平安万州 发布通报: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事故发生后,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派员赶赴现场,全力指导协助地方做好人员搜救等处置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立即作出指示,亲自指挥,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并全面开展救援。万州区委、区政府紧急组织公安、海事、消防、武警、长航等相关救援力量全力救援。
截止23时30分,救援人员打捞出2具遇难者遗体。
10月29日,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从应急管理部牵头的部际联合工作组获悉,重庆万州区“10.28”事故坠江的公交车水下定位已经确定。图为救援现场。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10月29日
共有70多艘船只围绕公交车坠江水域全面开展搜救。
经过救援人员水下探测、定位,确定坠江公交车位于长江二桥上游约28米、水深约71米处。
10月30日6时48分,潜水员开始下水作业。陈超 摄
10月30日
上午6时许,潜水员开始下水作业。
上午10时,第二批潜水员入水。
截至下午3时,三批下潜救援人员救捞出第7名遇难者遗体,并还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
事故发生当天,万州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通报称,小轿车驾驶员邝某娟被警方控制。30日,记者致电邝某娟丈夫熊某,熊某告诉记者,目前警方已经解除对邝某娟的控制,妻子已经平安回家,一切都好。
10月31日,浮吊船的挂钩进入水中。陈超 摄
10月31日
交通运输部专业潜水员轮番下水,连夜作战。
0时50分,第五批下水的潜水员鲁玉鑫在失事公交车内找到了黑匣子(行车数据记录仪),打捞出水并交给当地公安部门。
11时31分,第七批潜水员下水,完成坠江公交车车尾吊带的安装。
14时46分,第八批潜水员下水,完成坠江公交车车头吊带的安装。
21时31分,开始对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进行起吊工作。
23时30分左右,成功将坠江公交车整体打捞出水。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影
延伸阅读2:
祈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公交车坠江,听听孩子们怎么说
原创作者|顾文艳-竹影居
首发微信公众号“ 竹影居”,版权归原创作者顾文艳-竹影居所有
2018年10月28日上午10时8分,重庆市万州区22路公交车行至长江二桥,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了一辆红车小轿车,又撞毁护栏,笔直地坠入滔滔江水。
事发后的第六天,当公交车坠江前的视频公布于众时,媒体哗然,网民纷纷转帖。一位姓刘的乘客,因为公交车改道未能及时下车要求司机停车,司机不允,遂发生剧烈争吵并互殴。一场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一车15人丧生于冰冷的江水……
看到视频的那一刻,真的无比痛心;痛心之余,我想:应该和孩子们聊聊这件事,听听他们怎么说。
“听说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同学请举手。”全班44个孩子,举起手来的不过6人。
我播放了公交车坠江以及坠江前乘客与司机互殴的视频。视频看完,我给孩子们介绍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始末。
“坠江的公交车打捞上来了,可车内的十五人无一幸免,这一事件,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首先举手的是依霖:“这位乘客坐过站,不应该和司机吵架,更不应该动手打司机。”
“公交车的电子屏上有提示,行驶期间不得和司机讲话,当然更不能吵架了。”元浩补充说。
“即使被乘客打了,这位司机也不能开着车的时候与乘客对打;如果司机能冷静一下,或许,公交车就不会坠入江中。”宣仪说。
“如果其他乘客,能劝一劝吵架的乘客,劝一劝司机,不让他们打起来就好了。”可昕接着说。
“如果你就是这位坐过了站的乘客,你就是这位被打的司机,或者你是这辆22路车上的其他乘客,你应该怎么做呢?”
“如果我坐过了站,我也不应该和司机吵,因为到站才能停车,这就是规则。”楚珩把“规则”二字说得很重。
“如果我坐过站,我就在下一站下车,再走回来。”逸宸说。
“如果我是司机,我会把车停在路边,再打电话报警。”
“如果我看到他们争吵了,我会劝他们;如果看到情况危急,我还会赶紧打开应急开关,赶紧逃生。”元浩说。
可悲可叹的是,当灾难发生得那么突然时,无一人能逃生。
“百慕大失踪是天灾,这是人祸。”楚珩总结说,他喜欢看科学类的书籍,对于百慕大失踪事件也了解很多。
的确如楚珩所言,公交车坠江事件完全是人祸。事发前,天气晴好,道路平整,车辆无故障;可是,悲剧却就在那一刻发生了。
这人祸源于对“规则”的挑战
不到站要求停车,不停车则又打又骂,这是乘客在挑战规则。公共汽车上,这样的事件发生过何止一起?
9月,在瑞士旅游的曾先生和他的父母,挑战酒店不得在大厅留宿的规则,大吵大闹,最终被警察强行带离。
因为拒绝一名没有剖腹产指征的孕妇剖腹产的要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郝医生被家属殴打致伤。医闹事件频频发生,这又何尝不是对规则的挑战?
这人祸源于“情绪”的失控
从公交车坠江前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乘客与司机,都处于情绪失控状态。看视频,并不能判断司机猛打方向盘的那一刻,是操作失误还是蓄意而为。但惨剧的发生,终究还是因为这可怕的冲动。
“冲动是魔鬼”,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悲剧就不会发生。车上的每一位乘客,都可以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那位万州蓝天救援队周队长的父亲,可以漫步在西山公园,看着秋阳下怒放的菊花……
这人祸源于对“生命”的漠视
据统计,2009年至2013年间,全国共发生公交车肇事的交通事故1.4万起,造成3500人死亡,1.6万人受伤。93%公交车肇事事故由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导致。
在无锡,我最怕坐公交车。706,家门口有天一中学站,校门口有锡山实小站,可我却很少坐。因为每次坐公交必定晕车。
我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无锡的公交车司机,不管是在宽阔还是狭窄,畅通还是拥堵的道路上,都可以驾驶出野马在草原上奔腾的气势!曾亲眼见到驾驶员不等老人站稳便急踩油门,老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幸亏我在一旁搀扶住;曾和涵一起坐公交车去车站,司机在丝毫不减速的情况下一个急拐弯,我被甩出座位,幸亏涵一把抓住我。每次乘坐公交车,五脏六腑都被颠簸得挪了位……
这段文字发在朋友圈以后,留言评论的朋友们都有过乘坐“疯狂公交车”的经历,他们来自南昌、南京、苏州……
旁观者的“沉默”,驾驶室没有隔离栏,对妨碍司机驾驶的乘客处罚力度不够……这些关于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讨论再热烈,也无法挽回一车人的生命。
当悲剧发生时,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们知晓事件的始末?他们长大后,或许是“司机”,或许是“乘客”,如果他们从小就能懂得遵守规则,学会管理情绪,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再发生……
延伸阅读3:
重庆坠江公交车惨剧,给予教育的三大警示!
原创作者|余味
本文为余味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学校品牌管理”,版权归原创作者“余味-学校品牌管理”所有
万众瞩目的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惨剧,其中隐含的天大疑惑和谜团,2018年11月2日终于大白于天下。
当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竟然百感交集,不能自已,以至于情绪和手一道颤抖。虽然我已经算是饱经风霜、见多识广、宠辱不惊、淡定平和之辈。
而必须指出的是,类似乘客和司机上演危险一幕的事件,本案并非唯一。今年4月20日在湖南衡阳,去年9月17日在江苏无锡,去年9月13日在深圳,以及去年4月在云南,都出现过,唯一的不同只是造成的后果较小。包括此番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惨剧,这些灾难性事故,至少带给我们国民教育的三大警示——宽容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
缺乏宽容教育,让我们自私狭隘
先说宽容教育。宽容,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己的一种平和态度,是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涵养,待人接物不走极端,不把别人,也不把自己逼到墙角。这个惨剧的导火索,是错过了车站的女乘客刘某,对司机不依不饶,以至于对正在工作的司机悍然出手。而司机也毫不客气,置安全和乘客的生命于不顾,果断还手。悲剧,就这样在瞬间发生。
为鸡毛蒜皮之事,不能容己,不能容人,斗气使狠,乃是宽容教育严重缺失的根源。我们的教育中,长期以来以分为本,以所谓成功为导向,无形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狭隘的人生境界。正所谓“宁要我负天下人,而不要天下人负我”。
缺乏公共意识,使我们目无规则
再说公共意识教育。公共意识,乃是人们对于如何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恰当作为的一种自觉认识,是基于秩序、规则和有益于公众的一套公共生活规范意识,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公交车作为一种公众场所,置身其中的乘客和司机,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而女乘客刘某的过激行为,以及司机冉某的还击,不但严重缺失公共意识,且已经涉嫌犯罪了。同时,同一辆车里的其他乘客,居然也没有人从公共秩序的角度,果断出来加以呵止、干涉。
近年来,国人严重缺失公共意识教育的弊端,已经走出国门、蜚声国际。无视公共秩序,高声喧哗,恣意妄为,往小里说,是污染环境;而往大处看,就可能因冲动过激,进而酿出大祸和惨剧。
生命教育缺失,令我们近似禽兽
最后说说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上世纪6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的一种关注生命健康的教育,主旨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推己及人,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可是在我们这个曾经经历过阶级斗争、整人害人、“文革”人人自危的社会,一路走来到今天,生命教育是严重缺失的。近年来,生命教育成为教育热词,这无疑是一桩好事。但说实话,在曾经污染过的土壤之上,要种出清新靓丽的生命花朵来,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这辆公交车上,女乘客刘某,司机冉某,既不尊重生命,更不珍惜生命,反而把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视为儿戏,恣意作为。而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车上的其他13名乘客,虽然可能也曾出口帮腔、劝和、斥责,但却没有一位可敬的乘客及时而果断地出手,遏制女乘客刘某和司机的打斗。如果有一位,哪怕就是那么一闪念,一飞脚,处于高度危险中的15条鲜活的生命,就都能转危为安!
然而很遗憾,也许是因为国人经典古老的看客心理,也许是不愿当出头鸟的生存哲学,又或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麻木人生观,总之,大家都没有跳起来,为生命,出一次手,哪怕就一次。结果,连自己的生命也赔进去了。
缺乏宽容教育,让我们自私狭隘;缺乏公共意识,使我们目无规则;生命教育缺失,令我们近似禽兽!坠江公交车惨剧,至少给予了我们这三大警示,只是,这样惨痛的教训,实在太过于沉重。我们惟愿悲剧,不要再重演。
生命是可贵的,在漫长而美丽的人生中,错过了一次公交站,顶多耽搁一两个小时,一两桩小事,可是错过了生命的唯一站点,就一切的一切,都永远错过了......
安息吧,22路公交车上的15位同胞!
延伸阅读4:
深度!重庆万州22路公交坠江的人性反思
原创作者|单士兵
本文为单士兵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人格志”,版权归原创作者单士兵所有
2018年11月2日,大地微凉,江水呜咽。
当22路公交沉入江底,当一群人成了迷,他们到底为何离去,无数苦苦等待的人们,今天终于等到结果了。
真相就是——乘客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致车辆失控。
有太多细节,值得逐字逐句去拆解,需要点滴细节进行还原。只不过,在对这场缠斗每个细节进行注解后,在如此极致的人性悲剧面前,我依然找不到任何合适的论调进行评价总结。
“十五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教训极其惨痛。愿逝者安息,生者警醒。”,或许,有官方回应的结尾这句,也足够了。
这起事件的罪与罚,不再复杂。罪恶制造者,是公交公司驾驶员冉某和乘客刘某,他们都是有罪的人,他们已经死了。生者对死人,实在难以进行声讨批判,毕竟,当一个人付出了生命代价,任何宽恕都是值得的。
而其他13条无辜的生命,人间不值得。真相揭开,反而是痛上加痛,痛到极处是无奈。
也许只能说,那一天,是人性冲动的魔鬼,偷偷溜上了22路公交,把他们的血肉和生铁一起,拉入冰冷的江水。
在人性的至暗时刻,这个世界所有人,都要去寻找可以照彻暗处的光亮,找到生活的通道。
1,我们的耐心到底到哪里去了
现实生活中,像乘客刘某这样的人,不少见。错过了站点,随地就要求司机停车,让其下车。这类不讲规则,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可是,如果那一天,我遇上了这个48岁的女乘客刘某,这样微言大义,讲规则法制,讲公共理性,她很可能,也用手机砸我。
她没有耐心。中国人有太多人都失去了耐心。北京司机扇快递小哥耳光、杭州女子推翻婴儿车、上海餐厅经理辱骂顾客,这样的纠纷背后,都与没有耐心有关。
没耐心的人,是可能遭报应的,前阵子,昆山龙哥自己占道还没耐心,以为用一把刀可以任性开道,结果,成为当代中国死得最猥琐窝囊活该的小混混。
人们到底为什么没了耐心?
想想身边有很多人,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都怀揣“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急功近利心态,通过短期掠夺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在失去耐心之后,就会变得不理性、不客观,选择冒进、激进的方式,对待现实。
于是,赌徒、骗子和冒险家,像蛆虫一样出现,吞噬着这世间太多的美好。
失去耐心的婚恋,会体现为闪婚闪离;失去耐心的文化,会既做市场的奴隶,又做权力的奴隶;失去耐心的制度,会没有激励,甚至充满歧视;失去耐心的权力,不是依法行政,而会践踏权利。当失去耐心成为体系性灾难,社会秩序也就会变得混乱,公序良俗也就会遭到破坏,那时,谁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那一天,在22路公交上的司机冉某和刘某,都是没耐心的人。那一刻,在失去耐心之后,他们人性沦陷于陷茫然无措的焦虑冲突浪潮中,进入了黑暗地带,让更多人成了陪葬。
有人总结,现代人的焦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人际关系中,被看见和保持自我边界的焦虑;
b,在社会分级中,地位的焦虑;
c,在亲近关系里,渴望被爱的焦虑;
d,在社会活动中,被人评价和认同的焦虑;
e,独处的时候,虚空感和人生意义的焦虑;
f,群体中,归属感带来的焦虑。
而应对焦虑方式,有这样两种:
一种是去追求控制外在以缓解焦虑感;
另一种是通过控制自己来缓解焦虑感;
只不过,很多人选择了危险的第一种,简单试图控制外在事物,征服对方,唯我独尊。问题是,人是社会的人,人是要活在人群中,规则和秩序,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必须恪守的东西,谁背离这些基本规则,谁就是在向罪恶迈出了一步。
请记住,那些过了公交站点还要求让司机停车的人,都是有罪的。
所谓疯子,不过也就是这样不守规则的人。疯子就在你身边。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疯子存在,就改变我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努力想办法,一起来摆脱疯子的纠缠,进而,去拯救疯子。
2,不让身边站着带有戾气的人
生活确实会有不如意,在今天这个追求向上流动和崇尚精英的社会里,为了维护自我利益和尊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他的打开方式。
那一天,当22路公交上的刘某从座位起身,走到正在驾驶的冉某身侧,继而手持手机击向冉某头部,她的灵魂已经被戾气占领了。
这个焦虑的女人,是在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维护着自我尊严的存在,她放纵的自我和不羁的自由,其实才是最没尊严的。对她的行为,那天不幸上了这辆公交的人们,内心一定是不耻的。只是,没有阻止。
虽然逝者为大,但也还是希望这样的评述,让人们看到那一刻,谁在破坏短链条正义,谁应守护这样的安全正义。
当然,司机冉某选择争吵与还击,同样是在破坏这样的短链条正义。
要知道,在那一刻,维护车上所有人的安全,才是最大的正义。雪崩那一刻,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更何况,这是两个直接推倒巨大雪块的人。
很多人都在说,面对那样不讲理的女人,司机是被打急了,情绪失控了。这句话真的没错,控制情绪是知易行难的事。事实上,现实中,就算是在冰冷的冬天,算碰着点火星大的事,一些人也能点燃起来。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戾气?这还是因为,价值分歧之后,人们对规则认同出现差异,让这个世界不同的人形成了太多的“文明冲突”,让社会关系像战场一样,随时随地摆放着“火药桶”。
社会是分层的,不同的人们都在沿着各自所谓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快速奔跑,轻易就去挤占别人的道路平台。太快与太挤,焦躁升级到无所适从,戾气就需要找到发泄出口,社会悲剧与闹剧也就层出不断。
一个人心普遍焦躁的社会,要想摆脱心理裂变带来的种种危机,让那些遭遇各自心理危机的人们,不至于被心魔控制,去不断踩踏别人内心不愿被碰触的红线。
冲动的魔鬼,公共是大爱。基于一种人性和伦理,很难再把鞭子抽在22路公交上这对争执的男女身上,毕竟,他们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错,让他们的死,没有意义,难以同情。
最应同情与痛惜的是,是车上本来可以回家彼此说爱的人们,他们一边在人间,一边在天堂,留给世人的内心,只能是无奈、悲凉和苦痛来填。
戾气的昆山龙哥作死了,戾气的高铁霸座男女还在,希望这样戾气的人活着,不要活成祸害。因为,人们真的不希望,身旁站着的,就是那个带着焦躁与戾气的人。
3,警惕反社会人格的出现
戾气过盛的人,是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的。
阿尔波特说,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生理系统的动态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人格是我们卸下面具后的真实本人,也就是个体本来的面目,有常态和变态之分。人格障碍是人格的非常态,即变态人格。变态人格最为不堪的,演变成反社会人格。
不要再以为反社会人格,是一个离普通人很远的概念。在学科和学术面前,多一点坦荡比回避更有价值。
有专家的结论是,一个人在临床上有以下这样情况,就足以被诊断为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a,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b,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
c,易冲动,无法事先计划
d,易怒,对他人具有攻击性
e,毫不顾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危
f,总是不负责任
g,在伤害、虐待他人或是偷他人的东西之后不会感到悔恨
把万州22路公交拖入深凉的江水,是人性的魔鬼,那一幕争执,将人性的黑暗与恐怖,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而“冲动,不负责作,伤害他人,丢了社会规范,不顾他人安危”,这些反社会人格的特征,这在这对争执的男女身上若隐若现。
焦躁和戾气不加约束,人心就只会向更深的泥潭坠入。当一个忽视道德与法律的约束人多了,麻木、冷漠、暴戾这些不良心态高度杂糅,就会出现各种暴怒人群。“路怒族”的心理成因,其实是一面镜子。在路怒的背后,是各式各样的怒。
为了纾解人们的紧张和负面情绪,现在必须去找到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安全阀”了。否则的话,就更多的人格坍塌,会对社会形成危害。比如,对高铁霸座男的丑态,很多人当作笑话看,但我看到的,却是令人惊恐的危险因子。人格在那样一个地带,人性就可能会沦陷到更黑暗的地方。
一个理性与文明的现代公民,也必须看清楚什么是群己权界,必须懂得人性伦理底线。
4,到底靠什么来重建人心
《天下无贼》有一句话,叫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没有美好笃定坚实的人心,那是非常可怕的事。世道人心需要向美好改变,人心散乱需要努力重建。那么,到底又靠什么来重建人心?
“世界最深的地方是人心”。探测一个人的心灵深度都是极其艰难的,整个社会心灵何等幽深不难想象。
太多的丑行与罪恶,都在展示着幽暗的人性,都在呈现需要疗治的人心,也表明重建人心是多么浩大而艰难的社会工程,需要置于文明、法治、民主等等宏大语境下来求解。
这个世界的人们,谁也不敢肯定自己就不会掉进那些不堪想象的灾难与危机之中,比如,地震泥石泥之类的自然灾难,甚至佘祥林、赵作海那样的冤狱。是太需要权力与法治来带动人心向善了。
这里先绕开这些大命题来说。当然,作为个体,对很多东西也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推给政府或制度,每个人也都有责任自觉努力避免掉入灵魂深渊。
“魔鬼与上帝进行搏斗,而搏斗的战场就是人心”,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说。人心绝不应该自我沉沦,事实上,这个世界有那么多普通人的“微公益”,在唤醒人心,形成倒逼效应。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自然也就有重建人心的自觉责任,否则的话,我们社会就只会滋生出过多的非理性批判,过度增加戾气反而更加无益于社会秩序的重建。
太阳会有落山的时候,灯光也熄有灭的时刻,明亮从来离不开黑暗的衬托。生活中,确是会有一种打击让你泪流满面。但生活不能靠盘点委屈来继续,个体任何时刻偏离人性,同样会成为一种罪恶制造,给人性光亮遮蔽了一块蒙眼布。
只要我们坚持追求真诚善良与公平正义,我们就是为重建人心贡献力量,就是在书写出这个时代需要的心灵史。
逝者安息,生者警醒。愿意沉入江底又被打捞出水面的22路公交,送所有的人性,抵达到一个光明的所在!
延伸阅读5:
父亲在公交车坠江中遇难 身为救援队员的儿子却一直在救援一线坚强战斗!
14个孩子在幼儿园门口被砍伤,上学放学的路上,我们都欠孩子一堂“安全教育课”!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