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陪伴孩子也有高深学问

2016-02-07 陈钱林 校长传媒

过年了,每个家长都想多陪陪孩子。从家庭教育的视角,陪伴孩子,并不是只是陪着玩玩,或者带孩子出去旅游下这么简单。到底怎样陪伴,有着高深的学问。资深家庭教育专家陈钱林,把两个孩子送进世界名校攻读博士,看他如何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也有高深学问

文|陈钱林(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


孩子很快会长大,现在不陪伴,机会越来越少了

     

俗话说,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的确如此。只有陪伴,才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离不开父母。一些家长,因生活所迫或者工作繁忙顾不上与孩子亲近,或把孩子托付给保姆,或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不否认有些保姆很有责任心,在养育方面也很有经验,但最细心的保姆,其给孩子的亲情也不可能与父母相比。我曾任职的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是寄宿小学,在习惯养成、知识学习等方面,学校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最好的学校,都不可能弥补亲情。

        

我瑞安老乡蔡笑晚先生,在特殊的年代生活跌入低谷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笑晚”,下决心把孩子教育成才,结果培养了5位博士1位硕士,被称为"人才魔术师"。蔡先生非常看重孩子的亲情。他曾说,“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

        

我孩子出生时,蔡笑晚先生的育子事迹已在瑞安坊间流传,激励着我把家庭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业。孩子俩小时,我先后在瑞安市教育局和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任职,免不了会有应酬。我的原则,可去可不去的坚决不去,非去不可的尽量早回家。期间,曾多次有领导推荐我去瑞安市政府部门工作,我不愿意离开教育工作。相比职务升迁,我更看重亲情。

        

很多时候,我都以美丽的谎言而为自己赢得时间。我在家时,基本上不接家里座机,凡有手机来电都接。常有友人打我手机邀我外出应酬,或说某某领导在场,碰到这些很难回绝的事,我常说"不好意思,正好到温州市区去了"。温州离瑞安有30多公里,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人家也就不会勉强。回绝多了,社会上就传开了,说我专门跑到温州市区应酬,很少在瑞安,约我的人也就慢慢少了。现在回想,我很欣慰能有较多的时间陪伴两个孩子。

        

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如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会是有的。我把家庭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事,也就为我赢得了太多太多的陪伴时间。


陪伴孩子,到底陪伴什么

       

陪伴孩子,相对好做的有亲子旅游、亲子阅读、亲子运动等。

        

《爸爸去哪儿》电视播放后,父亲带孩子外出旅游的多了起来,这是好事。外出旅游,不仅能增长知识,对孩子的能力、情商、习惯、性格诸方面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我孩子小时,我曾三次带孩子去上海过年,每一次都收获不菲。当然,旅游毕竟花时间花财力。实际上,家长抽空陪孩子在家门口转转,对家庭教育的意义而言,与外出旅游也是相当的。

        

抽空与孩子一起看看书,则是低成本的陪伴方法。阅读,不只是学知识。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既为孩子树立好学的形象,也会与孩子多了些共同语言。

        

爱好运动,不只是锻炼身体,更会促进人的阳光性格形成。运动对孩子而言,基本上属于天性。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几乎没有孩子不喜欢的。

        

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则可以在参与孩子的游戏、引导孩子探究、与孩子平等对话等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孩子俩幼儿期,我常参与孩子的游戏。比如,做“狼与羊”的游戏:父子各手持玩具狼与玩具羊赛跑,“羊”被“狼”抓住了,“狼”说“如果你们谁能解决我的难题,我就放了羊”,于是,背古诗、做数学题、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就成为一种情境性的学习。这种快乐的学习本身就是玩。“狼”还会说“谁能锻炼身体 20 分钟,我就放了羊”,或“谁能画一张画,我就放了羊”,或“谁能把客厅的地板擦干净,我就放了羊”,两个孩子同样都抢着做。

        

小学低段的陪伴,与孩子一起探究是很合适的。孩子总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上学后往往更喜欢探究。探究是个综合的学习过程,孩子往往异想天开又期望过高,结果常常会力不从心而半途而废。如果家长能做孩子探究的帮手,更能激发孩子研究的热情。两个孩子小时做研究碰到一些困难时,常常会叫我帮忙。我很乐意给他们“打打下手”,捉一些蟑螂、苍蝇之类。

        

孩子俩9岁开始,我引导孩子看报纸。先读《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后来读《环球时报》。两个孩子自由读报纸,不时了解社会的阳光面与阴暗面,通过父子间对话进行价值观引领。读报纸后,父子间就有了更多的讨论话题。这种陪伴,已经变成心灵碰撞、沟通的过程。

        

孩子俩的青春期开始,我的陪伴主要就是平等对话。与孩子聊聊,只要孩子喜欢的话题,我们都可以聊。孩子俩成人后,我曾问他们"爸爸的家庭教育对你们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孩子俩把“平等对话"作为最重要的三点经验之一。


如何让孩子喜欢家长陪伴

        

家长有时间陪伴孩子自然是好事,问题是,常有家长并不受孩子喜欢。也有些家长,时时事事控制着孩子,这样的陪伴,还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

        

那么,如何让孩子更喜欢家长陪伴?这里有个教育的学问,那就是遵循尊重与要求相结合的基本准则。

            

每个孩子都有人格的特质,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人的心理也会不一样。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尽可能多地尊重孩子,又尽可能恰当地要求孩子。如果缺乏应有的尊重,孩子与家长在情感上会产生距离。

        

尊重孩子,就要多让孩子做主。孩子的事应该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这既是基本权利,也是做人的责任。比如家长参与孩子的游戏,听从孩子的指挥是关键,如果希望主导游戏进程,或者呵斥孩子的“不当”指挥,那么孩子就不喜欢与大人玩了。

        

自主,可以从给予选择权开始。如春天适宜带孩子外出游玩,如直接带孩子外出也无妨,而如果家长能问:“天气这么好,许多小朋友都到外边玩,你去不去?”孩子说“去”,就是选择。如果说“不去”,也是选择,家长不宜强制,可以先给孩子讲道理,再让孩子选择:“今天不去,那么是明天去还是后天去?”

        

尊重孩子,就要多赏识。孩子俩小时,我常给以赏识、期望。每当下班回家,孩子会向我汇报一天中发生的“大事”,有趣事,有感想,也有犯的错误。我的原则,不管孩子说什么,我几乎都说好。孩子说了自己的错误,我也表扬知错想改就是好孩子。孩子上学后,只要我有空,就会引导孩子讲讲学校里的事,或同伴关系,或学科学习,或校内见闻。我的方法就是不住地点头,并适时提出期望。当我选择以赏识期望为主的沟通方式时,孩子就喜欢对我讲。

        

多赏识,并不是说纵容孩子的缺点。当孩子犯了错误时,肯定得提出教育的要求。但提出要求,并不意味着都要狠狠批评。孩子俩小时,每当犯了错误,我觉得这个错误非改不可时,我的方法是,把孩子叫到房间,关起门来讨论、批评。批评前,我会听听孩子的意见。平等的表达,孩子更能口服心服。至于批评什么,我会保密。当孩子接受批评并决定改正时,我的批评结束,打开门时我就表扬了,“这孩子真不错,这么上进,有点错马上就改”。

        

如此一来,孩子与我就很亲近。孩子有什么事,也都会与我讨论。有时我出差了,孩子俩有事都会等我回来再讨论。我也乐在其中。陪伴孩子,也就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回想,那段育儿的历程,是非常幸福的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陈钱林,资深家庭教育专家,知名校长。家有龙凤胎,儿子陈杲入读中科大少年班,女儿陈杳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毕业时都获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著有畅销书《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已收录在作者新著《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延伸阅读:

正确的家教一定让孩子更有能力

寒假让孩子学会这项技能胜过报十个培训班

陈钱林:三招让孩子爱上阅读

校长陈钱林说家教:多读书,多看报,少追分数多聊聊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