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问”之道 ——听课反思
叩问“问”之道
——听课反思
文|陈肃静(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
此次听课,感觉老师们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莫过于“问”了,“问”是理解课文的妙药,更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仙丹。关于“问”道,我颇有些感想。
谁来问
正如丁卫军老师所说,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的提出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
老师要胸中有问。老师的提问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时随地抛砖引玉的问题,它对学生的提问能起到激发质疑兴趣或者说是引导质疑的作用;二类是巧妙提出能顺利完成三维目标的真问题。但无论哪一种提问,都必须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目的。王君老师说:得课堂者,得天下。我说,得“问”之道者,得课堂。课堂上,老师只有胸中有问题,方能引导学生提出有我们心中所想的问题,万一学生提不出来,就要适时抛出自己的问题,进而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向文本。
学生要敢于提问。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读书、勤思考的习惯。有感想,随时记下来;有问题,也要随时记下来,并及时向老师或有这方面特长的同学请教。人生非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矣。有惑而“从师”勇敢提问,大胆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的引导帮助下,有所收获。或许刚开始时,你“问”的内容并不深刻,但请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积累的加深,你的问题定会越来越深刻的。
如何问
老师会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深度问题。学生自己会提问,当然最好,问题是疲于应试、沉迷题海的学生作业尚且难以完成,哪有精力、兴趣去质疑。学生不愿意提问时,可能只是不假思索地被动应付,被动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没有思考价值的假问题,而假问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所以学生的“愿问”就要看老师的内功了,内功深厚者,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文本的兴趣。知之者是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自然就愿意动脑筋,反复琢磨,提出的问题自然就有深度了。比如,周耀山老师在上《阿房宫赋》时,面对学生的启而不发时,就及时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之”的用法,“未云何龙”中“云”与“龙”的用法,从而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式上质疑,从而打开学生的话茬子。而程翔老师在面对学生怎么“逼”都不“说”的尴尬局面时,适时抛出自己所设的问题,同样也很快把学生引“上了道”。千个和尚千个法,千个老师,千种“问”嘛。
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调动其对文本的兴趣,学生愿意提问了,加上毫不吝惜的鼓励,再配以学生“兴趣”点的激发、激活,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了。当然喽,学生自身也要勤于钻研。此次讲课的老师们有二句口头禅就是“说错了,都比不说强”、“说得不错”。刘飞耀老师在《皇帝的新装》中,为让学生概括出对文本的初步阅读感受,他先引用了周作人的读后评论:可喜可叹。“喜”在哪里?“叹”在何处?引导学生明白这些之后,再让学生模仿周作人的评论也写两个词,并说明原因。根据课堂表现来看,效果很好。或许方法还有很多,以后教学中,大家一起努力探索吧。
问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明白:“问”之意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不是为了问而问,所以,面对众多的“问”,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筛选。
解决“问”
程翔老师说,好的理解不是深刻而是恰当。问题提出后,老师如何正确引导才能让学生达到恰当理解之目的呢。
引导独立思考法。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智慧与学生的个人思维。《雷雨》中,程翔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周朴园、鲁侍萍)两人的相爱是一种罪过吗?老师引导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学生的回答真的很精彩。生1:罪过。他们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相差很大,门不当户不对的,即使生活在一起也不会幸福。生2:不是一种罪过。一个家庭中爱情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最可爱的。生3:二人相爱是正常的,爱情是美好的,是社会导致他们的悲剧,门当户对的婚姻制度是破坏他们爱情的罪魁祸首……顺着学生的回答,程老师很快就把学生引入到主题:爱情是没有错的,但当时的制度没有给他们幸福的土壤。
小组讨论法。对于一些相对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发挥小组的优势,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阿房宫赋》课结尾处,黄老师想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全文,便鼓励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一组派一个代表展示各自小组的观点。一组:雄、阔、奢;二组:雄、众、奢;三组:兴、亡、哀;四组:奢、速、鉴,老师充分肯定学生意见后,也作为课堂讨论的一分子出示自己的意见:奢、亡、鉴。学生又质疑时,他笑道:各有各的道理,我有我的想法,你们也要鼓励一下我哟。原本冷淡的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合作探究法。在交流《阿房宫赋》一文的读后感受时,黄复兴老师出示了自己浓缩的“文本小段”,但关键词空着,为让学生准确填空, 便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合作完成。第一组找出1、2两个词:(宏)(大);第二组找3、4两个词:(众)(多);第三组找5、6两个词:(靡)(极);第四组找7、8两个词:(速)(悲)。就这样,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很快便完成了课堂任务。
总之,“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我们一代,甚至几代老师的勤奋研究。就让我们语文老师携起手来,为我们语文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吧。
延伸阅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