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展出 | 遥望比邻 Dreams to Reality
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恒星里面,离我们最近的是半人马星座比邻星。它离我们的距离,比太阳系约大一万倍。
……
用这样一个速度到其他恒星上去,就是最近的半人马比邻星也得1万多年,这当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大大提高燃料能量,使飞行速度提高几千倍。
……
这些航行时间比起人的寿命来是太长久了,所以到恒星去旅行还不是现有的科学技术所能做到的。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研究到恒星上去的条件,也就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远程星际船可能有的性能。
……
自然,星际航行的愿望在多少年前已经有人表示过,只不过那些都是空想,在以前我们没有实现星际航行的科学技术知识。但是现在不同了,由于火箭技术和高速飞行在近十几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已经具有航行于星际空间的条件。在今天星际航行已经不是空想了,我们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跳出地球引力的约束,像哥伦布一样地去发现星际空间的“新大陆”。
离开地球飞入宇宙空间,这是人类多少年来一直渴望着的理想。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实现宇宙航行,这在科学史上是一个最重大的事件。……在宇宙飞行科学本身,我们对这一新时代也寄托着一个希望:希望科学技术的新飞跃会使我们有可能创造一种人飞入大宇宙,突破太阳系的真正宇宙飞船。
——钱学森《大发现大创造的时代》
1962年 美国总统肯尼迪登月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2003年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杨利伟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钱学森在《星际航行概论》中构想的能产生人造重力的飞船与《太空漫游2001》中经典的空间站造型
如果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失重对宇航员的影响),那么就有必要在飞船上制造人工重力。例如把飞船设计成环形,让它在失重中旋转……但这要使飞船的设计足够大才行,当然实现这种具体人造重力的飞船还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
——钱学森
钱学森在美国时期收集的剪报《到月球去》
《星际航行概论》手稿与书中插图
再往远处是恒星的世界,在星团区域里,天上不是一个太阳而是几十个、上百个太阳同时放出光辉,有像我们太阳光的,有放橙黄色光的,有放带红光的,绚丽多彩。这是银河星系的世界。天文学家还知道星系以上范围更大的星系团和星系团集的世界,那是几亿光年范围的世界。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文艺界朋友写一写或画一画这些世界啊。
……
所以我们大家所习惯的世界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世界中最最普通的一个,科学技术人员心目中还有十几个二十个世界可以描述,等待着文学艺术家们用他们那些最富于表达能力的各种手法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文学艺术。这里的文学艺术中,含有的不是幻想,但像幻想;不是神奇,但很神奇;不是惊险故事,但很惊险。它将把我们引向远处,引向高处,引向深处,使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有所发扬提高。”
——钱学森《科学技术现代化一定要带动文学艺术现代化》
文学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美术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电影、电视、广播这一些跟科学技术的结合,就能使我们科学普及工作有更大的、更好的效果。
——钱学森《科普工作也要现代化》
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拍摄的土星环带与艺术家笔下的土星光环
在展出的近三十余组展品,有钱学森旅美期间关于星际航行的剪报、有NASA寄给他的关于旅行者号的资料、更有亚瑟克拉克赠予他的签名本《太空漫游》等等,均系首次展出。
“当然也会有人认为恒星旅行本身就是幻想,他们的理由是:恒星旅行的科学技术条件还不完备,现在还无法实现,所以是幻想。要是这样的话,那倒又不能因为一件事是幻想而不去介绍和讨论它了。这里的缘故是今天的幻想也可能是明天的事实,科学技术是不断前进的。如果我们绝不谈幻想,那就是拒谈今天不能实现而明天可能实现的事,那就是“闭关自守”,永远不知道向前看了。其实幻想中也有实事的萌芽,像恒星旅行这个幻想中更就有光速火箭这样一个确实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在于把幻想里的实事逐渐扩大,使萌芽生长,而终于把幻想变成事实。这也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道理了。”
——钱学森《星际航行与科普工作》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