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永康:6个月做的6件事

屠城校尉 西安金融棒棒糖 2020-12-31

 2016年12月赴任的王永康,最重要的贡献不是完成了这6个动作,而且有可能建立一个内生的机制,让这个城市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


作为一个专注于财经的观察者,校尉君其实对“非金融”的内容实在谈不上在行,因此也从未将永康书记视为一个写作对象,但某日顿悟,突然间有了提笔的理由。



基本的治市逻辑


时间过去的久一点,才能看得清楚一些。让我们共同疏理一下永康书记在过去数月所有动作的内在逻辑。


用治吏作为改革先导:


这个词校尉君是抄来的,“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也是从其他媒体上读到的。富于经验者分析称:尽管我们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多年,但地方政府仍然掌握着巨大的资源,振兴“干部们”的精神面貌,对于一个“有梦想的一把手”来说,确实是抓住了“牛鼻子”。


用媒体释放全新风范:


传统媒体领域,《西安晚报》与西安电视台都新设了监督类节目,这是对治吏先导的实施。更重要的是新媒体领域,出现了贞观、粉巷财经多家优秀的自媒体,他们用“现代传播+家国情怀”为860万公众确立了全新的阅读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发布”这个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公众号,以完全异于以往的“新文风”,从最高处为这个城市里所有的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


用梦想调动全民认同:


改变一个城市,仅有干部和媒体的行动,当然是不够的,所有西安人都需要一个理由。没错,那就是“大西安”。曾有很多人笑议:“西安是中国历史上最失落的城市”,但纵观王永康推动的“大西安”、托管西咸、三大轴线,都让这个城市的公民有了冲动,甚至连修一个新车站都能引来网络围观。


用户籍证明开放心态:


校尉君一直认为:“没有年轻人的城市,是没有希望的”,何况“城墙里的西安”居然出现了人口净流失,作为一个“进城务工者”,校尉君也认为西安对外地年轻人的接纳曾人为设置了诸多门槛。幸运的是,这些门槛于2017年被一一拆解,“史上最轻松落户”等词成为热点,其实就是要增加这个城市的吸引力。


用招商解决实际问题:


在招商之前,一切动作都是准备。永康书记亲赴香港只是近期的事,他动员一切力量吸引投资商,才是重头戏。为什么?因为一切的努力,都得让这座城市有工作机会,让老百姓有钱赚,没有企业怎么行?不创造财富怎么行?校尉君也曾写过,西安最缺乏的是“企业家精神”。


用发展改善公众服务:


服务公众是每一个城市的根本职责,尽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城市有了勇敢的企业家、富有梦想的年轻人、尽职守责的好干部,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才有能力去建立公正的社会环境”,让这座城市里的公众不为买房、看病、上学发愁(也就是“789”中的“九难”),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比较繁荣且平静。繁荣是我们的事业,平静是我们的生活。


耐心地看,上述6个动作是可以自我循环的,也就是常说的“闭环”,永康书记最重要的贡献不是完成了这6个动作,而且有可能建立一个内生的机制,让这个城市走上“自我发展”的轨道。


钟摆是否可以提前


校尉君曾有一篇2016年8月的旧作(彼时永康书记还没有到任),文中以经济地理的方法论,对中国经济重心进行分析,并形成两个初步结论:


1:西安只是中国西北的中心城市。广大的西北,大约有1亿多人口,却占了中国版图的30%,在这个范围内,西安的各项指标远超其他四省省会,短期内不会改变。但与成都、武汉等明星城市的距离,在短期内同样不会改变,即使面对长沙这样的超越者、合肥这样的追赶者,西安同样不一定有胜算。这里面原因很复杂,但眼下看,决定性的仍然是那个“经济地理的钟摆”还没有回到中国西部。


2:西安仍然在中国财经版图中有机会。2016年,全球进入产业苦闷期、美国全球战略大调整、中国人口红利消退、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关注越南与印度等等,虽然在事实上加大了中国经济的压力,但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了30多年的大国,中国经济今天的“腾挪空间”已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大陆内部的“产业转移”,西安也许能抓住机会。


现在看来,旧作中的纸上预期,有可能因为一个词发生改变,那就是“英雄造时势”。让我们耐心地看一看,这个“经济地理的钟摆”到底能不能提前?




1:国内产业梯度转移:


富士康迁往河南的标志性意义曾被广泛解读,这意味着广东、福建已经无法承载这样的项目了,它必须迁往人口大省以降低成本。这个时候,就是西安乃至陕西的机会,分工不止在国际间发生,作为发展阶段差异巨大的中国,其内部的产业转移已经够西安利用好多年了。(对华为研究院的落户,亦是同理)


2:优势资产换道超车:


西安不是一个落后的城市,这可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城市,“一院一所”模式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说明我们不止可以承接东部产能转移,更可以在全新领域获得突然的机会。毕竟,在科研、军工、旅游、文化领域,这都是西安的优势资产,所需要的,只是纯正的市场思维。


3:制度成本日渐平均:


东南先富有理由,这是一个成本和传统的问题,也成为“最初过河的那几块石头”。但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深化已经是“地不分南北”,自贸区、进出口加工区等制度成本正在平均化,大家的舞台都是一样的,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安排的问题,西安自此也不能再有抱怨的理由。


建议糖豆们不要认为校尉君立场不定。退回1976年,彼时美国——欧洲——日本——东亚四小龙的全球分工已延续多年,如果不是“总设计师”将国门突然打开,又如何能抓住那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是一个人对一个时代的改变。


民营经济倍增才是核心


习总书记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命题。为解决这个命题,永康书记在近期多次提出:


1: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细胞”,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2:西安要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西安创造更强大的发展动能,加速追赶超越步伐。


3:大西安需要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家前来助力,需要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考虑优秀的公众号们已经普及了许多信息,校尉君只列上表,可以找一找陕西的位置。尤其要说明的是,浙江在这个榜单上的第1名,已经保持了18年。


作为一个观察者,校尉君无意再去论述市场与政府的合理边界,只想提示一点:永康书记提出的“民营经济倍增计划”之重要,与 199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决定”(《关于发展非公有经济的决定》和《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相比,可能会更有力度,因为时代变了,更因为——他来自浙江,他更理解市场经济的应有之意。(有兴趣者,可脑补温州“八大王”事件,亦可知民营经济在浙江的发展之艰辛)


回到我们西安本土的创业者。非常巧,“西安金融棒棒糖”上期发布了一篇旧作《陕西民企:老将撑局·后继无人?》,文中以评论的方式回顾了陕西第一代创业者的身影,并产生了对新一代本土企业家的呼唤。在此,校尉君想对时下的创业者刷新一下说法:


1:加油!这也许是西安民营经济最好的一个窗口期。


2:开放!欢迎竞争者,西安或许只是出发地。


3:情怀!你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改变这个城市。


作为一个曾经从业16年的“老记者”,如今专注于品牌领域的创业者,校尉君亦想向永康书记提出几个建议


1:这个城市需要振奋人心的“商业明星”:


马云之于杭州的品牌意义已经被无限放大,西安需要给企业家更大的鼓励。


2:这个城市需要标志性的“商业舞台”:


乌镇的“互联网大会”、贵阳“大数据峰会”先后登场,吸引的不止是业内目光,更是一个城市自我革新的象征。


3:这个城市还需要一个“商业广告”:


就像校尉君认为最棒的那句城市推广语——“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多像美国200年前那句“到西部去”!

 

文末:作为860万西安公众的一员,校尉君想说:这6个月以来,这座城市有了最宝贵的那种东西——“希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